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2017-08-23那娟

魅力中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建议发展

那娟

摘 要:论文主要以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意义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旨在为我区乃至全省范围内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议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在以农村家庭为单位的承包经营基础上,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以及生产经营服务的利用者、提供者进行民主管理、自愿联合的一种互助形式的经济组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必须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准绳,坚持农民自主、因地制宜、政府扶持、示范引导、规范发展的原则。近年来,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同时也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当前,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发展时间较短、创办资金有限、规划用地有限、对相关扶持政策缺乏了解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农机专业合作社还不能独立建设办公场所、维修间、油料间、配件间以及机库场院等基础设施[1]。据有关资料显示,各地粮食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 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农村农机化水平得到跨越式发展。由于政策没有明确的导向,再加之公益性服务跟不上,部分规模经营户资金、技术、人才、设备、信息等条件欠缺。

(二)合作范围有限

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作业范围和内容包括当地农田作业、农机维修、粮食运输等几种服务内容,在配件供应、跨区作业、农机代管等服务内容和其他农机有关的作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所以,相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有一部分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对土地眷恋很深,虽然已经在外面务工、经商,但宁愿自己粗放经营,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导致个别地方承包土地流转困难。农业生产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农机服务处于产中环节。在产前环节,由于土地分散经营,农户个人购置和使用种子、农资,自己安排种植和管理方式,出现一个村甚至一块地的种植模式、管理方式不统一的现象,无法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使得农机合作范围非常的有限。

(三)对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强

一个合作社也相当于一个小微企业,可是现在很多合作社还停留在家庭式、作坊式阶段,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发展理念也不先进。导致农机合作社成立初期发展缓慢,迟迟不见成效。对于农机合作社来说,需要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主要包含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三方面,但由于工作环境与工作待遇等方面的原因,一直在引进人才方面存在重重困难,这也是地方政府在发展农机合作社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削弱了农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加上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使得农机合作社发展缓慢。对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强,这就使得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比较落后。

二、解决方法与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加大财政投入

在农机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要着手内部机制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内部员工进行行为规范,设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实现对合作社的全方位监督。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综合农业生产的需要,合作社可以适当添置一些养殖方面以及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农机设施,为农业发展的综合化、深入化奠定基础。合作社既能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也可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率,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进程。面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办和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财政部门每年应该划拨一些专项资金,补贴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机库场院、办公场所、维修间、油料间、配件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计建设。

(二)扩大合作范围,投入市场

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组织化程度高、服务功能全、规模化作业水平高、服务质量优和信誉度高,在激烈的农机市场竞争中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坚持早规划、快建设的原则,以长远的发展目光,建立相对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内部建设,促进其发展的多元化,通过“一条龙”形式的农机服务,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打造地区品牌特色,让合作社深入人心,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只有提高农机合作社的品牌知名度,才能有效提升合作社的竞争能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合作社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农机作业服务向土地流转经营和生资、技术、信息服务延伸,不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其自身发展的活力,带动社员共同致富,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三)规范运营制度,加大培训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是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对县级以下的各个农机部进行实践引导、集中培訓、典型参观等,从而组织相关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专业的理论知识培训;在合作社内部通过推举等方式选出懂技术、懂管理的职业经理人,专门负责管理整个合作社的经营活动。经理人要定期向合作社成员汇报总结工作,遇到合作社重大决策问题时,要征求大部分甚至全部成员的意见。加强农机从业人员的培训。不管是农机管理人员,还是销售人员、维修人员都要运用好阳光培训政策,定期参加各类专题培训,努力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为农户服务。让相关人员到其他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借鉴他们的发展经验,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实现思维、意识、实践工作的共同促进和提升。加快人才培养,加强示范引导。要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培训规划,采取学历教育、远程教育、短期进修、参观考察多种形式,培养农机专业合作社专门人才。要树立典型,广泛宣传,加强工作指导与服务,推广成功经验,示范带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合作社的出现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起步较晚、缺乏经验等方面原因,还存在资金短缺、专业人才缺乏、内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地方政府要引起重视。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促进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稳步发展,要大力发展宣教人员、完善运营机制、加强售后服务监督,提高农机户和用机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l]查承满.加强规范管理促进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5(10):2.

[2]邓超平,陈伟才.如何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J[].现代农业装备,2015(2):4.

猜你喜欢

建议发展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三代人的建议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