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论》和《大工地》社会学研究对比分析
2017-08-23张婷
摘 要:《自杀论》和《大工地》是两本社会学的著作。本文通过选题、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论、逻辑这五方面,对这两本书进行对比分析。在选题方面,两本书的题目都能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且具有现实意义。在资料收集方面,迪尔凯姆运用了大量的二手文献材料基础进行分析研究,而潘毅等人则渗入农民工内部收集的是第一手鲜活的资料。在资料研究方法方面,迪尔凯姆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而潘毅等人则对每一案例进行细致描述,并对现象进一步剖析。在方法论方面,《自杀论》采用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而《大工地》则更加偏重于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在逻辑方面,《自杀论》沿着问题提出、含义界定、假设的提出以及研究假设的验证和得出结论这一逻辑对自杀现象进行探讨,而潘毅等人则运用夹叙夹议的行文手法对建筑工人阶层进行分析。对这两本社会学方面的著作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为我们后续的社会学方面的学习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方法论;逻辑;社会学;资料收集;资料分析
《自杀论》对社会学研究具有奠基作用,迪尔凯姆认为不是一定要对自杀这一现象展开独立逐个分析探究,而是可以将一定时间范围内、特定社会内所发生的自杀,看作是社会的一种整体的现象,即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对自杀问题予以研究。《自杀论》中,迪尔凯姆通过对间接得到的二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索与自杀产生相关的各类因素,并得出自杀产生的原因,这本书是一本研究自杀的著作。《大工地》是潘毅及其团队人员通过亲身接触体验建筑工人,通过访谈、参与、观察等方式,对建筑工人展开了深入的剖析,这本书对建筑工人的困境进行描述剖析,是社会学方面的杰出代表作品。两本书虽然都是社会学方面的著作,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学方面的创新性,《自杀论》不仅开启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的大门,而且开创了社会学角度研究自杀现象的先河,并为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也做出了极大贡献,而《大工地》创造性的采用阶级的分析方法,生动透彻的剖析了建筑工人这个命运悲惨的阶层,但是却两本书在方法论、资料收集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逻辑方面略微有所不同,但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研究选题
选题对于社会学研究至关重要,好的选题不仅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自杀论》这本书中所研究的自杀问题,由于当时社会欧洲一些国家自杀论有上升趋势,因而自杀是当时广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虽然在此之前已有研究对自杀进行了一些探讨也得出了一些结论,如影响自杀的种族、家庭等,但是都仅限于个人层面,而迪尔凯姆从整个社会整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创新性[1]。迪尔凯姆之所以研究自杀,一方面是基于其想通过分析自杀现象来借以提出实证研究法,并以此说明社会学采用实证研究法能更好的揭示事物本质;另一方面力图对欧洲面临的自杀率上升问题做出更加深刻的剖析并提出结局之策,并为建立独立的社会学科学科打下基础。
《大工地》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工人,这个群体是被人们忽视的弱势群体,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进一步保障其应得利益。正如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的建筑工人为城市的繁荣献出了青春、健康乃至生命。然而为了争取一点自己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他们不得不采取极端形式比如自杀以引起关注” [2]。建筑工人这个为社会的发展付出巨大代价的群体,吸引了潘毅博士等人的注意,他们深入农民工内部,花了两年的时间,获得了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剖析建筑工人的生存现状。
二、資料收集方法
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因为对每一个自杀现象进行实地数据收集调研不可行,于是迪尔凯姆使用的了二手文献材料甚至是第三手的资料,从欧洲众多国家的自杀相关材料,还收集了有关自杀率的相关材料 。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迪尔凯姆层层递进分析探究自杀的相关问题,比如在文章导论部分中,作者没有将自杀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独立逐个的分析研究,而将一定时间跨度内、社会所发生的自杀,看成是这一社会的一种宏观现象,并灵活运用所收集到的欧洲国家自杀相关数据,分析其具表现出的自杀有稳定性,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即自杀具有整体性 [3]。作者收集到欧洲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自杀相关统计资料,为后序对自杀现象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了可能。除了收集到的单个自杀者的详细数据以外,迪尔凯姆还运用文献收集法,掌握到与自杀率有关其他数据。
