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柱高应力下大巷淋水原因分析

2017-08-22赵振军

科技资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应力底板数值模拟

赵振军

摘 要:该文在分析了开滦赵各庄矿13水平东翼2石门以东的地质条件和开采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进行了13水平东2石门区域大巷淋水问题的研究,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安全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深部开采 底板 应力 数值模拟 安全开采

中图分类号:TD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b)-0092-02

随着国内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应力升高,再加上有些矿井地质构造复杂,造成了巷道淋水问题。对于巷道顶板淋水情况,随着时间的增长,不但会对煤矿回采工作面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巷道内及顶板各支撑结构,使得井下作业环境持续恶化,影响工作效率,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井下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1 地质概况

13东1~3石门运输大巷煤岩层走向平均120°,倾向平均210°,倾角20°~43°,平均31°,总体上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岩性主要以深灰色细、粉砂岩为主。13水平东运输大巷、回风大巷开拓施工层位均在赵各庄灰岩(K6)~唐山灰岩(K3)之间。岩性主要以深灰色细、粉砂岩为主。该层段为矿井弱含水层,深部较浅部含水性有增强趋势,在14水平大巷施工过程中多处出现淋水现象,最大涌水量曾达0.36 m3/min。13东大巷距下部K3灰岩15 m左右,距离奥灰法线距离70 m左右。

2 开采环境分析

2.1 煤柱高应力

图1是3232工作面开采平面图,工作面因构造异常、断层留有残存煤柱,该煤柱包括2232与3232工作面局部弃采煤柱、3232工作面构造异常区域煤柱,异常区域煤柱支承压力出现叠加,应力集中系数异常高,对该区域底板岩层的采动破坏带深度增大,导致大巷变形严重。

2.2 构造应力导致底板岩层发生曲屈破坏

在水平构造应力作用下,巷道底板岩层将承受轴向力的作用。当底板承受的轴向力超过其允许限度后,同样会因底板岩层失稳而引起曲屈破坏,发生严重底鼓、底板岩层破裂等严重后果。13水平东翼大巷底板存在厚度14 m左右的砂质页岩,该岩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曲屈破坏。

2.3 构造异常

地质仪探测显示,在2石门以东大巷97 m北部可能有断层发育。经瑞利波探测在120~170 m范围北侧36~50 m深度存在地质构造异常。由于在12煤层底板发育4 m左右落差的正断层,破坏了底板的完成性。

因工作面具有上述较为特殊开采条件,导致122煤层底板至大巷之间地应力重新分布,大巷围岩发生变化,裂隙发育;通过开采机理、地质条件分析,水压、水质分析,可以排除出水水源直接由奥灰水补给,但可能有间接渗透作用。

3 结论

(1)3392工作面由西向东推采,其开采形成的超前支承压力与侧向支承压力必然传递到12煤层上山煤柱区域,造成12煤层底板岩层经受动态应力作用,而出现大巷变形与淋水现象。

(2)地质构造异常加上大巷正处在砂岩含水层中,大巷接受顺层水补给,从而引起13水平东1石门以西大巷所处层位的水量、水压加大,导致大巷淋水。

(3)大巷出现淋水的主要原因是高应力场破坏了隔水层整体阻隔能力,特别是对大巷围岩造成局部破坏与裂隙通道,局部隐伏构造增加了奥灰水原始裂隙高度,形成突水优势体结构,大巷淋水属于岩层水与奥灰水通过裂隙耦合补给造成的。

参考文献

[1] 李海斌.煤矿巷道顶板淋水处理防治[J].能源与节能,2015(3):188-189.

[2] 张农,李桂臣,许兴亮.顶板软弱夹层渗水泥化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6):757-763.

[3] 高瑞芳.泥化松软渗水顶板巷道施工工艺[J].中国煤炭工业,2015(3):62-63.

猜你喜欢

应力底板数值模拟
板上叠球
板上叠球
护坡植物根系分布及抗拉力学特性
超静定钢架结构的危险截面及应力分布规律测试
跨音速飞行中机翼水汽凝结的数值模拟研究
双螺杆膨胀机的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宁东矿区新第三系红层软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一种基于液压缓冲的减震管卡设计与性能分析
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