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2017-08-23李怀东

魅力中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应急利用环境

李怀东

摘要:地质灾害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且还会给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地质环境的利用对地质灾害的防治能产生有利作用,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应注意对地质环境的有效利用。本文就对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利用;探讨

引言

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灾害,其对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在产生地质灾害后,地质环境也会有所变化,给人们的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1】。因此,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十分有必要。为了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顺利发展,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分析

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自然运动作用下或者人为不合理作用下,导致土地出现移动的现象,地质灾害的发生会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从当前实际情况来说,在防治地质灾害时不仅要解决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还要对地质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利用,使地质问题从根源处解决。当前社会对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尤为关注,然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更加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确保地质环境的安全性。因此,不仅要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深入分析,还应加强研究地质减灾问题。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应注重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的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

二、地質灾害防治措施分析

(一)地质灾害调查区的建立。为了降低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应当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区,研究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并对地质地貌特征深入分析,确保准确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制定有效的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此为地质工作的下一步奠定基础【2】。

(二)地质灾害警报装置的建设。为了更好的预防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应对地质灾害频发地区设置地质灾害预防系统,在设置过程中,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预警管理与预警技术,采用先进检测技术对地质进行检测,之后分析地质灾害的特点,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将报告交给相关部门,根据报告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降低灾害的发生率。

(三)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虽然我国综合国力已经得到良好提升,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当前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方面存在不足,其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因此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十分有必要。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的内容包括这几个方面:应急处理技术体系、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应急设备。当出现地质灾害时,应较快进行应急反应,快速展开赈灾活动,以此是人们的生命财产得到安全保障,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地质灾害防治分析

从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关注,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地质灾害防治运行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这两个方面:(1)建立了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其中包括应急体系、避让搬迁与治理体系,等等,有效使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取得良好的效果,逐渐走向规范化的轨道。(2)我国对区域地质环境评价模式十分注重,而且在地质灾害防治风险控制、地质环境工程容量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尤其在地质环境安全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的背景下,着眼于提升地质灾害防治与伦理学、文化学及社会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人性化奠定基础,

四、地质环境利用的有效措施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取得良好成果,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面对我国较为复杂的地质环境,我国地质环境利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应当注重树立战略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地质环境利用的有效模式,提升地质环境利用的科学化水平,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地质环境利用的科学性。要想实现地质环境利用的科学性,加大对地质环境的研究十分重要,分析地质环境的特点,以此为更好的开展地质环境利用奠定基础,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尤其是在开展地质环境利用中,应将地质安全服务工作放在首位,不仅要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有效的策略,还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公众认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促进地质环境利用的科学化水平。

2.强化地质环境利用的融合性。由于地质环境利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是一项重大的工程【3】。强化地质环境利用的融合性十分有必要。首先要将地质环境利用与地质灾害防治密切结合,使这两个方面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以此使地质环境利用的导向性得到良好发展。另外,还应当将地质环境利用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发挥地质环境的长远性与战略性,使地质环境利用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强化地质环境利用的技术性。在进行地质环境利用的过程中,要注重现代技术的应用,以此提升地质环境利用效果【4】。同时,还需要实施“互联网+地质”的战略,实现地质环境利用的网络化。并做好地质环境利用的开发工作,深入研究国家实施的重大工程,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不仅要实现地质环境利用的经济效益,还应保证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地质灾害发生率不断上升,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是当前社会所关注的一项重要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视认识,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进行长远规划与建设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韦仕川,栾乔林,黄朝明,谷秀兰. 地质灾害防治的土地利用规划软措施研究综述及展望[J]. 自然灾害学报,2014,03:159-165.

[2]程伯禹.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S1:147-151.

[3]杜青松,武法东,张志光. 煤矿类矿山公园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探讨——以唐山开滦为例[J]. 资源与产业,2011,04:127-132.

[4]王文庆,朱玲玲,李超. 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利用探讨[J].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04:179-180.

猜你喜欢

应急利用环境
画与理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环境清洁工
准备好应急包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漫观环境
应急预案的编制
废物巧利用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