《大工地》这本书中,潘毅博士等人深入农民工群体内部,收集到了建筑工人第一手鲜活的资料,这样的收集到的资料使得建筑工人的形象生动,使读者感同身受。在阅读整本书后,我对农民工油然而生一种同情,以往对农民工的认识局限于火车站或者公交地铁上,背着行李铺盖、衣服破烂、皮肤黝黑粗糙、操着家乡口音成群在一起行动的人群。但是阅读书本后,我才这道这样一个群体面临的不仅仅是日常人们异样的眼光,他们的很多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甚至涉及到生命安全问题。比如文章中,鲜活的描述到绝大部分建筑工人都没有劳动合同,工资被随意克扣,只要天气不好不能开工,工人就无法干活无法拿到工资;没有安全防护措施,有的甚至用纸做面具,以避免被罚款,但是其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但是,在承受这所有的一切不平等待遇后,如果能够按期按约的拿到工资,所有的辛酸都能得到安慰,然而,结果却是只有攥在手里的一张张欠条。作者通过实地参与、访谈、观察等方法,拿到了关于研究对象第一手最鲜活资料。
三、资料分析
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收集到了大量单个自杀者的相关信息,但他并没如前人所研究一样,对自杀的个案现象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而是创造性的采用了定量分析分析的研究方法。而且迪尔凯姆关注的是自杀的社会原因,认为社会决定了个体的自杀,提出了自杀率这个新的研究对象。个体主义的研究自杀更加注重的是个案特殊性,使得这种研究更倾向于心理学领域,而非社会学领域,而迪尔凯姆从集体主义方面进行探究,增加了对自杀的社会学方面的研究[4]。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优缺点已经日益分明,从理性角度,应将两者综合使用,但在实际研究中却往往难以实现。
四、方法论
随着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研究逐渐趋向于两种方法论,即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两种方法论都有其各种的优缺点。
《自杀论》采用了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研究方法,文章中都有大量客观的数据作为支撑,其更加注重研究的规范、客观和严谨。按照实证主义的主张,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必须来自现实社会,而研究的范围是剖析某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或其功能,研究的资料来源必须客观真实,即必须来源于实地的社会调查而不能凭借主观臆想。《自杀论》中不仅运用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还灵活使用了否证的研究方法,文章中灵活运用了实证方法和否证方法,通过运用否证的的研究方法,排除了诸多影响自杀的非社会方面因素,通过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论证自杀的社会性 [5]。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学研究,仍旧对实证研究和否证研究存在误解,有的研究学者认为,一项研究应当要么只有实证研究,要么只有否证研究,而忽视了两者虽然存在对立但是仍旧存在内在统一性,实证研究更多的目的在于证明一个研究或假设是对的,而否证研究则往往是为了推翻某一既有的研究或假设,从这个角度,否证研究更加谨慎。《自杀论》是实证主义研究的典型,在书中有大量的数据分析,使得研究真實可靠,也使用了否证的研究方法,只是作者还未将其命名为否证,做到了实证研究和否证研究的有机统一[5]。
《大工地》则更加偏重于人文主义方法论,更多的采用定性研究,作者通过实地深度访谈、参与考察等方式,形象描述当今社会建筑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书中很多内容都是采访内容的直接呈现,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指通过研究一个特定集体内的人生活样式,并进一步分析团体内部人相关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潘毅及其团体利用各种方式,搜罗到有关建筑工人很多鲜活的资料。他们的访谈对象范围广泛,包括不同性别工人、不同工种工人、不同职位的甚至还包括领导层次的人,通过对多种访谈对象内容的手机,使其调研结果更加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同时,潘毅和她的团队还采用了切身参与到农民工内部,与他们一道维权,感受其真正的义愤无奈心情,还随同一些建筑工人一起回家,到农民工的家乡展开实地调研,进一步具体了解其生存环境和境遇。在中国社会学的学术界,一直对是否应当用阶级的角度来剖析看待建筑工人的问题存在争议。阶级分析方法更加强调资本家和农民工利益相对性,并认为只有将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拉回到相对平等平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相互的各种利益冲突,而《大工地》就采用了阶级分析方法,从阶级的视角分析了在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农民工所面临的情况[6]。
五、逻辑
在《自杀论》一书中,涂尔干沿着自杀问题的提出、自杀定义的界定、相关研究假设的提出、假设的验证和得出结论这一条主线,对自杀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4]。在导论部分,作者对自杀通过分析,对自杀下定义。在整本书的第一编中,作者分析了自杀与非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实际的自杀的在某一区域的人数并不代表这一区域自杀率,它们存在差异,且与家庭关系、宗教影响、性别等有关。迪尔凯姆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逐渐变得失去情感的纽带,对自杀有影响的诸如家庭因素、宗教因素等正在减弱,因此他主张在一些新的社会集体中,找回社会情感、社会思想以及社会归属感,使得作为单个人存在的个人,能够有组织并获得集体的情感,进而始终留有存活的欲望。
