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演变与价值转移研究

2017-08-22孙博刘皓天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孙博+刘皓天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自2002年以来,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由移动运营商开始推动线上网络服务,创造了巨大的用户价值。网络运营商、网络内容维护商和终端产品生产商共同构成了移动产业链,随着时间的推进,其经历了从培育到产业联盟形成,再到价值转移的演变过程,这一产业链的演变过程对终端产业价值同样造成了显著影响。本文对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演变与价值转移进行研究,在阐述互联网的产业链体系的发展脉络和现状的基础上,将移动产业链的价值转移作为变量,对其对终端产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移动互联网协同化产业链的发展路径进行思考。通过研究,期望对今后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产业链 终端产业 价值转移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展过程与现状

2000年,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梦网”计划,正式推进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发展。在此之后,运营商中国联通也加入了互联网产业的业务。这些尝试,都是基于1991年以来移动电话用户数量不断增多的背景而推进的,截止到2000年末,我国移动终端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8453万,而第一代传统的模拟通信技术也向第二代—数字化的移动通信网络转变。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计划,其核心在于短信(SMS)技术服务以及构建在GPRS和WAP上的网络业务服务。2002年,基于GPRS的技术服务正式上线,提升了手机终端的上网速度,也进一步改进了手机终端和用户的手机使用习惯,这一阶段的产业链如图1所示。直至2009年,WAP网站已经发展成熟,而桌面平台互联网与相关终端厂商的介入,也使得国内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产业链发展更加复杂。

(二)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核心参与者

移动设备制造方。设备制造方处于整个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源头,主要提供移动设备的生产以及相关移动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传统设备制造环节出现了一系列状况,包括附加值的降低、硬件利润空间缩小等,因此设备制造方与移动互联网相融合,逐步成为移动产业链的核心。移动设备的制造方主要是通过互利共赢与合作的形式向下扩张,扩大其利益面。

网络运营方。在桌面的互联网时期,网络运营方仅是提供接入网络的服务,是当时整个产业链体系中价值创造量最低的渠道提供与运营者,而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期,移动运营商面对基础服务网络平台的经营权和不断扩大的移动网络用户群体,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采取多样化的策略与举措,处理移动产业链的竞争与合作中面临的多种情况。

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作为移动产业链的核心行动者之一,不仅在传统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移动化的布局,同时也在推进产业链的上下游方面渗透。互联网企业在移动產业链的发展中心不在于控制产业链的所有环节,而是通过把控产业链上下游中所有可以对用户产生吸引作用的关键要素,推广其互联网产品以及相关应用,并以此提升利润。

终端厂商。通过技术研发开发出具备强大功能、优异的顾客体验和操作简单化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终端,是相关终端厂商的价值追求与职责所在。而在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和扩张的背景下,终端厂商的战略中心逐步形成了全产业链的整体布局,并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的企业开展竞争与合作。终端厂商的特性在于同时掌握移动终端与互联网平台的入口,因此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内置应用推广其相关业务。

(三)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结构模型

网络平台、内容与终端共同构成了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其对应移动产业链上相应的网络运营、应用内容和终端提供环节,这些环节之间并没有明确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而是以竞争合作的关系为主。同时,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承载着信息、资金、物流等动态数据流,是由多种要素组合而成的动态系统,具有复杂化的特征。移动化互联网产业体系的结构具有层次化的特征,第一层次为市场需求方为主的用户层,而第二层则是能够满足客户群体需求且与产业链产生关联的核心层,第三层则是产业链上游的供应方层,这些产业链体系的各个环节通过竞争合作以及投入产出的关系与其他层次及环节进行合作互动。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演变与价值转移

(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形成过程

产业链培育阶段。移动产业链的培育阶段主要是在以下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首先,技术进步,通过模拟移动的IG技术向2G通信技术转变,提升移动互联网的通讯质量和效能,而2G/3G技术则进一步丰富了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其次,产业链培育也依托层次不断提高的用户需求,以及用户群体对个性化、娱乐化与移动化的多媒体平台需求,为移动产业链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再次,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程度,包括信息资源、技术与设备的发展程度、信息网络与相关应用系统、社会信息利用水平、信息人才与政策法规完善程度等因素都决定了移动产业链的发展程度;最后,产业成长程度,移动互联网产业作为互联网和通信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其发展程度取决于两种平台的发展与完善程度。

产业链联盟生成阶段。在产业链完成了培育以后,其所处在的外部环境逐步成熟,基于此状态,运营商将首先对产业成长的状况、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整体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其评估的最终结果做出是否进行产业链联盟的决定。产业链的联盟包括横向上的竞争合作体系,也包括了纵向上的投入与产出体系。纵向的产业链是移动产业体系的主要架构,纵向的产业链与其运营商之间是协作与分工的关系,因此运营方能够与上、中、下游企业进行联合,形成合作伙伴联盟。

产业链的设计阶段。产业链联盟形成后,需要对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进行设计,其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产业链的规划与设计是主观需求与客观决策相结合的过程,其具体表现为结成联盟的企业在客观决策的局限下,从集体或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共同决策产业链的涉及环节;其次,产业链的设计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相互结合促进的过程,其设计并不全是联盟企业共同决定和协调的结果,而是包含了多种不确定的因素。产业链的设计阶段包含了组织、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的设计,这几个环节相互交错进行,体现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生产性与传递性。

