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产业化问题与经营模式探究

2017-08-23王保花

魅力中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

王保花

摘 要:农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們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本文对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的发展做出分析研究,针对现阶段发展的现状,提出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方式,已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府部门的研究热点。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助推农业发展,值得思考。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一)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产业化将会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想要完美地调整农业结构,必须要时刻把农业与工业和市场紧密结合,逐步形成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加工--产品流入市场的生产线,让农户与市场,农户与加工商的利益相互依存,最终实现产业链的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发展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必定会带动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

(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体来看,缩小城乡的经济发展差距的任务还是很重,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是严重拉低省市经济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现在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农村普遍存在的农业发展没有规模化,系统化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就必须走农业发展产业化的道路,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经济的内在联系是经济发展规律在某一经济领域、经济部门的反映。经济规律主要指明经济如何发展、沿着什么方向发展,怎样由一种经济形式过渡到另一种经济形式,怎样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经济内在联系主要指明某部门或产业如何运作和经营才符合经济规律,才能处理好产业内部及其派生的产业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体系。究其原因,是人为因素割裂了农业经济内部的必然联系,导致合作经济组织的集体经营,既偏离农业经营固有的特点和方向,又没有承担起与农业相关的产前产后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化大生产的作用。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一)经营模式的构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市场经济下一种产业能不能顺利形成并健康成长,关键取决于该产业的市场前景和市场占有力,市场需求是确定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最高原则。因此,在确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时,必须着眼于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推进的原则。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下的生产力水平,多样化起步,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逐步达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程度。多种模式并存的原则。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进行详尽的市场分析,依据不同产业、不同地域和不同的经营方式,各具特色发展。

(二)经营模式的构建措施。

1.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第一,正确处理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是政府机构继续重视对农民的利益保护,加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责任感。同时,政府要承担保护企业的责任,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运行机制建设。第二,加大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在企业建设过程中,应逐步解决企业与农户之间不稳定的单纯买卖关系,通过经济利益建立企业与农户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共担风险、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第三,各地区应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龙头企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效益。第四,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多元化投入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专业市场带动型模式。第一,做好现有专业市场的规范和完善。逐步整合形成档次高、规模大、地域广、特色鲜明并具有辐射带动力的大型专业市场。第二,加快发展农产品生产要素市场。积极培养和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需要的资金、信息、人才、技术、设备以及形成健全的土地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农业产业化发展优良的外部环境和有序竞争的条件。第三,多渠道开辟国际市场。强化出口企业的对外经贸建设,扩大出口业务,努力开拓国际农业产业市场,积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生产过程现代化、专业化和贸工农一体化的出口基地。

3.特色产业带动型模式。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应增强农业产业特色,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市场。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创新举措

(一)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模式。在这个科技主导的时代,无论什么产业想要健康成长,都需要科技的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也不例外。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促进科技与农业发展的有效结合。逐步把农业发展建设成为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模式,逐渐把这种新的思想观念深入到农民的思想中,增加农业生产效率,从而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生态旅游观光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这个词也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包括旅游业,再加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游客也更加希望去到生态观光的地区游玩。而我们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发挥农村的地理优势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型产业。生态旅游观光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利用上当地发展农业形成的自然景观,以及该地区农业发展所应用的特有的生活活动吸引游客先来观光,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在龙头产业带动型产业中,主要是指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一般都是公司和农户建立合作的关系,来建立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在实际的发展中,龙头企业的科技一般较为发达,资金雄厚,对于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是一种基本的保障,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这种类型的产业结构中,首先要保证的就是龙头产业的壮大发展,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璐.关于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5)

[2] 杨振东.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发展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6(01)

[3]张慧霞.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01)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