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大附中初三学生郭星言

2017-08-22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银杏生活

经历数次碰撞后,写作已不再是“写”,而是“说”;是与读者的交流,更是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从字里行间能看到自己的成长痕迹,思想的变化,更能反思自身的不足。

——郭星言

新生代感言

我相信,写作是陪伴我一生的挚友。

无论是眼中的世界还是内心体验,我总喜欢把它们化作美妙的文字,欣赏它们徜徉在纸上的感觉。或许因为内向的性格,读书与写作渐渐成为我舒缓心情的最佳渠道。日积月累使我的文章逐渐体现自己的认知,思想也日益丰富起来。

进入初中后,繁忙的学业与各类活动侵占了我大量的读书时间,再加上电子产品的强大诱惑,写作这位昔日挚友被我抛至九霄云外。然而,这样一无所获的日子越来越让我感到空虚无聊。我的目光终于再次停留在被冷落许久的书柜上,我终于回到了写作的怀抱。

幸运的是,我又在写作中感受到了久违的让人如痴如醉的魅力。经历数次碰撞后,写作已不再是“写”,而是“说”;是与读者的交流,更是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从字里行间能看到自己的成长痕迹,思想的变化,更能反思自身的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漫漫长路上,我能在写作的陪伴下,做一个有热情、有力量、有意思的人。

新生代简历

2010-2014年,师从诗人舒婷之子陈思学习写作;

2013年2月,作品《热》及《地下铁》入选教育专家田甜的著作《好妈妈给孩子好未来》;

2014年5月,荣获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摄影一等奖;

2015-2016年,连续两年荣获北大附中“文化魔方最佳新闻撰稿人”称号;

2016年,摄影作品《他与她》在首都博物馆展览。

郭星言习作

群像

北大附中初三 郭星言

指导教师 岳颖

地铁群像已是一个被用烂的题材。虽说烂大街,但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因为来来往往的旅客的行为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风貌与印记。

一位年近七十的老爷爷肩扛着一个不小的包裹,微微颤抖的手里捏着一张用铅笔写着北京南站地址的字条。他眯着眼睛,手指在地图上滑动着,很明显,他坐反了方向。旁边的阿姨及时提醒了他,老人连连道谢,直到下了车还一直在跟阿姨挥手,咧着嘴笑着。也许老人要回家了,或是要见亲人,回家的路不平坦,但只要有了方向,总会到家的。

旁边,一对普通的情侣,他们的肢体动作又好像不普通。极丰富的手语和夸张的口型,让我初步断定他们应该是一对聋哑人。我猜测着他们的对话内容,好像在说:“哎哟,你该刮胡子了!”“我觉得留着胡子挺好看的。”“(嫌弃……)对了,今天晚上吃啥?”“都行。就喜欢吃你做的饭。”相视而笑。我隔着五米远都能闻到一股小幸福的味道。也许我解读得完全不对,但看到他们满足的微笑,谁都会祝福他们吧。原来爱可以这样,无须过多的语言,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

远处传来令人烦躁的乐曲,循声走过去,发现是一个伪“乞丐”。再细看,这个乞丐在装可怜的套路中玩出了新花样——别致的“无耻”。只见他拄着两根拐杖,腿上十分马虎地套了一副假石膏,身背一个大音响,刻意的“衣衫褴褛”;右手却捧着一包瓜子,边嗑边讨钱,留下一路的瓜子皮……这身装备真是乞丐界的耻辱啊!我愤愤地想着。他走了过来,盯着我身旁大妈的孙子说:“哟!阿姨你这大孙子养得真好嘿!祝你孙子健健康康、福如东海、长命百岁、一生平安!”大妈尴尬着。“嘿,我都这么说了,你还不表示一下?”说着,乞丐摇了摇钱罐,满脸堆笑。大妈一脸嫌弃,把自己的孙子又抱紧了些,没有答话。乞丐翻了翻白眼,下了车。一走出站台便收起了拐杖,和健康人一样……

这只是地铁车厢群像中的几幅画面,我们可以窥见社会的“一斑”。有人说:“这是一个矛盾且纠结的世界。这是一个发展的同时也在退步的时代。这是一个公平又充满偏见的社会……”其实,每个人都在选择。选择生活、选择感情、选择方向。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周末随笔。地铁,展现生活百态的地方,小作者从中选择了三幅画面——“肩扛行李的老爷爷”“聋哑人情侣”“出卖尊严的伪乞丐”,有描写、有联想、有思考。于熟悉的地方发现不同,应该说,她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更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心。

(岳颖)

