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文化学意义上的“家”

2017-08-24罗安宪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家庭

罗安宪

论中国文化学意义上的“家”

罗安宪

“家”首先是个房子,但重要的不是房子,是人,有人才有家;有父、有母、有子女,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家有家规,中国传统家庭规矩讲究“长幼有序”“亲疏有别”,讲究父慈、子孝、兄爱、弟敬。中国传统伦理规范大多是有关家庭伦理的,表明中国传统社会最注重和强调家。家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是一个包含有多种感情色彩、多种感情成分的概念,“家”以血亲为纽带,但血亲亦只是形式,重点却是家庭成员间的真感情。

家;家庭;家规;中国文化

“家”是什么?什么是“家”?中国文化的很多要素、中国传统思想的很多观念都与家联系在一起。

一、家是父母所居之所

“家”首先是个房子,所以家与室一样,其部首为“宀”,“宀”就是房子。但“家”又不只是一个房子。

如果只是房子,中国人把它称作“宅”或“室”。宅是整个房子,可以包括很多独立的房子,是一个院落,也可以只是一座房子;室则只是一个具体的、承担具体功能的房子,如卧室、盥洗室。普通人所居住的房子称为“宅”,王、侯所居住的房子则称为“宫”、“府”。“宅”的正大门曰“门”,本字为“門”。双扇曰“门”,单扇曰“户”。“户”一般不作正大门,一般只作宅内某一单元的门。*所谓“每家每户”,是有不同含义的。“家”是一个大的群落,“户”则是“家”中一个小的单位。就房屋而言是如此,就家庭结构而言也是如此。

中国人的很多思想观念都与房子联系在一起。比如“安”,女在屋下为安。一方面,女子在屋子里是安全的,另一方面,屋里有女子是安定的。再如“宁”,本字为“寧”,“寧”本作“寍”,从心,从皿,表示在屋里,又有饭吃,即可心安。还有“定”,从宀,从正,因为在屋下从正,由“正”而有“定”。还有“宜”,像屋里俎上有肉,俎上有肉为“宜”。

“家”与房子有关,但重要的不是房子,而是房里之物。“家”,从宀,从豕,豕即是猪。猪不能自养,由人而养。且猪不似犬、马,不可助人,其可为人所资用者,仅以供人饮食之需。所以,有猪的地方一定有人,而且此地之人生活一定比较富裕、比较考究。所以,有猪之宅谓之有“家”。

然而,有房、有屋,又有人,就一定是“家”吗?只有男人,或只有女人,不是“家”;有男人、又有女人,男女之间不形成婚姻关系,也不是“家”。男女之间即使形成婚姻关系,也并不是真正的“家”。只有因于男女的婚姻关系,而有了子女的诞生,男不再只是男、只是夫,而同时也是父;女不再只是女、只是妻,而同时也是母。只是在这个时候,即有父、有母、有子女,才是一个完整的“家”。有子女,才有父母。所以,有父母谓之有“家”。而父母所居之所,称为“庭”,因此而有了“家庭”之名。《太平经》说:

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使同一忧,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1](P19)

有父、有母、有子,才是一个“家”。《颜氏家训·兄弟》曰:“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家里有三个成员,就是父、母、子,这是家庭的核心成员。*家庭核心成员的缺如,使得现存成员成为特定的弱势人物。《孟子·梁惠王下》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三个成员,涉及夫妇、父子两种关系。

父子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子者,孳孳无已也。故《孝经》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白虎通·三纲六纪》)

这是说,父亲的职责是制定并坚守规则,儿子的职责是使父亲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丈夫是家庭的支柱,而妻子的职责则在于服从。

