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炎热夏季,谨防宝宝中暑

2017-08-22时毓民

家庭用药 2017年8期
关键词:恶心体温小儿

时毓民

夏季天气炎热,无论是阳光灿烂的室外还是门窗紧闭的室内,都可能令宝宝中暑,特别是5岁以下的宝宝。

中暑四大原因

1.天熱时汗腺分泌明显增加,汗水在皮肤表面蒸发时可以带走部分热量,但是小儿汗腺不发达,数量少,且体内水分贮存也有限,这种散热方式就不太管用了。

2.肺部在呼气时可将热气排出体外,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吸入的是热空气,反而会使体温上升。幼儿的新陈代谢速率本来就很高,产热多,若周围环境温度超过体温,会促使体温上窜。

3.当毛细血管扩张时,可使含热较高的血液流向体表,使热向外散发。小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表皮细薄,通透性高,血管分布充沛,若外界温度过高,就不能散热,反而吸热。

4.小儿体温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对周围环境变化适应性差,体温容易变化。

中暑的五个症状

小儿有以下症状时,家长应提高警惕。

1.小儿体温达39~40℃,却不会流汗。

2.皮肤发红、发烫,并且干燥。

3.小儿烦躁不安、哭吵,呼吸和脉搏加快,接着会显得很疲乏,甚至发生抽筋或昏迷。

4.较大的幼儿出现恶心、头晕,失去方向感,表现得昏昏沉沉,对外界反应较差。

5.重度中暑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晕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中暑处理五种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将小儿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让小儿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宝宝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全身用冷湿毛巾擦拭。不要用冰水或冰块使体温剧降,否则会使皮肤血管极度收缩,皮肤血流明显减少而无法继续散热。

3.每隔10~15分钟给宝宝喝一些不含咖啡因的饮料,但过量饮水反而会使小儿大汗淋漓,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流失,严重时还会引起抽搐现象。

4.刮痧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具有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简便安全、适用广泛、疗效可靠等特点。刮痧疗法指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者手指、金属针具、柔软的线索团等,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如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脉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清热消肿、扶正祛邪的作用。

5.夏季暑热时,家庭应配备一些价廉效佳的常用药,有疾患时及时使用效果最佳。例如,清凉油具有清凉、扩散、刺激局部的作用,若患一般的伤风头痛、中暑眩晕之症,用少量清凉油擦于印堂或左右太阳穴处,即可起到镇痛止晕的作用;十滴水具有通窍利气、健胃、除湿的功用,主要用于盛夏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肠胃不适等病症;仁丹具有清凉解暑、祛风舒气、健胃生津之功效,对中暑、晕车、晕船、消化不良治疗效果好;服用藿香正气液,每次半支,一日2次,可散热解暑,治疗中暑,具有解表和中、健脾燥湿之功用,对夏季感受暑湿所致的四肢酸重乏力、胸闷心烦、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疗效甚佳;应用六一散,每次5克冲水服用,可治夏日中暑。需要注意,中暑时用一般退烧药反而会对宝宝身体不利,所以不要擅自给宝宝使用退烧药。

预防中暑的五项措施

1.家长总是认为小儿抵抗力差,要多穿衣,避免感冒。其实在炎热的夏季,成人穿多少,小儿就应该穿多少,只要孩子手脚不凉,就表明穿得适合,没有必要穿得过多。小儿的衣着要宽松、柔软,衣料以薄薄的棉纱为好,可使汗液容易被吸收而感到身体凉爽。

2.小儿活动时要鼓励多饮水。如果母乳充足,宝宝出汗不多,就不需要额外饮水。吃配方奶粉的宝宝肾负荷是母乳宝宝的3倍,需要给宝宝多喝水以排出废物,在两次喂奶的间期,妈妈需给宝宝喂30~50亳升的温开水。对大一些的小儿,父母需每30分钟给孩子喝一些水。不要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3.家长若带小儿外出,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黄昏。要戴上防晒帽,暴露部位涂一些防晒霜。

4.室内要尽量打开窗户通风,利用风扇或空调以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5.暑天可喝些绿豆百合汤,也可以用芦根60克加水煎汤代茶饮,有清热消暑功效。

猜你喜欢

恶心体温小儿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题出的太恶心
做题做恶心
小儿难养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