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地”班地理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17-08-23黄军
黄军
目前,江苏高考的模式是“3+2”模式,“3”是指语数英是必学、必考学科,“2”是指在理化生、政史地六门学科中选择两门,理科必选物理,文科必选历史。因此就地理这门学科而言,就出现了“物地”和“史地”组合。具了解,“物地”组合受到了不少学校、学生及家长的热捧。今年我校也进行了“物地”组合的尝试,我担任此组合的班主任和地理课的教学任务。
一、“物地”组合学生的潜在特点及问题所在
经过对“物地”组合一段时间的地理教学的实践,我发现“物地”组合的学生存在以下几个特点和问题:
1.“物地”组合因属于理科范围,男生较多,因男生天生好动,所以在地理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很强的随意性。
2.“物地”组合的学生学习地理的习惯差,学习很不自觉,需要老师随时监督,课间易捣乱,即定力不足。
3.“物地”组合的学生地理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对地理知识理解是半知不解,自我要求很容易满足,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也容易肤浅化。
4.“物地”组合的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偏好,对自然地理知识部分很感兴趣,学习氛围相对较浓。对人文地理知识部分却一知半解,尤其是对记忆的部分地理知识甚是缺乏,即重文轻理。
5.“物地”组合的学生因为选择了物理,对自然地理的理解能力较强,尤其是空间想象要求高的知识,如“宇宙环境、大气环境、陆地与海洋环境”等很有理解优势,而对“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区域”等知识却是模糊不清,感觉在人文地理课堂上昏昏欲睡,没有兴趣等。
二、“物地”组合学生的思维特色及教学对策
鉴于“物地”组合学生的以上潜在特点和问题所在,我及时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努力克服他们的劣势,把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到最佳状态。
在“物地”组合班的課上我特别重视用好“活动”这一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活动”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既能及时掌握地理知识,又能够对地理课堂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湘教版地理课本中,每一节教学内容都设有一些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内容具有鲜明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课堂上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创新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内容对教学内容具有承上启下,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等作用。因此,在课堂上运用好活动,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具体利用好“活动”这一教学模式呢?
1.以自然地理的教学为例谈谈“活动教学”的教学对策。我仅以“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周期和时间”为例来谈谈我上课时如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这个教学任务假如让学生自己去看,老师只进行讲授,可想而知上课的效益是比较低的。于是在“物地”班上课时,让学生和我一同参与活动。我让第一位同学站起来(代表太阳),最后一位同学站起来(代表遥远的恒星),我站在前面(代表地球),三者一条线,我面对学生,我对学生说我的鼻子(代表地球上某一点)此时正对着太阳和恒星,接下来我身体进行自西向东转动,同时也进行公转一小段距离,我转动360°。我问学生,假如第一位同学和最后一位同学眼光只是一条线(不转动头部),第一位同学和最后一位同学能否看到我的鼻子(原来地球上那一点)?要我的鼻子对应第一位同学(太阳),我的身体该如何转动?
利用此活动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别,课堂学习氛围很浓,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上来,学生可以课后再演示巩固,教学效益甚佳。因此,对于课本上的活动内容我们可以采取演示法、学生调查法、演讲法、辩论法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以人文地理的教学为例谈谈“活动教学”的教学对策。针对人文地理知识的处理,我结合“物地”班学生的特点,也及时调整上课模式,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地理兴趣。例如:在地理必修二中“农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及时点拨学生的学习方法。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宗旨是: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用地提高效益。主要是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着手,自然因素主要从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考虑到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及时掌握。概况起来通常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等。而社会经济因素应着重考虑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因素。通常也进行了简化,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政策支持等。综合分析农业的区位,最终确定更加合理的农业区位因素。并且对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我还让学生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时,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可以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让学生充分思考探究,从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总之,“物地”班学生在自然地理知识上具有较强的思考理解能力,而针对一些要加强记忆的知识却缺乏“定力”。在地理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地理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定下心来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们地理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在地理课堂上,老师要能够找到本课堂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同时要充分发挥“物地”班学生的特长,能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探索,及时提出质疑,并对地理知识能够做到理解性记忆等。这样学生在地理学科上就会有更高层次的顿悟和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