二、有序、有别是基本的家庭规矩

在家庭伦理中,除“长幼有序”外,还有“亲疏有别”。在西语中,伯父、叔父、舅舅、姑父、姨父等,并无分别;伯母、婶婶、姑妈、姨妈、舅妈,并无分别。而在汉语中,这些是有严格区别的。其所以要有区别,就在于“亲疏有别”。中国人重礼,而礼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别异。荀子曰:“乐和同,礼别异。”(《荀子·乐论》)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伯父、叔父就是自己本家中的长辈,其地位与父亲类似。舅舅则是母亲的兄弟,其情感之深甚至超过伯父与叔父。伯父、叔父、舅舅与当事人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在父亲缺位的条件下,伯父、叔父、舅舅对于侄子、外甥具有管教的权力,甚至可以打骂。而姑父、姨父根本不具有这样的权力。姑父只是姑妈的丈夫,姨父只是姨妈的丈夫,他们和自己并不具有任何血缘关系。同理,姑妈、姨妈因为和当事者具有血缘关系,伦理关系与感情也更加紧密;而伯母、婶婶、舅妈,因为和当事者不具有血缘关系,伦理关系与感情也就疏远一些。在同辈关系中,即使均是表兄弟、表兄妹的关系,也有远近之别。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关系,在西方人的观念里,这是没有区别的。林黛玉是贾宝玉姑妈的女儿,而薛宝钗是贾宝玉姨妈的女儿,林黛玉是贾宝玉父系的亲戚,薛宝钗是贾宝玉母系的亲戚。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因为父系优先于母系,所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关系比与薛宝钗的关系更近一些。在同辈关系中,即使同是堂兄弟、堂兄妹,也有远近之别。同一祖父的堂兄弟、堂姐妹,要比同一曾祖父的堂兄弟、堂姐妹的关系更近。依此类推,同一曾祖父的堂兄弟、堂姐妹,要比同一高祖父的堂兄弟、堂姐妹的关系更近。

有了家庭,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亲相爱,才是一个和睦、和谐的家庭。亦即孟子所谓的“有亲”“有别”“有序”的良好局面。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周易》六十四卦有一卦曰“家人”,即是讲“家”的。家人卦之卦辞曰:“家人,利女贞。”程颐曰:“家人之道,利在女正,女正则家道正矣。夫夫妇妇而家道正,独云利女贞者,夫正者身正也,女正者家正也,女正则男正可知矣。”[2](P884)杨时曰:“家人者,治家人之道也。齐家自夫妇始。”[3](P303)朱熹曰:“利女贞者,欲先正乎内也。内正则外无不正矣。”(朱熹:《周易本义》卷二)在家里,妇女的作用与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彖》曰:

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程颐曰:“家人之道,必有所尊严而君长者,谓父母也。虽一家之小,无尊严则孝敬衰,无君长则法度废。有严君而后家道正,家者国之则也。”[4](P885)“父父”,即父要像个父,要行父道;“子子”,即子要像个子,要行子道;“兄兄”,即兄要像个兄,要行兄道;“弟弟”,即弟要像个弟,要行弟道;“夫夫”,即夫要像个夫,要行夫道;“妇妇”,即妇要像个妇,要行妇道。

要家道正,每个成员都要坚守自己的伦理责任。《史记·五帝本纪·虞舜纪》曰:

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礼记·礼运》也有所谓“人义”之说:

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十义”除君、臣之义外,其余所论,皆为家庭成员之伦理道德。对于父而言,要讲慈,要有慈爱的情怀;父如此,母亦如此,所以《史记·五帝本纪》有“父义母慈”之说。对于子而言,要讲孝,要孝敬、孝顺父母;对于兄而言,要讲良,亦即善良,要以善良的态度对待弟、妹;对于弟而言,要讲悌,亦即要以恭敬的态度对待兄长;对于夫而言,要讲义,要坚守正当;对于妻而言,要有服从的态度;对于长而言,要讲惠,要乐善好施;对于幼而言,要讲顺,要有顺从的态度。

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也有所谓“六逆六顺”之说,认为:

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左传·隐公三年》)

“兄爱弟敬”与“兄良弟弟”其意近似。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亦有言曰: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其中“夫和妻柔”与《礼记·礼运》的“夫义妇听”,其义亦近似。

