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来信

2017-08-24园林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刘叔教委药房

这期周刊看似讲园林,但跳脱出了通常以建筑、布景、设计等“技”为主的讲述方式,实则是在梳理从古至今人们对文房清供、茶酒花香这种真情趣的“境”的推崇。在封面文章的采访中,王澍说,在现在这个发展狂热的社会中,“还存在着另一个平静的世界,它从来没有消失,只是暂时隐匿”,恰好与封面标题把园林定义为“中国人的桃花源”相互呼应。这大概是古代士人阶层最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恰好折射在古人对建筑、花木、叠山和流觞、雅集中,成为中国人精致隐逸的园林生活。

(@常悟)

在美国取药

华裔移民邹先生最近验了一次血,醫生发现他有一项指标不正常,便给他开了一个疗程90天的药方。当他去美国知名连锁药房CVS拿药时,却被告知他的保险公司蓝十字已经在电脑系统里对这种药附加了限制,拿药需上报蓝十字批准,费时一周。

邹先生问药房的工作人员:“难道医生的药方不是批准吗?”一位美女药剂师很有礼貌地告诉他,由于这种药物是管制品,本着对病人的关心和谨慎,保险公司要为他的健康双重把关负责。邹先生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对保险公司感激涕零。

两周过去,渺无音讯。邹先生几次致电药房询问,终于在第三周得到了“请来拿药”的喜讯。他匆匆赶到药房,才在拿药时发现只有30天的剂量。邹先生无奈赶回家,拿起电话拨通蓝十字保险公司。几经周折后,保险公司终于批准了原药方90天的药量,邹先生便匆匆二赴药房。

到了药房,工作人员查遍电脑却怎么也找不到邹的药方。反复核查后,才弄清楚蓝十字的业务代表或许忙中出错,把批示发到了三年前邹先生旧址所在地的那家CVS药房。好在都是连锁店,老药房同意把药方转给新药房,但需要等一个小时。无奈之下,邹先生只得忍住疲劳,漫无目的地在附近的商场闲逛。

好不容易等到一小时,兴冲冲三顾药房。正在当班的一位帅哥药剂师一本正经地向邹先生宣布,药方虽已转来,可是由于他要配的是管制药品,拿药仍需上报保险公司批准,过程需要一星期,所以今天不能拿药。听着这些熟悉的说辞,邹感到哭笑不得。

邹先生再也忍不住了,只感到血冲脑门。他夺过电话,也顾不得君子形象,便对着保险公司的业务代表打起了抱怨的连珠炮。在邹先生一再催问缘由下,业务代表的上司主管才告诉邹,这涉及保险公司和药房内部复杂的成本控制和操作程序,他不便透露,只是向邹解释问题已得到解决。

他的解释让邹先生更加生气,邹先生激动地告诉他,我还算年轻,有精力花上三周时间往返奔波与你们周旋。可天下有千千万万的耆老,或许已无力自理,或许已无力说话,或许虚卧病榻,等药救命。邹先生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大声,周围一片静寂。药剂师垂首肃立,保安在远处探了两下头,看来也不想干预。排队取药的顾客们洗耳恭听,从他们的眼神里,邹先生看到的不是漠然,而是一种共鸣、期许和鼓励。

当邹先生拿着90天的药包回到家里,已经精疲力竭,一下瘫软在沙发里。他回味着保险公司主管说过的话,顺便去网上查了一下。当他看到这种药的零售价为1750美元后,才恍然大悟。看着这些平凡得有点不可思议的药,真的会有那么金贵吗?继续查询,才发现同样的药品在美国境外如墨西哥的药房售价竟然100美元还不到。那为什么这些药品在美国就会卖这么贵呢?美国的医药体系或许真的也需要一款灵丹妙药了。

重庆 陶诗秀

划片招生,各显神通

每年的8月中旬,是我国不少地方小学新生入学的集中报名时间。为了均衡教育资源,避免有的小学招不满学生而有的小学“生满为患”的扎堆就学现象,很多城市的教育主管机构都本着就近上学的原则,对所有小学制定了相应的“划片招生”的规定。我所在的县城也不例外,今年7周岁的小外甥女豆豆也到了入学的年龄。按照县城教委的划片规定,豆豆应该在距离她家户籍所在地不远的县城第三小学报名上学。然而,妹妹和妹夫都在县城第一小学附近做生意,而且,相对来说,社会上普遍认为第一小学的教学水平比第三小学要高一大截,所以,为了更有益孩子发展和做生意接送孩子两不误,他们打算把孩子安排在他们做生意所在地附近的第一小学上学。

然而,他们到了第一小学,向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工作人员便以不符合相关规定为由,客气地拒绝了妹妹和妹夫的要求。工作人员的拒绝是实际情况,妹妹和妹夫没有办法,只好另做打算,去规定的小学报名。然而,就在他们去划片所在学校报名的途中,妹夫却意外得知,划片招生并不是什么死规定,只要有关系或者脑袋瓜儿足够灵活,去自己划片区之外的学校就读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妹妹知道我的一个要好朋友的爱人就在第一小学工作,她便第一时间找到了我,想让我帮她了解一下,是否还有希望让豆豆去离他们做生意更近的第一小学就读。

