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无此物 何处觅清欢
2017-08-23许建春
许建春
砚滴是古代文房用具之一,它虽然没有文房四宝重要,但也是古人书房里经常能见到且深受古人喜爱的文具之一。
砚滴亦称书滴、盛滴器、水滴、水注等,因其早期形制以蟾蜍、龟等为多见,又称砚蟾、蟾滴、龟滴。砚滴,从名字来看,是与砚台和水有关的一种文房用具,《汉语大词典》里对砚滴的解释为“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可见其功能是砚台磨墨时添水用的。其实,在砚滴产生之前,为砚台添水的文房用具已经出现,那就是水盂。
水盂的口一般比较大,给砚台添水时,特别是墨快干要加点水润墨时,水盂中倒出的水有时候会过多,影响了书写。人们对水盂的形制加以改进,最终制作出水流细缓、且可以通过按压进水口控制水流的砚滴。宋代何薳就曾经在《春渚纪闻·铜蟾自滴》一文里描述过自己看到的一个古铜蟾蜍砚滴:“古铜蟾蜍,章申公研滴也。每注水满中,置蜍研仄,不假人力而蜍口出泡,泡殒则滴水入研,已而復吐,腹空而止。”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所见砚滴出水速度之慢、出水量之少。这也正是砚滴与水盂相比最大的特色之所在。
砚滴出现时间虽然晚于水盂,但据史料记载,最迟到汉代砚滴已经出现。西汉刘歆的《西京杂记》是到现在为止能查阅到的最早记载砚滴的著作。书中写到这样一段话:“晋灵公冢甚瑰壮,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为书滴。”可以看出,汉代已有砚滴。从传世品和出土器物来看,现存最早的砚滴也是东汉时期的,比如东汉陶质三足蟾蜍砚滴、青釉蛙形砚滴、东汉玄武砚滴、熊形玉砚滴等。但这一时期直至唐宋时期的砚滴,尽管数量上有所增加,形制还是比较简单的,多以玄武、兔、蟾蜍、辟邪、麒麟、羊、熊、鹿等祥瑞动物为主,寄托了人们驱邪避祸的美好愿望。从元代开始,砚滴形制开始丰富起来,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砚滴制作和使用达到了高峰。这一时期的砚滴,在形制上摆脱了前代主要以祥瑞动物为造型的传统,而更加贴近当时的社会生活。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富有情趣的植物、动物、人物等,都成为砚滴形制的题材。甚至还出现了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题材,比如明正德年间的素三彩刘海戏金蟾砚滴,清代的紫砂彩绘伯牙抚琴砚滴等。同时还出现了集笔插、笔架于一身的多功能砚滴。到了民国时期,因书写方式的变革,砚滴的使用者逐渐减少,砚滴制作开始走下坡路,无论形制的丰富性上,还是制作的精致程度上,跟明清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关于砚滴的质地,民国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曾写道:“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书中讲到了砚滴早期的质地主要是铜,这从一些文献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元代陆友撰写的《研北杂志》曾经提到一个铜制砚滴:“李仲芳家有南唐金铜蟾蜍砚滴,重厚奇古,磨灭处金色愈明,非近世涂金比也,腹下有篆铭。”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一书里,有一段话表明了当时文房陈列的标准清单:“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其中的“旧古铜水注”指的就是铜制的砚滴。瓷砚滴最早出现于西晋,随后南北朝的几百年间,随着青瓷业的勃兴,瓷砚滴逐渐普及,使用者越来越多。宋元以后,我国陶瓷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瓷砚滴的制作更是盛极一时。专门论述砚滴的著作《中国历代砚滴》里,共收录了晋至现代的砚滴近200款,其中瓷砚滴就占了百分之九十多。《砚滴收藏与鉴赏》一书里,共收录唐至现代的近150款砚滴,瓷砚滴也占了百分之八十多。从中可以看出,砚滴的材质,主要还是以瓷为主,这与我国陶瓷制造业的兴盛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当然,除了瓷、铜之外,砚滴也有以玉、石、紫砂、木、锡、银、象牙、鹿角等为材质的,但这只占了砚滴中极少的一部分,平常也很难见到。
砚滴出水细缓,得益于它的结构特点。从各地收藏单位和藏家收藏的硯滴来看,大多数砚滴形制都比较小巧精致,长宽高基本上不超过十厘米,有的甚至不到五厘米。同样是注水于砚的用具,砚滴和水盂有很大的不同。水盂一般只有一个口,整体呈扁圆形,圆口鼓腹,平底、圈足或带足。虽然,有一些水盂会做成动物、植物等形状,如三国两晋时的兔形、蛙形水盂,唐五代时的瓜棱形水盂,但圆口鼓腹的基本形制没有变。而大多数砚滴有两个口:一个为进水口,一个为出水口。因为要让出来的水流细缓,所以所开口子跟水盂相比,要小很多。其实,对于砚滴的结构特点,古人就曾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比如清人胡煦撰写的《周易函书别集·篝灯约旨》写道:“书滴,上下两孔,故可以泄水。”而清代孙廷铨在《颜山杂记》里更是简洁明了地概括了砚滴的基本结构:“凡为砚滴,先有顶口,次得腹,次得提,后得吐水。”就是说砚滴有口、腹、提、吐水等部分组成。
砚滴设置成上下两孔,不单单是为了进水和出水,其进水口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做控制水流之用。即用砚滴注水的时候,如果用手按住进水口,则出水口就不会有水流出来;而松开手的话,水就又流出来了。明代学者陶宗仪就曾在《说郛》中介绍了砚滴的使用方法:“捻其窍,则水不滴,放之则滴。”有人曾拿一个东汉玄武砚滴做过实验,将砚滴“注满水后用拇指封住圆管,无论如何倾斜,水都无法从龟口处滴出。而当拇指移开后,稍作倾斜,水即可经龟颈从龟口的小孔滴出”。这个实验跟陶宗仪在《说郛》中提到的砚滴的使用方法完全一致。由此看出,砚滴进水口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作为气孔来控制水流量的。而对于其中的奥妙,古人也早就知悉。用现在的科学原理来解释,聪明的古人利用了物理学中的虹吸原理,通过调节器身内的气压,成功地精确控制了砚滴的出水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砚滴的实用功能逐渐消失,但它的精巧外形,巧妙的注水原理,以及在它身上寄寓着的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必将为现代人所珍视和崇尚,它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不会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