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益胜 四十八载光与影割捨不断摄影情

2017-08-23邓小溪廖严力

华人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摄影香港

邓小溪+廖严力

人物简介

吴益胜先生,香港艺群摄影学会创会会长、亚洲影艺联盟(2010-2017)驻香港代表、香港马鞍山扶苗之友会委员兼义务摄影师及泰伯基金会创会会长、香港沙龙影友协会执行委员、香港文化艺术界(摄影)国庆筹委会委员、香港明爱荃湾社区中心摄影课程统筹主任、珠海市宝盈丰饮用水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汇美影像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香港代理、香港吴氏宗亲总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吴氏泰伯纪念小学校董,曾参与主办世界吴氏宗亲联谊会第二届恳亲大会前香港职业训练局珠宝中心教导员(已退休) 、前民众安全服务队队员(已退休)。

怀揣着将美好且重要的瞬间保留下来的初心,吴益胜先生结缘摄影四十八载。以摄影为载体,他结识了大批志同道合的摄友,创建香港艺群摄影学会,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追求高层次摄影文化;以摄影为媒人,他与太太喜结连理,用对彼此的爱与依恋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以摄影为纽带,他与孩子之间连接起了亲密的父子情。

以纪实摄影为经,以情感表达为纬,吴益胜先生构建了独属他的光与影世界。

1969年,他第一次端起相机

1959年,吴益胜先生从家乡广东河婆跟随姨母来到香港,当时他才6岁。由於社会环境不好,人们生活贫困。因生活所迫,懂事的他亦早早投身社会。“那时候,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刚开始是各种打杂,当士多店的小工,理髪店的学徒,洋服学徒,在五金厂做小工,织羊毛衫等等。1969年,年龄稍大一些後,由小学同学介绍去学一门打金手艺。至1973年国际石油危机爆发,影响了香港经济,而暂离打金行业,转投建筑及摄影行业。到1975年经济稍好转,再重操旧业,後进入周大福工作了十多年。”又再一机会考进“香港职业训练局”担任全职打金教授,直至退休。

贫寒的生活,卻没有冷卻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忙着赚一口饭吃的日子裏,他亦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积极向上,

“一次,我被一些难忘的‘影子——美好重要且有特殊意义的事物及情景触动,突然有一种想要把它们留下来的衝动,但是如何留下来呢?‘影像和‘印象就是摄影!”从此,吴益胜先生开始对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说,在那个年代,打工赚钱生活是正事,而像摄影这种工作之外的“閒事”,只有业餘时间去兼任完成。

“当时很流行自修,因交不起学费,我就一边拍一边自学,揣摩起摄影来。”1969年,16岁的少年拿起了相机。那个年代的相机都是胶片机,每拍一张相片就要花费一张胶片,还有後期的冲晒,对他来讲不是一笔小花费,因而他学得特别仔细,从对焦、构图、冲晒都特别小心,以免浪费胶片。而拿起相机的同时,也给吴益胜先生打开一个捕捉光与影,一个纪录历史和时光的图片世界。

学习,不能固步自封。吴益胜先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还专门找到一些摄影的圈子融入进去,拍到作品就与大家分享,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实践、改善,进步提升。因为对提升摄影技术充满热情,他得以有机会进入香港明爱荃湾社区中心,跟随林伟群老师、太子明爱社区中心的邓雪峰老师、九龙青年会的吴怀忠老师等,学习摄影理论知识,进一步提升摄影技术。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一次比赛中,吴益胜先生的摄影作品一举夺得冠军,初学摄影能取得如此佳绩,实属不易,令他十分开心。“能获得这个奖,真是很意外,它大大鼓励了我,增强了学习摄影的信心。”

摄影,让生活非同一般

在摄影的世界裏 ,人像摄影、风光摄影、商业摄影、生态摄影、特殊摄影等等,题材丰富,而吴益胜先生最热衷於人文纪实摄影。

人文纪实摄影,拍的是众生百态,讲的是老百姓的故事。“我最喜欢拍摄纪实类题材,反映生活的酸甜苦辣,讲述人间的悲欢离合。”吴益胜先生讲究构图所带出来的画面语言,注重图片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和思想。看他的摄影作品,就象是一部故事机,常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在香港艺术界庆祝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的活动上,吴益胜先生展出的一张摄影作品与主题贴切,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那就是——《我从哪裏来》。这是一幅构图十分简洁的摄影作品,画面的右下边处,是一只被海水衝到沙滩上的,静静飘来的篮球,面对着远方浩瀚的浅蓝色大海,再以文字突出主题:“我从哪裏来?”巧妙地向参观者发问,特别是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作品切中回归主题,引发了参观者的强烈共鸣。

