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老皮和真人秀老脸
2017-08-23徐江
徐江
真人秀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在现有的类型和人脸之外找到更新的出發点。
“老皮老脸”是北方人爱用的俗语。意指“老套”“缺乏新意”。现在借用这个词来指代当前激烈竞争下的许多综艺,尤其是真人秀节目,倒觉得颇为贴切。
其实各台的综艺,每年或每隔一段时间都在出新、打造升级版,可是却让人越来越不想看。什么原因?说到底还是类型单一化、思维单一化。歌唱类节目都按照比赛和选秀的模式来搞,评委号称“导师”,举动却近乎向举办方和观众邀宠的小丑,缺少“导师”这个称谓下所要求的引导者的宽宏、渊博和庄重。
有的节目或许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却又剑走偏锋,利用媒体曝出“导师怒喷学员”之类的“猛料”,进行逆向宣传、炒作。或许在一定时间内,节目和有关当事人能借此催生人气,但这种“人气”对当事人形象的伤害和可能在观众中造成的误会,制作方和播出平台显然并没来得及做出良心预判和预防。
表演类节目过于依赖比赛、依赖歌唱,谈话类节目则依赖泪点,或一面讽刺世象一面炫耀自己,这些都使得节目本身的格局不高,易被观众轻视,进而觉得老化、乏味。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节目多少都能在国外的同类型节目里找到模仿的模板和原型。我们欢迎或不欢迎的每一档节目都是“减配”或“本土升级化”的高仿产品,原创精神、现代中国人的做派,好像都成了当前激烈收视竞争下制作方无暇考虑的事。但这类事,现在不考虑,什么时候考虑?
信息全球化时代,再成功的模仿都只能是苟延残喘之计。爬行主义害死人,剽窃、做审美的跟屁虫、做大数据的奴才,从长久意义上来讲都会给电视播放平台本身带来致命的伤害,并把来自流媒体平台对观众的抢夺威胁放大无数倍。
在近年的综艺节目中,真人秀尤其是明星真人秀的走红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综艺的“续命神药”。
“站着就把钱挣了”“玩着就把钱数了”,这是目前明星真人秀最容易带给大家的误导。天真的观众是不可能想到拍真人秀的明星们实际上有多辛苦、多煎熬的。与此同时,过多地在综艺或广告上露面,演员回到影视作品表演时所面对的压力只会更大——以往在观众心目中的神秘感没了,有的观众还会带着综艺节目留下的印象,来观看和品评截然不同的作品……
真人秀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在现有的类型和人脸之外找到更新的出发点。有几家聪明的电视台开始玩艺人跨界、玩作品怀旧,但问题是,还是把“秀”这个字单纯处理成了“表演”。而一旦“表演”,制作者能想起来的参加者,还是大家熟得不能再熟的那几百张脸里的若干,很难指望一档节目带来一半以上的新脸。即便是新脸,唱的、演的也依然摆脱不了那些老掉牙的内容。
没有新意,没有原创,老老少少聚到一起,不过是玩一把高投资、高出场费的“卡拉永远OK”。
虽然娱乐产品的“娱乐”属性永远排在第一位,但智慧的含量、对表演者与观众的双重爱护,依然是要时刻放在心上的,否则,任何的急功近利都会带来结果上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