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工业化更需要专业化
2017-08-23叶禾卿
叶禾卿
期待中国电影能在电影工业化、专业化的进程中,逐步树立起更为标准的体系。
路阳执导的武侠系列续作《绣春刀Ⅱ修罗战场》公映后,票房口碑双收,制作水准受到圈内人好评。影片从故事情节、人物线索到化妆、服装、道具等都被津津乐道。最近笔者看了数篇关于该片主创的采访,了解到创作者在制作中精益求精的不少细节,从剧本几度创作,到主配角们的武术训练,果然是认真制作的国产影片。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两个问题,它们用真实案例说明了应如何在电影制作中规避可控和不可控的风险。
第一个是当被问到制作预算如何控制时,路阳如此回答,“在成本控制方面,主要是前期做了详细的计划,分镜出来后,每天用哪些器材、用多久都有计划和弹性预估。”作为专业的电影工作者,应该知道这看似很轻描淡写的一段话,是需要付出多少心力和时间才能实现的。在当前的中国电影制作环境中,这又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工作方式和态度。
我们最近几年都在高呼要学习好莱坞电影工业化,却容易忽略工业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专业化。只有专业化地对待筹备期的所有工作,把导演和各部门的创意都一一落实到细节、落实到切实可行的计划里,才有可能在执行过程中不出现预算成本大大超支的风险。虽然电影是创意艺术,每天都会面对很多突发状况,但如果在开拍前,创意就能尽早计划和落实,不但能尽可能地避免费用上的超支,也能帮助剧组所有团队有时间做充分准备,而不是临时东拼西凑,“拉进篮子里就是菜”。这样也能确保电影创意更好地达成。不打无准备的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电影制作。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制片人张宁的,他在里面提到影片部分超支的原因——拍摄中出现的意外,让原定9800万元的预算出现了超支。张宁回忆,最后一场桥头的武打群戏原本应该在夜晚拍摄。当时,一辆自重75吨的吊车,吊着重一吨的大灯,悬在空中。由于南方雨天连绵,地面塌陷,吊车突然倾斜,导致大灯坠落。当时所有演职人员都在下面站着,差点出现安全事故。最终因为塌陷速度慢,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但这场意外让影片出现了超期,赔付设备的这笔资金,也让成本超出了原定额度。
这堪称电影制作保险的鲜活案例。电影制作中碰到不可控的风险应如何应对?好莱坞50多年的制作体系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同样的事故如果发生在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过程中,不管是设备的损坏,还是因设备损坏所导致的人员伤亡,抑或因拍摄计划推迟而產生的费用,都将由保险公司赔付。在国内,这些大都由投资人承担。笔者曾在剧组亲眼所见制片主任为各种意外导致的损坏,跟各方讨价还价以致焦头烂额。更极端的还有全剧组为受伤至残或意外身亡的剧组成员捐款等情况发生。以上都是能够避免的事,可以依靠明确清晰的保险体系来保障解决。
试想如果大家开车都不买车险,一有事故都坐地协商,那该是多混乱的情况。可同样的情况放到电影制作中,大家好像见怪不怪地习惯了。任何习惯都是从无到有,期待中国电影能在电影工业化、专业化的进程中,逐步树立起更为标准的体系。受益人将不仅是投资方、制作方,更是每一个投身电影制作的工作人员及相关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