“人义”之中,中国古人特别强调“孝悌”。《孝经》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学生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儒家强调仁,而有子认为:孝悌乃行仁之根本。*朱熹:“为仁,犹曰行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4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有人问程颐:“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程颐回答:“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盖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之是仁之本则不可。”(《程氏遗书》卷十八,载程颢、程颐:《二程集》,18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包咸曰:“先能事父兄,然后仁道可大成。”[5](P15)甚至也可以说:孝悌是人的根本。宋翔凤《论语郑注》辑本,“为仁”作“为人”。《太平御览·人事部》引《论语》亦作“其为人之本与”。有子先言“其为人也孝弟”,后言“其为人之本”,应是相应的。孝悌是人的根本,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爱,自己的亲生父母受苦受难都无动于衷,怎么可能会对他人友爱?怎么可能会对他人抱有善心、爱心?又怎么可能担负起自己基本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唐人王中书作诗,题为《孝为百行首》,曰:“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录。富贵与贫贱,俱可追芳躅。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又曰:“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万善孝为先,信奉添福禄。”儒家之道的根基就在于对于父母兄弟的爱。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只有对于亲人充满爱,才有对于民众的仁。爱他人是以爱家人为基础和前提的。

三、婚与丧是家庭最重要的大事

家庭的扩大、家庭成员的增加,有赖于可靠的婚姻。《周易·序卦》曰: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男女经由婚姻而成为夫妇。《白虎通》曰:“婚者,昏时行礼,故曰婚。”(《白虎通·嫁娶》)姻,本义指夫家。《说文》曰:“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朱熹曰:“夫婚姻者,所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朱子家礼·婚礼》)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婚姻绝不是两个当事人自己的私事,而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大事,婚姻承担着发扬前辈事业、使前辈宗脉传承下去的重任,亦即“传宗接代”的历史重任。

正因为如此,和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起决定作用的可能并不是结婚者本人,而是双方的父母。甚至可以说,结婚这件事似乎并不是结婚者新郎的大事,而是新郎父亲的大事,因为婚姻最重要的功能是“传宗接代”。新郎父母也主要是从“传宗接代”的角度来考虑儿子结婚这件事。正因为结婚是“传宗接代”的大事,所以,结婚者本人甚至无权决定这件事。在中国古代,一个男子一生中最大的两件事,其中一件并不是自己结婚,而是自己的儿子结婚。今天,在中国农村,结婚这一天的主角甚至不是新郎,而是新郎的父亲。赶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甚至主要不是向新郎表示祝贺,而是向新郎的父母表示祝贺。参加婚礼者最多的也是父亲的亲朋好友,而不是新郎的亲朋好友。因为婚姻承担着“传宗接代”的历史使命,所以,在婚礼中有一个必要的环节,就是“告于祠堂”。而告于祠堂之告者,正是新郎的父亲。依《朱子家礼》的说法,大体如:“某之子某,将以今日亲迎于某官某郡某氏,不胜感怆,谨以。”传统婚礼大体有议婚、纳采、纳币、亲迎、妇见公婆、庙见、婿见妇之父母这样几个环节。

今天很多年轻人因种种理由不能按时结婚,也许是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因为要继续学习,或者因为生活负担过重。在当事者眼里,工作、学习等是第一位的,而在父母眼里,特别是在男孩子父母眼里,工作、学习是你个人的事,你不结婚则不是你个人的事,而是我们的事。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比结婚这件事更大的事了。男孩到了一定年龄还不结婚,其父母的压力非常之大,甚至有抬不起头来的感觉。还有的人结婚了,因为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等方面的原因而不愿意生孩子,在当事者看来,生不生孩子是我个人的事,而在其父母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你个人的事,而是“传宗接代”的事。

因为婚姻承担着“传宗接代”的大任,所以,男子可以妻之外有妾,可以再婚再娶,而女子却不能改嫁。这一习俗虽然与男尊女卑之社会传统有关,但重要的还是与子女随男方而姓、婚姻之本质即是“传宗接代”这一传统观念有关。更有甚者,男子在外拈花惹草,被称为“风流”,而女子出轨则被称为“淫荡”;男子胡为被称作“好色”,女子出格则被称作“荡妇”。

在中国古代,一个男子一生最大的两件事,一件是为儿子结婚,另一件则是为父母举行葬礼。没有什么事比这两件事更为重要,也更为重大的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父母生时,以礼事父母;死时,以礼葬父母;祭时,以礼祭父母。生,只是一件事,而葬与祭,竟然是两件事,足见丧葬与祭祀之重大意义。孔子又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孔子将丧事单独列出,以示提醒,不仅表明特别注重、看重丧事,而且,在孔子看来,丧事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件事,而是人生中特别重大的事。也正因为如此,当宰我以为三年之丧太久时,遭到了孔子强烈的反对。在孔子看来:“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孔子因此更以为宰我“不仁”。爱父母,不只是生前爱父母,而且是在父母去世后还能心存敬意地感念父母。