原来,拍摄这幅作品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天,吴益胜先生在海边意欲拍摄日出,在等待日出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有一只被海水衝上来的篮球。此情此景,突然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立即选定镜头和ISO,调较光圈、快门及角度,按下快门,从而有了这幅《我从哪裏来》。

在所有人文纪实类摄影题材中,吴益胜先生又言特别喜欢拍摄儿童。在他看来,儿童是天真浪漫的,是纯洁无邪的,拍摄他们,往往能探寻到那个令人向往的纯净世界。俗话说,摄影作品是摄影人内心本真的折射,这话一点也没错。在拍摄真善美的同时,也呈现出他对人性的坚持。

随着时代的变迁,数码相机盛行,胶片相机将要退出历史舞臺,但吴益胜先生仍保持着对摄影认真、谨慎的态度。一直以来,他不会因为数码相机的便捷而随意按快门,在一幅不需要连拍的创作场景也不会随意连拍,也不喜欢对照片进行过渡的後期製作,以保持“原汁原味”。在他看来,倘若只是追求快门按下去的快感,那是对摄影艺术的敷衍和不尊重。

“虽说是数码相机,不会浪费胶片,但是仍旧要在对焦、构图等专业技能上下功夫,这才是端正的摄影态度。”他寄语摄影爱好者,摄影器材的更新换代是为了让摄影者更好地创作,因而要真正学好摄影,需要熟练地掌握摄影器材的每一项功能,以更好地运用及创作。

他认为,摄影不单单是一门艺术,也能令人修心养性。“拍摄一张图片,可以尝试多个角度,以找到最佳的位置。就像一件事情一样,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再找出解决问题之道。”从摄影当中,吴益胜先生不断升华自己,亦悟出许多不同的道理运用至人生,多有收穫。

光与影的美妙世界

在香港明爱荃湾社区中心学习期间,机缘巧合之下,吴益胜先生与数位爱好者创建了香港艺群摄影学会,意在凝聚一批志同道合的摄友,共同学习、交流,“1987年,我们会正式被推准,延续至今正好三十年。”

三十年光阴,不短也不长,能维持下来的,是香港艺群摄影学会会员们对摄影的热爱,他们自发地成立摄影交流小组,参加各种展览和比赛,分享心得和体会,将摄影装点生活,亦让生活变成摄影对象,乐在其中。

於摄影,吴益胜先生是受益的。原来,摄影还是他的媒人呢,“当年,就是因为摄影,我与太太两人相识、相爱,最终组建家庭,生活平淡卻不失幸福。”相机,亦是他与两个儿子交流的工具。众所周知,他喜爱记录生活中平淡而宝贵的点滴,喜欢记录孩子们脸上天真浪漫的笑容。当他的孩子出生以後,自然而然地,他担当起了“家庭摄影师”的角色,他记录孩子的笑、哭,第一次自己吃饭,第一次迈步,第一次骑自行车……记录了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现在翻阅起当年的相片来,真是感慨万分,如今两个稚嫩的孩子均已长大成人了。

“看着我愿意与孩子互动,太太也融入进来,一家人和和气气;而且太太也非常放心让我参加各种摄影活动。”帶着爱去摄影,每一张作品都洋溢着爱的印记,如果说摄影是他的家庭粘合剂也不为过。

除了摄影之外,吴益胜先生亦於1997年追随一些慈善的脚步,为香港马鞍山扶苗之友会委员及泰伯基金会创会会长,深入内地的广东清远、连南、河婆、河源、佛山、乐昌市五山镇、博罗,广西容县、玉林、兴业,贵州遵义,湖南华阁镇,湖北大悟县等扶贫助学活动,带去了一位平凡人的爱心……亦是香港吴氏宗亲总会永远荣誉会长,2011年曾参与主办世界吴氏宗亲联谊会第二届恳亲大会;並经营着一家饮用水公司,因热爱摄影的缘故,还参与经营着深圳汇美影像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兴趣与事业双结合。

对於未来,吴益胜先生没有刻意做太多的追求,他仍保持着学习的心态,一边学一边拍,近期又前往西藏拍摄,寻访人文足跡,捕捉精彩的“光”与“影”的日子好不惬意。

他说,人生是一段旅程,而世界每天都在变化。追随着变化的脚步,去更多的地方看看,将所有的真、善、美记录在镜头,不负今生。

猜你喜欢

摄影香港
香港ifc商场夏日呈献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ifc商场
香港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