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亚马逊拍摄一本丛林探险日记

2017-08-22Perry

摄影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格罗斯丛林中丛林

Perry

亞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作为世界第一大河,宽旷而富饶的亚马逊流域是永恒的欲望、竞争与魅力之所在。在这里,亚马逊河所流经的地带见证了包括基督传教、公路开拓、橡胶生产、石油开采甚至是淘金热的一幕幕历史。

1541年,当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 德-奥雷拉纳踏上前往南美寻找肉桂的路途时,他未曾想过能够亲眼目睹亚马逊河的雄浑。而瑞士摄影师严·格罗斯(Yann Gross)却带着他对亚马逊丛林的幻想,走进了这个既有都市化场景,又独具原始风貌的流域,对当地文化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进行了一次细致入微的实地考察。他将近年来在亚马逊流域拍摄的照片汇集成一本《丛林书》(The Jungle Book),带领观众跟随先人的足迹,用朴素的场景展现了当代亚马逊及周边地区包括面孔、饮食、习俗等方面的特征,无不透露着原始又保守的气息。

格罗斯探寻亚马逊的脚步是从圣·拉斐尔瀑布开始的——这座坐落于厄瓜多尔第一高峰山谷间的瀑布,标志着安第斯山脉下热带雨林和雨林中最原始的部落“科芬族”的根源。随着30年前美国石油公司的入扎,“科芬族”部落百年来的原始生存方式便发生了变化。在此,格罗斯发现,一旦人们真正沉浸于这个被驯服的世界,先入为主的荒野浪漫便会很快消失。他借助这种视觉漫步,试图揭秘被现代化所冲击的亚马逊文明和时代的发展这两大概念。

实际上,工业的开发和现代文明的强行介入,并没有过多改变部落族群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最为原始的狩猎、养殖和耕种依然是多数当地人的食物来源。亚马逊流域富饶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来源。在里约运河畔,一条刚被捕获的凯门鳄正在被宰杀(下页图),而这只是亚马逊人盘中餐的日常缩影。

在与当地居民的共同生活与居住的过程中,格罗斯探寻了丛林中的种种隐秘和繁杂。这里仍然有不少穿戴着部落服饰的居民,他们将其视为一种神圣的仪式感。但大多数人的生活并没有格罗斯想象中的那样传统:部落发言人、乡村教师、运河巡诊船上的医生以及来自国外的定居者,这便是现代社会下亚马逊丛林中的真实“生活圈”。一幅幅精心设计的肖像作品,彰显了外界对于亚马逊的好奇视角,柔和淡雅的色调更是精确展示了当地自然风貌的气质。

而真正吸引到格罗斯注意力的,却是当地的青年们。这群在科技发展和现代文化冲击下的全新一代亚马逊人,使得亚马逊原始部落变得“与时俱进”——马车上的MC三兄弟组合(右图)穿着时尚,但脸上仍涂着象征部落特色的装饰。他们已在南美小有名气,并曾受邀登上过巴西的总统竞选现场,为候选人进行演出。在对比了略显陈词滥调的老一代部落人的生活状态后,西方的文化正在与当地最为传统的习俗发生着激烈地碰撞和高速地融合。

随着旅途的进一步深入,他的视野又转向了波及南美地区的地域性问题,从非法伐木、贩毒,到政府性的非法开采煤矿和社会暴力现象,甚至是气候变暖和更多潜在的政治问题。格罗斯通过一幅幅最为朴实直白的生活场景画面,将这些事件进行串联和探讨。这些看似轻松的视觉氛围却往往直指着严肃的讨论—在当地,最为普遍的轮渡是格罗斯重点进行调查的对象。由于水脉发达,不法分子经常借助轮渡运输来进行贩毒和偷采等行为。运河畔大量废弃搁浅的渡轮似乎早已被人遗弃,但却很有可能隐藏了毒品交易的罪证。

格罗斯对视觉和摄影画面的启蒙,是从他家乡的一间破旧的乡村电影院开始的。“我从小就在那里阅览了无数电影,日本导演北野武、美国导演大卫·林奇的电影都让我痴迷,那里是我打开眼界的地方。”在他看来,走入摄影的领域就仿佛像走入丛林一样,在经验的指引下,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格罗斯曾经在瑞士洛桑艺术学院就读,并在此当了3年教师。后来,他结束了教师生涯,因为他想回到摄影的‘丛林中去。旅行和路途中所接触的一切,都让格罗斯灵感倍增。“当我被亲眼所见的人或事所打动时,我便会开始对与其相关的一切事物进行挖掘,寻找更为有趣的故事。我会精心拍摄那些曾经在我脑海中浮现而出的画面。”

猜你喜欢

格罗斯丛林中丛林
印地新生
丛林之歌
丛林大作战
丛林中的爱沙尼亚狙击手
抑郁≠抑郁症
菲律宾地震多人死伤
一起去丛林露营吧
丛林中的昆虫
Pei Cotz 回到丛林
漫步在德国城市雕塑的丛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