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造林中的适地适树原则

2017-08-22子文俊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树木树种造林

子文俊

為了保证造林质量和后期效果,在造林实践中,必须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充分考虑造林地立地因子,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树木与环境的关系上,环境起决定性作用,造林工作就是要顺应这种关系,了解“地”和“树”关系,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与立地条件之间达到和谐统一。因为一个地方的立地因子是客观存在的,只有顺应这种关系,采取因地制宜选择树种进行造林,可以提高造林质量,并且提高林木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现在我们具体分析立地因子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逐于分析影响树木生长发育的立地因子:气候因子(光因子、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大气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等立地因子。

人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即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有些植物在长期缺少阳光照射的环境中,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根据植物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树种,喜光树种、中性树种、耐荫树种,又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以将植物归纳为4类: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中间型植物。在阳坡多种植喜光植物,在阴坡多种植耐荫植物,根据林地的年日照情况来选择栽种树种,树木适宜则茁壮成长。

温度通过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而影响植物代谢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呈现指数式增加。一年中季节性变温和一天中昼夜性变温,植物内部生命活动和发育形态与之相适应,称为生物钟。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相伴随的植物内部的生理和外部形态的节律性变化被称为树木的年生长周期,而树木在形态上发生有节奏地进行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等规律性的周年变化称为物候。非节律性变温条件下树木往往不能及时形成相应的适应性,有极端温度的高低、持续时间、发生的突然性、温度变幅较大、树木自身的抗性不同,造成不同伤害。造林地常年平均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选择栽种的树种。

水是树木生命活动的重要介质,树体内部的养分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包括光合作用时代谢活动、矿质养分吸收等都离不开水分介质,根系吸收水分,叶面蒸腾蒸发水分的连续过程。造林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等直接关系植物的生长必须的水分条件。根据树木对水分的适应性,可把树木分为旱生树种、湿生树种和中性树种,在林业实践中根据林地的水分条件选择适宜树种,因缺水而无法正常生长。我国将年降水量的800-400毫米分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以此确定选择适应树种栽植。

大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也直接影响植物,植物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许多树种的光合生产力呈线性增加。如果在工业区附近有空气污染的情况下,超过它的接受程度植物同样受害,因此,有些树种不适宜栽种在城市街道和工厂附近,此地空气被污染含有毒有害气体,只能选择耐性强的树种。市政绿化栽植有些树种能净化空气,生长过程中吸收部分有害气体。空气中氮气、二氧化碳、氧气含量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所谓通风向阳,保持株距和行距,空气流通顺畅叶面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树木生长。

土壤是森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植物的生命过程所需要的水分和矿质元素,都是通过植株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只有在适宜的土壤水分、养分、通气和温度条件下,树木才能健壮生长。林地土壤母质的理化指标如酸性或碱性决定选择适宜树种。土层厚度决定森林分布和生产力,土层越厚有利于植物生长,土壤质地如果是壤土或者砂壤土,有较强的水气平衡能力,土壤能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有利于林木良好生长。另外土壤温度影响根系的生理活动,一般随着土壤温度降低则吸收能力减弱,林木根系生长的最适土壤温度一般为18~25摄氏度,所以寒冷干旱北方植物生长缓慢,而温暖湿润的南方则生长较快,并且生长的植物种类较多;好多热带植物不适合移栽到寒温带地区,相反温带针叶树种到热带则不适宜。

地形因子能重新分配光、温度、水分、养分而起作用,大地形如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它们的生态因子不尽相同,尤其山地海拔的变化常引起气温、降水量、空气湿度、云量、风速、太阳辐射、土壤含水量等因子的明显变化,在不同海拔高度可以栽种不同树种。如平地或坡地,冷凉山区或低热河谷,它们自然条件不同,所适宜的树种也不同。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分布的植被类型呈现垂直变化;另外当地冬季的极端低温和夏季的极端高温严重影响植物生长。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影响植物生长的降水量分界线基本上从黑龙江漠河连接到云南腾冲,我国西北干旱少雨,东南炎热多雨,这是地理气候特征。

对一块造林地来说,它的立地因子都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必须掌握其特点,选择较为适宜的树种,这就是适地适树。森林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由于野外造林地受自然环境的主导因子影响,有些限制因子是客观存在的,人为很难改变的,植物对每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只有在耐受范围内,植物才能存活。另外发挥造林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地适树,创造适宜树木生长的自然条件,土壤、肥料、水分等人为改造,也只能起到短期效果,对当地的特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是无法改变,难于完全创造植株理想化的生长条件。前期造林整地和幼树后期抚育管理就是营造幼树较好生长环境,有助于形成适宜的小气候条件,因此必须充分考虑造林地客观存在的立地因子,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树种,才能使造林效果明显,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造林实践中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猜你喜欢

树木树种造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树木之最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辨认树木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树木也睡觉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