丝绸之路视角下的浮梁茶史
2017-08-24蔡定益
蔡定益
摘 要:唐代以来,茶叶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品之一,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浮梁茶。宋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浮梁茶叶外销的主要途径。明末清初,欧洲逐渐成为中国包括浮梁在内茶叶外销的主要对象,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茶运销到西欧,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将茶运销到俄国。民国时期,由于丝绸之路上茶贸形势的变化,浮梁茶业趋于衰败。
关键词:丝绸之路;浮梁;茶史
中图分类号 K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5-0144-3
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古代文明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最早开辟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中亚、西亚,并连接欧洲各国的陆上通道。广义的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中国与外部世界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本文所言的丝绸之路是就广义而言的。丝绸之路虽以这条路上贩运的丝绸而得名,但除丝绸外,十分重要的商品还有茶叶、陶瓷等,丝绸之路也是茶叶之路、陶瓷之路。浮梁从古代到近代,是中国产茶的重要地区,浮梁茶大量通过丝绸之路运销到境外,浮梁茶业的兴衰与丝绸之路有重要的关系。因此,本文从丝绸之路视角研究浮梁茶业发展历史,以供参考。
1 唐宋时期
浮梁产茶始于何时,文献无征,但到唐代时极大地兴盛起来,浮梁茶业的繁荣与丝绸之路是有一定关系的。《元和郡县图志》对浮梁每年的茶叶产量有明确记载:“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 [1]“驮”为50kg之意,七百万驮则为3.5亿kg。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产量绝不可能如此之高,但实际浮梁是当时东南地区最重要的茶叶集散中心,所谓浮梁茶并非浮梁一县所产,还包括了周边的产茶大县婺源、祁门以致更广阔的区域所产的茶。据《新唐书》茶税为“十税其一,自是岁得钱四十万缗” [2],浮梁茶税每年十五万贯,则在浮梁所征茶税超过全国1/3。所谓“每岁出茶七百万驮”也不能去轻易否定。浮梁茶业的繁盛有很大丝绸之路的因素。唐代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茶马贸易,大量茶叶流向境外。据文献记载当时的茶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3]。这些茶叶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浮梁茶。唐末王敷《茶酒论》中拟人化的茶和酒互相争功,其中茶自夸:“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商客来求,舡车塞由,阿谁合少?” [4]这说明浮梁茶在境外已有相当的声誉和地位,慕名求购者络绎不绝,舟车相继。浮梁茶商在唐代是很有名气的,影响很大。白居易《琵琶行》就咏及浮梁茶商:“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5]。南宋朱翌《猗觉寮杂记》载:“白(居易)云前月买茶去,旧唐史风俗贵茶之名,剑南之蒙顶云云,浮梁之商货不在焉,是唐之茶商多在浮梁也。” [6]唐代的茶商多在浮梁,这些茶商贩运的茶叶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丝绸之路运销到境外去的。
2 宋明时期
宋明时期,由于一些新兴产茶区域的兴起,浮梁茶在全国的地位明显下降,但仍为区域茶贸中心,仍有大量茶叶销售到境外。陆上丝绸之路因为西北地区的战火和政权的更迭兴衰,渐趋衰落,时断时续,而海上丝绸之路由于航海业的发展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水上丝绸之路快速发展,渐有取代陆上丝绸之路之势。宋明时期销售到境外的浮梁茶叶主要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南宋汪肩吾《昌江风土记》记载浮梁“其货之大者摘叶为茗,伐楮为纸,坯土为器,行于中外,资国家利其余,纺布帛负贩往来盖其小者耳” [7]。汪肩吾为浮梁人,是当地人记当时事。浮梁大量生产茶叶、纸张和瓷器,“行于中外”,也即销售到中国境内和境外。考虑到西夏的阻碍和宋金的对峙,浮梁茶很难通过陆上丝绸之路销往境外,主要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明代的浮梁茶仍有相当的影响和地位,明人汤显祖在《浮梁县新作讲堂赋》中对浮梁茶、瓷都有很高的评价:“今夫浮梁之茗,闻于天下,惟清惟馨系其揉者;浮梁之瓷,莹于水玉,亦系其钧火侯是足。” [8]
明末清初之前中国茶叶包括浮梁茶通过丝绸之路销往境外的主要目的地是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量也不是太大,但在此期间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包括浮梁茶叶外销的主要目的地慢慢变为欧洲,外销量也有了巨大的增长。15—17世紀,新航路开辟,欧洲陆续有各色人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海上直接来到中国,东欧的俄国与中国也逐渐开通了草原丝绸之路,可从南俄草原经蒙古高原进入中国。欧洲人对中国茶的了解不断加深,产生了嗜好,消费量不断增加。据记载荷兰人在1610年最早将中国茶传入欧洲,饮茶风气逐渐在欧洲大陆扩散开来,消费量日渐增加。中国在很长时间内几乎是欧洲茶叶的唯一供应国。浮梁的茶叶随着丝绸之路茶叶贸易形势的变化也开始大量销往欧洲。
3 清代民国时期
在清同治光绪年间之前,浮梁主要生产绿茶。浮梁茶的外销线路是从昌江装船进入鄱阳湖,从鄱阳湖沿赣江逆流而上,再翻越南岭山脉,从珠江支流北江将茶运到广州,广州长期以来是中国和西方国家贸易的唯一对外通商口岸。1934年江西省政府经济委员会出版的《江西经济问题》指出:“茶之出产,江西亦占全国最重要之区域,自国际贸易言之,殆有二百余年之历史,当东印度公司,与中国通商之时,义宁州,浮梁,武宁,铅山之茶,恒溯赣江而上,逾梅岭以入广州。” [9]