用兴趣去改变

北大附中初三 郭星言

指导教师 岳颖

吃饭睡觉做作业,默默接受了这样的乏味生活后,未承想,我居然与“摄影”这件高大上的事碰撞出火花,而且兴趣的火花越来越剧烈,如同化学反应般改变了我的生活。

“咔嚓——”取景框里記录下一棵孤独的大杨树、青黛色的天空,与偶然飞过的小鸟。我煞有介事地摆弄着相机,依靠仅有的审美眼光拍出了第一张“作品”。兴趣的种子从此萌发,带着零技巧与零经验,我开始追寻自然的脚步。我拍下了西藏雪山上佝偻着身子的野狗、广西丛林里交尾的蜻蜓、大连海滨众多飞翔的水鸟……兴趣引领着我翻山越岭,越来越接近自然。以前从未关注过的草木花鸟在我心中渐渐变得五彩缤纷,我的心跳与呼吸也随着它们一起改变。

“咔嚓——”取景框里记录下一对面对面的少男少女。他们的背后是两幅巨大的古老油画。画中的男女同样面对面,神色淡定,整幅画面因为黑白对比与左右对称而散发出低沉的情绪。在兴趣的鼓舞下,我决定用色彩与构图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布达拉宫的红白色块、冷暖分明的东京街头、人流涌动的十字路口……兴趣与思考支撑着我,道路两旁有无数安静孤独的角落,光影静物组合一改旧貌,随着视角的转变而翩跹起舞,散发着生活魅力。

“咔嚓——”取景框里记录下一位为反战而呐喊的日本妇女。她与同伴情绪激动地高举着自制的标语,身后紧跟着助威的老伴儿。路人表情各异,有的热血沸腾,有的冷眼旁观。这场面带给我巨大的震撼,令我心潮澎湃。这是“复杂社会的微观写照”,这才是我真正想记录的!在我的记忆胶片里,还有浅草寺捂嘴偷笑的穿和服的少女、车窗前疲惫忧郁的少年、依偎在一起听歌的环卫工夫妻……个人f青感在镜头前一览无余。每个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与悲喜。这时,单纯的兴趣渐渐变成渺小的使命感。这些兴趣与使命感让我从置身事外的路人变成一个无声的窥探者,从而引领着我学习更多的摄影技术,使照片里的故事主题与思想更加鲜明。这样,熙熙攘攘涌动着的,不再是黑压压的人群,而是一颗颗明亮的心。

小小的兴趣变成人生中的大热爱。从体验到思考再到理解,对摄影的兴趣爱好,让我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变得充满希望,充满惊喜与思考。

用兴趣去改变生活,收获的不仅是自然美景、社會经验、思想的火花,更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限时作文,题目是“用

去改变”。在40分钟的时间里,小作者迅速选材、立意、构思,一气呵成。文章采用摄影这一兴趣爱好,改变“乏味的生活”,“从体验到思考到理解”,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语言优美,内容貌似信手拈来,实则是生活积累的体现。有如此之兴趣才有如此之文章。

(岳颖)

一个安静炽热的灵魂

北大附中初三 郭星言

指导教师 岳颖

人们说,凡·高一生的关键词是:苦难。

还有两个月就到14岁的我,仍算是乳臭未干的年龄。我无法想象也不敢说自己理解的苦难。是身体折磨?精神枯竭?还是心理创伤?我体会不到,也没有资格侃侃而谈,反正我是非常羡慕且向往这位红头发大叔的一生。他在仅有的三十七年生命里找到了自己向往的事业,投入一切情感与精力,将肉体与灵魂一并交付出来,完完整整地燃烧一次,在不留遗憾的时候解脱。这样的道路没有多少人走过,更没有几个人走完。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想做的事,何谈悲惨?

什么?你说那是因为他是个疯子或天才?不不不,他只是失足掉落凡间的那个孩子,一个安静炽热的灵魂。

对我来说,凡·高只存在于字里行间,一位从未谋面的哲人,一个让我流泪的人。在阿尔勒的时候,孩子们一个劲儿地冲着他喊“伏热!伏热”时,一个曾经的“活耶稣”,将他精心布置的一切向孩子们砸去。瓶瓶罐罐等一切都粉碎了,连同最后一根神经。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幅画面:在红发大叔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悄悄流泪的孩子,他伸出豆芽一样的小胳膊对抗着全世界。当他即将倒下时,汹涌而来的岩浆湮没了他,吞噬了那些极度的虚伪冷漠与偏见。岩浆咕噜噜地翻滚着,映出老妪佝偻的身影、土豆氤氲的香气、缓缓融化的天空、向日葵的狂舞与怒吼、即将萌生果实的生命……

岩浆翻过爱情的刺痛、越过饥饿的仓皇、攀过贫穷的匮乏、跨过侮辱的沼泽……来到画布前。

在一片空白中,飞速挥舞的画笔里长出了一片黄色的森林,这里分成两条道路:一条弯曲却平缓,终点是幸福与和平;另一条笔直却坎坷,终点是财富与名利。凡·高哪一条都没选,他走了一条没人走过的路。那条路的终点,叫作生活。当他站在岔路口为丑陋干杯时,殊不知自己已经踏上了这条火红的道路。在哲学与艺术的制高点,插上了旗帜。