丧葬是人生中最大的事。正因为其重大,所以,一个人不论地位如何,不管身居何处,在父母丧葬时都不可以缺席。也就是说,在所有子女未全部到场的情况下,是不可以安埋逝者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自古就有“奔丧”的传统。所谓“奔丧”,就是接到父母去世的噩耗,必须立即放下手中的一切,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赶回家中,料理其丧事。“奔丧”之奔,有日夜兼程、狂奔不止的含义。《礼记·曾子问》有“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乎”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夜间赶路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逃跑的罪犯,一种就是奔父母之丧的人。由此可见“奔丧”是急迫而不顾一切的。

四、家教、家训是维延家风的重要手段

家庭的主要功能是生养、繁衍。因为家庭有“传宗接代”的功能,所以,不仅要生养孩子,还要教育孩子。家庭不仅是生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由于家庭是教育的场所,所以有了家教、家训、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族在历史上长期形成、延续,并对家族成员产生深远影响的家族风尚。不同的家庭,因为家风不同,家族后代的作为与成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家风对于家庭成员有非常大的影响。

家教,一般是家长对于家庭成员,特别是对子女立身做人方面的教育。家教一般比较具体、直接。比起家教,家训一般以文字的形式表现,是家族长老对于子孙后代的规劝与训诫。中国第一部家训当是周公诫其子伯禽的《诫伯禽书》。书中讲到:“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其中所讲主要还是作为诸侯王应何以为政的问题。诸葛亮的《诫子书》也很有名,其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仅是至理名言,也一直为众多有名望的家族所推崇。南朝人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其思想内容极为丰富。主体思想还是教导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善敬爱,如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教子》);“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治家》)明末清初的朱伯庐作《朱子家训》,在民间有更为广泛的影响,以至于很多言论成为传诵的人生格言。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就是父母;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父母以至于家庭,对一个人的人格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五、结论

“家”,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是一个包含有多种感情色彩、多种感情成分的概念。“家”以房舍为基础,但重点并不在于房舍;“家”以血亲为纽带,但血亲亦只是形式,重点却是家庭成员间的真感情。

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是,著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集,是自然而真诚的,所以,不能有施恩、报答之类的意念。如有此等意念,便缺了家庭的温情,而与路人无异了。所谓“养儿防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并不是富有家庭真情、真意的说法,而是一种市侩的说辞。家庭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亲情的场所,而不是一个生意的场所。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缘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真诚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家庭既是一个生活的场所,也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是一个工作的场所,也是一个精神得以寄托的场所。它同时具有生活、学习、工作、宗教四方面的功能。在当代,家庭功能越来越弱化,这有其历史的原因,有其社会的原因,也是一件很不幸的事。因而,需要重新审视家庭的功能和地位。

[1] 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

[2][4] 程颐:《程氏易传》(卷三),载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

[3] 李光地:《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1998。

[5] 程树德:《论语集释》(一),北京,中华书局,1990。

(责任编辑 林 间)

Theory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Sense of “Home”

LUO An-xian

(School of Philosoph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Family not only means we own a house, but also the family members.Parents and children consist of a complete family.Family needs rules, which include respecting for seniority, influence of blood-distance , stressing father’s love and son’s filial piety, showing love and respect as good brothers should.Traditional Chinese ethics to a great extent can be said of as family ethics, suggesting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lays great stress on family.The concept of famil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 is complex, containing a variety of emotional elements.Family members are linked by blood in China, but blood relationship is not the key but a form.The key is the true feelings between family members in Chinese family.

home;family;family rules;Chinese culture

罗安宪: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猜你喜欢

家庭
有趣的家庭辩论会
家庭“煮”夫
我的家庭
家庭阅读角
“家庭癌”到底是怎么回事
真正的好家庭,一定是拼妈的
恋练有词
6个“家庭”20个“娃”
反腐败——从家庭开始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