《大工地》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将作者想要表述的内容层层展开进行论述。文章的第一章,作者论述了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农村的改革历程。第二章中作者探讨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对农村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这也是直接导致农民工产生的原因。第三章中作者探讨了建筑工人的身份和地位问题。第四章中,作者在前几章的铺垫之下,作者通过对建筑工地上分包体制的剖析,进一步分析了工人连最起码的用自己双手劳动换得的报酬都难以拿到的原因。第五章中作者前述基础下,分析了建筑农民工中的亲身体验及其阶级所面临的尴尬境地。第六章中,作者讲述到了建筑工人的抗争,虽然其反抗一般难以合理使用相关的法律武器,但是其运用其自身的智慧,用生命威胁等方式成功实现讨薪,这也是建筑工人向自为阶级逐渐转变的象征[7]。书中采用层层剖析的方法,将作者在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鲜活现象展示于书中,并透过现象进一步步分析了建筑工人阶级的产生、现状以及未来发展。
七、总结
《自杀论》和《大工地》都是社会学方面的著作。在选题方面,两本书的题目不仅能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在资料收集方面,迪尔凯姆运用了大量的二手文献材料基础进行分析研究,但是这样的资料收集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其研究结论来源于统计数据,部分数据是一手资料,大部分却是来源于二手资料甚至是三手资料,但是很多因素其实是会影响到资料的有效性。文章中作者也有相关说明,欧洲很多国家,自杀是被严格禁止的行为,这样不可避免会使得大量的从政府收集到得有关自杀的数据与真实数据存在偏差;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对自杀的定义标准各异,一些行为在某些国家被认定为自杀,但是在另一些国家却被否认为自杀,而将多个国家数据以同一标准收集、整理和分析,其实存在异议[8]。《大工地》则是作者与其团队耗时两年渗入农民工内部所进行的实地调研,收集到的是第一手鲜活的资料,数据更加具有真实可靠性。在方法论方面,迪尔凯姆尽管收集到了很多单个自人自杀的相关材料,但他并没有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个案进行分析研究,而是采用了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将自杀现象在整个社会宏观层面进行分析研究,这无疑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为影响自杀的因素显示应当是多方作用的共同结果,而不应当全盘否定对自杀的个案研究,因为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社会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而《大工地》作者通过对每一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在讲述过后对又对要研究的问题做进一步剖析。
《自杀论》诚然有一些不足或者说是缺陷,但是它对社会学方面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这本书不仅开启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的大门,而且开创了社会学角度研究自杀现象的先河,并为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也做出了极大贡献。《大工地》创造性的采用阶级的分析方法,生动透彻的剖析了建筑工人这个命运悲惨的阶层。社会向前发展,有学者认为,改革就必定有人要为此而付出代价,适当的牺牲这些人的利益是为了使得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农民工就是为社会发展而付出代价阶层。《大工地》通过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深层剖析了农民工这一阶层的现状,毫无疑问其目前的境况差强人意,而国家应当将这些为国家发展流血流汗的底层劳动者利益保护起来,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所希望得到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库少雄,童玉英:《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及过程解读以<自杀论>》研究为例》,《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2] 潘毅,卢晖临,张慧鹏:《大工地: 城市建筑工人的生存图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埃米尔·迪尔凯姆著:《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 ,1996。
[4]卢风:《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争》,《哲学动态》1993年第8期。
[5]李文华:《从迪尔凯姆的<自杀论>看“实证”和“否证”方法的统》,《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6]刘剑:《把阶级分析带回来—<大工地:城市建筑工人的生存图景>评述》,《开放时代》,2011年01。
[7]刘磊:《阶级视野的远去与回归——以<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为例展开》,《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1期。
[8]阳清:《谈迪尔凯姆<自杀论>的社会学贡献与不足》,《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6期。
作者简介:张婷 女 1991.06- ,汉族 陕西省榆林市人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6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