哪天我若有幸看到凡·高先生的真迹,估计会像电视剧里常见的桥段那样热泪盈眶吧。这绝对不是同情他经历的苦痛,也不是找到知音后的感慨,而是因为我从狂野的笔画、跳跃的色彩、起伏的空气中看到了那双眼睛,那双流动着火焰的眼睛。他直视着我,目光滚烫,从心脏到耳根。所有的器官开始抖动。盯着那火焰,岩浆涌进血液,波涛汹涌,热泪盈眶。

我从不敢说凡·高伟大。啥是伟大,我还搞不清楚。在我心里,他是一位渴望生活又无愧于生命的画家。一个纯粹的灵魂,被赋予了承载美的命运。

岩浆还在那里流淌,为看到那双眼睛的孩子们指引方向。

教师点评

后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人物凡·高,是我们最熟悉的画家之一,他的人生令人唏嘘,他的作品给我们力量。文章虽从凡·高“苦难”的人生起笔,却生发出“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想做的事,何谈悲惨”的思考,进而走进他的作品,从中汲取灵感,最后以“一个纯粹的灵魂,被赋予了承载美的命运”做结论。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凡·高的生活和作品中得出结论“一个安静炽热的灵魂”,思考如此独到深刻,可谓难得。

(岳颖)

又是一年银杏黄

北大附中初三 郭星言

指导教师 岳颖

北大附中,匿于大泥湾路,较之中关村各色大厦,楼宇皆素朴陈旧。然初人校门之人皆有惊艳之感,盖因满园之青葱少年,一路之亭亭银杏也。

乙未之秋,雾霾渐退,长天碧透,西山红遍,诚为京城极美之季。附中银杏又为极美之至美。秋风乍起,银杏初染金黄,叶叶皆如黄金嵌绿钻。及至仲秋,金色透染,大树威武如金甲大神,小株婀娜如金裳仙子。穿行于校园,宛如黄金天堂。寒起霜重,树叶飘零,覆小径,缀草坪,众少年挚爱此叶,俯身观之,片片温润无瑕,可谓无一叶不个性,无一叶不雕琢。拾而藏之,四时赏之,以银杏自励,此附中人一大乐事也。

附中银杏,始植于建校之初,泛六十余载,其中长者年过花甲矣。银杏树下毕业之附中人历经几代,数以千计,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然附中人梦中仍有银杏之美,胸中皆有银杏之品。又是一年银杏黄,吾辈同学少年,赏银杏之美时,岂能不以银杏自励乎?

教师点评

这也是一篇周末随笔,小作者选择用文言文表达,实属难得。文章起承转合清晰合理,景物描写句式整齐,情感抒发清新自然,对附中的喜爱溢于言表。“盖因……”“此……也”“岂能……”等文言句式的运用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无雕琢感,她的文言功底可见一斑。

(岳颖)

我看郭星言

她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少女,还有些孩子气。她长得很可爱,文字很细腻。

她的文章总让人觉得:“哇,这是什么?为什么她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她可以从凡·高那里展开想象;从苔藓那里生发思考;从绘画摄影中感受生活;从银杏叶上回忆过往……

欢迎大家走进她的内心小世界、她的精神家园。

——同学马卓

郭星言同学成绩优异,在班级里表现良好,连续两年担任班长,带领同学们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她脚踏实地,有强烈责任感,对人开朗热情,性格非常外向又阳光。她也乐于助人,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有疑难问题时,她总会耐心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作为我的同学和朋友,她一直是我的榜样。

——同学张怡然

对成长有益的也一定对写作有益。郭星言并不是最聪明、最爱钻研的孩子,许多才艺都浅尝辄止。作为家长,我们就因势利导。

郭星言有三个爱好。第一是爱看书,她什么书都看,喜欢的书就反复看很多遍。第二是爱旅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个寒暑假我们都尽可能地安排她去旅行或者参加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第三是热衷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上初中后,特别是作为北大附中博物社的骨干成员,她不错过任何大小活动,在活动中还培养了摄影和视频剪辑两个长期的爱好,重要的是,她与其他年级其他班的同学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从宏观上说,读书、旅行就是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社团活动主要是锻炼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读书是打基础,旅行是广见闻,活动是强体验。可以说,这些爱好开阔了她的视野,更积累了写作素材,也有助于增强作文的深度、厚度。虽然这些活动都不是为了写作而刻意安排的,却让她在写作方面有了意外收获。希望她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这些爱好,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味的人。

——郭星言的家长

郭星言同学性格开朗、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她擅长摄影和视频剪辑,乐于用镜头和文字表达思想。她的镜头总能捕捉到瞬间的感动,就像她的文字,总能撷取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班主任岳颖

猜你喜欢

银杏生活
活化石——银杏
银杏
银杏大道随想曲
论银杏的栽植
生活感悟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