为此,特意先向要好的朋友打探情况。据朋友说,每年的8月份是全县小学领导们的“丰收月”,这已经是教育系统乃至整个圈子里的公开秘密。

所谓“丰收月”,朋友给我做了详细的说明。事实上,像我妹妹这种情况,无论出于实际方便需求也好,还是为了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也好,不打算在教委划定的学校就读的学生非常普遍。而这时,不少掌握接收学生大权的小学校的领导们,便充分利用县教委制定的所谓的划片招生这个门槛儿,堂而皇之地将自己片区范围以外报名的小学新生拒之门外。然而,一来教委这样的招生规定只是指导意见,二来涉及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比如新生的户口迁移问题、学生家长工作或住房的买卖问题等实际现象存在诸多变数,加之教委对新生入读学校的监管成本过于庞大等因素,所以,在实际招生工作中,学校自己有足够大的操作余地和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招不招收划片范围以外的新生的“决定权”,实际就掌握在小学校长们或部分具体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手中。

在这之前,我总认为基层小学教育机构是清水衙门,是一方净土,但通过朋友偷偷向我透露出来的一点“真相”,我才意识到,有些事情还真不像我想得那么简单。依我的那位朋友看来,豆豆去第一小学上学并非不可能,只是变成了一件考验家长的事情。

山东临清 卢长平

房子是用来干吗的?

刘叔的儿子今年参加高考,成绩不错,上周亲朋好友一群人来到刘叔家里祝贺,刘叔虽然满脸堆笑,但笑容背后却有一丝愁容,原来,刘叔在为儿子未来的学费发愁。

刘叔虽然家在农村,但夫妻倆就一个儿子,这几年刘叔刘婶两人在外打工,一年下来也有好几万元的收入,前年刘叔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两层小楼,房屋墙面贴上了洁白的瓷砖,屋内装饰也是简洁大方,一点也不比城市普通人家差,听说去年刘叔还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看家里这条件,不应该为几千元的学费发愁呀。

谁知刘叔长叹一口气说,这两年房子是置办下来了,可除了这房子之外,家里哪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呢?打工挣的那点钱不仅都用在房子上了,外面还欠了一屁股债,不过现在村里家家户户有了钱都是用来买房子、盖房子,为了房子不惜欠下巨额债务,倒不是只有刘叔自己家这样。刘叔接着说,上个月刘婶身体不舒服要住院,刘叔手头紧,便去村里其他邻居家借钱,走了好几家,虽然家家都是新盖的楼房,装修也不错,但就是没有一家有钱能够借给刘叔,刚开始,刘叔心里还挺想不通的:大家都是街坊邻居,现在生活条件也比过去好多了,怎么千八块钱也不愿意借呢?后来,刘叔听了村里老王的指点才明白过来:倒不是大家小气,无奈是真没有闲钱,现在村里盖楼房的家庭没几个手里有余钱的,要借钱的话,就要看谁家住的是旧房。果然,听了老王的话后,刘叔又跑到村里老李家,老李是村里为数不多的仍住旧房的人家,老李没说什么,很爽快地借给了刘叔,不过刘叔走时,老李也没忘了交代刘叔过俩月别忘了还钱,因为再过俩月,老李家也准备去县城买新房了。

记得小时候,判断村里谁家的经济条件好,看看住房就行了,现在这一规则也渐渐不灵了,村里住房条件好的,反而家里没什么钱。以至于有在法院从事执行工作的朋友在介绍工作经验时说,到现场后如果发现被执行人家里是新房,那基本上意味着申请执行人的债多半是难以收回了,如果发现被执行人家里住的还是旧房,那这债多半还是有希望执行到位的。这一现象不禁让人啼笑皆非。改善住房本身无可厚非,但为此不惜欠下巨额债务,甚至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质量,岂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刘叔听了我的话,不服气地说,现在不要说农村,城市里大家不也是在忙着盖房子、买房子吗?现在不是流行“买到就是赚到”这句话嘛,大家在外打工,回到村里交流起来,也是谁谁几年前在省城、市里买了套房,这几年什么也不用干,光凭房价上涨就赚了几十万元,这样的财富故事对村里的父老乡亲也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在这类故事的刺激下,大家对房子上心有错吗?

刘叔的话让我无言以对,是呀,虽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投资的,可这些话与房价上涨所带来的财富传说相比,刘叔选择相信后者,似乎无可厚非,可对房子这种畸形的追捧,真的会提高刘叔的幸福指数吗?

河南 关晓海

猜你喜欢

刘叔教委药房
不待扬鞭自奋蹄
首都师范大学与平谷区教委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暨“首师优字●墨香平谷”项目启动会顺利举行
组织布局谋发展,老年教育诚可期
“新农合”的烦心事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胜诉
坚持完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