19世纪,英国等欧洲国家对中国茶叶的嗜好发生变化,相对绿茶,更为喜好红茶,在加上同治年间九江、汉口等地开埠,极大促进了浮梁红茶的发展。浮梁红茶生产始于何,一般认为是清光绪年间先由余干臣、胡元龙等人在祁门创制,浮梁受此影响也开始改制红茶。但也有不同观点。如现代著名的茶学家被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就认为浮梁生产红茶不在祁门之后。“红茶的发源地是福建。……至于福建红茶的向外传播,则可能是由崇安开始的,其传播的主要路线,可能是先由崇安传到江西铅山的河口镇,再由河口镇传到修水(过去义宁州的治所),后又传到景德镇(过去的浮梁县),后来又由景德镇传到安徽的东至(指现在东至县境内的原至德县境),最后才传到祁门。” [10](括号中的文字为原注)有文献证明同治年间浮梁就开始有红茶了。1883年《益闻录》记载:“同治初年,则粤商改做红茶,装箱运往汉口,浮梁巨贾,获利颇多。” [11]磻溪是浮梁产茶的重要一村,据《磻村汪氏宗谱》:“同治初年,夷氛入扰,口岸大通,……而浮梁以茶为中国出口大宗,……先生遂抒其所见,与兄互讲求制造仙芽红茶,未几驰名海外。” [12]引文中的“先生”是指磻溪人汪东圯。浮梁红茶的产量1882年达1.5万担(每担50kg),1911年更增长到3万担。浮梁红茶兴起以后,其生产销售过程大致是由茶农将鲜叶制成毛茶,然后茶农将毛茶销售给茶号,茶号对毛茶精制加工,再将成品茶运到开埠的九江或汉口,通过茶栈将茶销售给欧洲人控制的洋行,最后由洋行将茶运到海外售给外国茶叶店。清末浮梁的茶号,一般在50~100家,全盛时期的1911年达到200家左右。浮梁运到九江或汉口的茶叶,一部分售给俄商控制的洋行,俄商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将茶运到俄国,另一部分售给英国等国商人控制的洋行,他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茶运销至西欧。浮梁的茶业实际很大程度控制在西方商人操纵的商业资本的手中。茶农因为生产或生活的需要常向茶号借贷,茶号的资本则多来自茶栈,而茶栈也多无自有资本,需要向洋行借贷。浮梁红茶的极大发展,带动了浮梁北部产茶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偏僻的山区出现了一批繁华的集镇,如磻溪、桃墅和江村等。
进入民国,浮梁红茶产量在1915年达到顶峰,达3.3万担,之后渐趋下降。一部民国浮梁茶史,很大程度是一部茶业不断衰退的历史,到新中国成立前几乎崩溃。但浮梁茶业越过顶峰逐渐衰退的时间点远较中国茶业整体衰退的时间为晚。中国茶叶外销量达到最顶峰是在1886年,之后不断下降,而浮梁茶业迟至1915年。其中原因是浮梁红茶品质特别优异,清末民初对俄国的销售量仍然不断增加。民国初年的《大中华江西省地理志》即记载:“浮梁茶:磻村葛坪山、青龙山,高逾四千尺,产仙芽茶,味香色浓,外人乐购之。……今红茶畅销海外,均为国货大宗。” [13]1915年浮梁严台村茶商江资甫经办的天祥茶号精制的红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15年之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销俄量始减少,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更是锐减。1917年以后由于销俄基本终止,浮梁红茶一般不再运至汉口,而是先运到九江,再从九江转运至上海,上海的洋行(主要由英商控制)将茶运销到海外。虽然1936年安徽、江西两省成立皖赣红茶运销委员会采取红茶统制,浮梁茶业有短暂复苏,但并未根本挽救颓势。近代浮梁茶业清末民初虽然达到极盛,但最终走向衰败,根本原因在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世界茶贸形势的变化,印度、锡兰、爪哇等地的茶叶生产从无到有,采用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经营,实行规模化管理、机器大生产,这是处于半封建小农经济状态的中国茶业不可比拟的。
4 结语
总结浮梁1000多年的茶史,其兴衰与丝绸之路紧密相关。浮梁茶业的第一次高峰时期是在唐代,茶叶大量通过丝绸之路(主要是陆上丝绸之路)销售到境外,一定程度促进了浮梁茶业的繁荣。第二次高峰则是清末民初,由于欧洲对红茶的大量需求,浮梁茶大量通过丝绸之路将茶销售到欧洲(销售到西欧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售到俄国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但又由于印度、锡兰和爪哇等地的竞争,欧洲对中国茶的需求日渐减少,市场发生重大变迁,丝绸之路茶叶贸易衰落,浮梁茶业随之几近衰亡。
参考文献:
[1]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8[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4[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卷6)[M].景印文渊閣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王重民.敦煌变文集:卷3[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5]白居易.白氏长乐集:卷12[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李翌.猗觉寮杂记:卷上[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赵弘恩,黄之雋.江西通志:卷26[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8]陈元龙.御定历代赋汇·补遗(卷10)[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9]江西省政府经济委员会.江西经济问题[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1.
[10]吴觉农.茶经述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1]许正.安徽茶叶史略[J].安徽史学,1960(3):9.
[12]林景梧.瓷都史话[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364.
[13]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续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责编:张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