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研究

2017-08-23闫新鸽

魅力中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机制

闫新鸽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凝心聚力的基础。高校有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因此,探求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对于现实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有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即国家层次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次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和个人层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的浓缩,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反映。高校有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因此,高校应该全方位的抓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使将来走出学校走进社会的大学生可以承担的起历史和时代的使命

一、坚持内因是根本,发挥好教育的作用

毛泽东曾指出:“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外因社会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也就意味着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学生接受、认可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高校应该从多个方面努力发挥教育的内因作用。一是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客体,主体在灌输时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把核心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传授给客体,客体借助于主体的外力接受核心价值观理念,达到自我主动教育的目的。二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与时俱进优化教学内容并主动学习,例如,通过青马班、团课、主题日等优化创新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形式,让学生乐于听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三是建立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机制。高校应该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不断提升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素养。四是要建立好价值认同机制,即就是主体对某一价值观念的心理认可、同意和接纳。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化于心的过程。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主要是从思想、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建立认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信仰。

二、发挥外因作用,提升外化的影响力度

大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行为养成,还要靠制度来推动。因此,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制度的外化。当前的高校教育,大学生获取知识主要依靠课堂教育。尽管课堂教育具有系统性,但知识的传达多是间接性理论知识,大学生接收和消化理论需要经历一定的转化时间,短时间并不能在个人的生活实践中体现出来。也只能借助于实践来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内涵,真正做到实践出真知。

为更好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比如学校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利用暑期参加实习、三下乡实践、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支教以及暑期的实习等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二是不断加强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典型进行积极、正面的引领。例如,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个人或者优秀团体重点宣传,重点表彰,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到这些优秀的代表并不是不可企及,而是一直在我们身边,他可能是自己的同学、老师,他的优秀值得大家学习,并使我们相信榜样就在身边,逐步形成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三是要完善志愿服务的制度。如进一步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完善对志愿者服务的管理、建设志愿服务的客观评价机制、建立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等等推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

三、建立社会主义核心观和高校的全方位融入机制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高校要自觉承担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机制。也就意味着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的其他各方面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实现融入。

高校一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如高校尝试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体制、立足于不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融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体现,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训、实习相结合,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专业课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共性。二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相比较于高中,大学的文化生活显得极其丰富,各类的演讲比赛、辩论赛、诗歌赛等时常在校园中弥漫,高校应该利用好这个渠道不断加强宣传,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三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因此,高校要想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日常生活机制。习近平说:“一种价值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生活……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由于价值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在大学生活中应该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滲透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如公共区域的温馨提醒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日常的生动体现。

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机制

制度能够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制度的保障。“用制度和刚性约束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一是要制定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管理制度,如各个高校依据《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制定自己本学校的细则的时候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强调文明礼仪和行为、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等,这就可以让高校师生共同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二是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来系统协同各层关系,整合各级资源和力量,以此达成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系统合力。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确立核心主体,也就是确立党委统一领导的核心主体。同时,要明确协创新机制的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

总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借助于方方面面的合力才可以确保任务的完成。因此,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借助于教育内化,践行外化,融入促进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同发力推动进行。真真正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

注释

1. 毛泽东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37

2.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2)

4.杭兰平.生态视野下高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相融的路径[J].高教探索,2014(5):50.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机制
我的价值观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