(二)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演变模型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体系的演变过程是多种不同因素与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这些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必然性与普遍性,不同国家的移动产业链转型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二是偶然性与特殊性,这些机制与因素造成了不同国家的移动产业链在实际演变与价值转移的过程中有差异。而移动产业链的演变与价值转型过程主要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后移动互联网阶段,互联网移动产业链表现出不同阶段,其产业重心也是不断迁移的过程,产业中心转移,意味着其产业链也转移到了下个阶段。而演变的进程中,产业链的三层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变化的主要是产业的价值—产业核心要素的价值与用户分布在不同时期存在着一定差异;而纵向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横向的竞争合作关系也在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在萌芽阶段,移动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开始进行融合,在各方面推动因素成熟后,移动产业链最终形成,产业链走向起步期。而在起步阶段,网络运营方居于产业链体系的中心位置,把控着移动产业链的主流,是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而到了发展期,运营方不再具有垄断地位,终端提供方和应用内容的提供方共同发挥协作作用,向最终用户群体提供服务;随着三方竞争与合作的激烈化,产业链的价值不再是以产品为导向,而是逐步向用户转移,只有实现用户价值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而这一阶段的投入产出关系也更加复杂。在成熟阶段,则是进入了后互联网时期,其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平台与桌面互联网平台进行融汇的阶段,两者之间的界限也开始模糊化。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价值演变过程对终端影响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而言,衡量其产业的重要性在于这些产业能够为其目标群体创造价值的多少,可以观察产业链的价值转移与演变的情况,这些演变过程对终端价值的影响如图2所示。

(一)演变起步期对终端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演变的起步期为2001-200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由移动网络运营商对产业链发挥主导作用并创造价值,这一阶段中,网络服务的发展迅速,而终端价值处于极低的水平。此阶段产业链对终端作用的影响较小的原因在于,网络运营商通过对产业的业态进行创新,通过主导产业链来发挥其把控核心用户资源的能力,将网络接口的相关服务转化成为具有强溢出价值的网络服务。对于网络客户而言,网络运营商在进行接入网络的同时,也提供诸多线上资讯与服务,用户运用运营商定制化的终端便能够获取移动互联网的服务。由此可见,这一阶段终端所创造出来的价值,逐步转化成为运营商企业的价值溢出。这一阶段的特征在于终端的价格较高、终端质量较低、客户群体基数较小,直接影响到了终端的整体数量,而这些因素也直接导致了终端处于低水平的价值创造状态。

(二)演变发展期对终端的影响

在移动互联网的产业体系发展期为2005-2013年,这一阶段,移动互联网的终端价值发展的速度加快,逐步超出了前一階段中发展迅速的网络服务价值,也形成了内容、网络与终端在移动互联网的产业体系中三足鼎立的格局,用户价值依托终端实现稳步增长,并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一方面,基于终端价值发展用户需求和用户挖掘的能力提升,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其内容方面的创新;另一方面,市场的需求加大和内容的质量提升也反作用于终端,智能化的终端出现,进一步提升了终端的价值。终端的技术突破在这一阶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对用户的消费发挥了刺激作用,也降低了终端产品的生产价格与成本,在此基础上确保终端产品的质量。

终端价值迅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于2008年APP STORE的出现,这一线上APP下载市场的出现将终端产品从其“价值孤岛”中脱离出来,通过开放而标准化的线上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提升顾客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体验,更进一步地释放了终端产品在价值上的潜力。

(三)演变成熟期对终端的影响

移动互联产业链演变的成熟时期为2013-2015年,在这一阶段,终端与其他移动互联网的主流产业—网络内容与网络服务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逐步走向融合化、胶着化,对于移动互联网企业而言,三大移动产业要素之间的界限也开始逐步模糊,在产业链的演变过程中,终端产业也逐步与其他两种产业走向融合,并且通过重视用户价值,移动互联网企业能够及时对产业链的生产体系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更优质的客户体验,通过跨越式的生产链为用户群体提供更加完善的互联网服务。

(四)网络产业链与终端协同发展的路径

从移动互联网演变的不同阶段对移动终端的影响可以看出,终端产业在起步期发展缓慢,受到制约;而在互联网价值转移的发展阶段,终端产业发展迅速,追赶网络服务的价值增长速度,逐步形成终端、内容与服务三大产业共同发展的三足鼎立格局;而终端产业在移动互联网产业演变的成熟期,其运作的范式也逐步走向成熟,其与内容产业、服务产业之间的界限也逐步淡化,实现产业间的协同运作,并以用户价值的实现为目标追求。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的产业体系演变的过程中,终端、网络服务与网络内容需要协同发展,才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这三大产业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条件落后都会对网络客户群体的使用体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对整个产业体系造成制约作用。图3表示为当终端、服务与内容发展协同的系数为1.0、1.5、2.0时,产业移动终端价值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发展协同系数进行拟合下的终端价值可以看出,产业链的协同程度直接对最终的终端产品价值产生影响,当移动互联网产业体系协同发展系数拟合值为1.0时,其终端产品发展价值增长速度相较于协同系数拟合值为2.0时的增长速度较慢。由此可见,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与演变过程中,终端产业与内容、服务产业的融合-协同化发展程度越高,能够为终端创造的价值空间越大。同时,终端与内容、服务产业的协同发展也能够创造更为有效的用户价值。

结论

移动互联网产业自运营商推进网络服务以来,经历了从初步发展到产业链形成,再到产业链价值转移的过程,从整体上看,是运营商为主导的产业链向用户价值主导的产业链转移的过程。而这一演变逻辑,对终端产业的发展同样造成了显著影响,使其从初期的缓慢发展,逐步演变为发展期的迅速增长,与网络服务产业和网络内容产业齐头并进,再到成熟期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今后如何通过价值转移提升终端产业价值,进而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价值,仍需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微美学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