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失之偏颇的对华报道
2017-08-22
美国《国会山报》8月20日文章,原题:媒体失之偏颇的中国报道只对富人权贵有利 一家大报本月发表由两名美国前情报官员撰写的抨击中国的专栏文章。文章称美国因“知识产权盗窃”每年损失6000亿美元,其中多数归因于中国。文章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数字明显离谱。知名新闻媒体通常要求作者提供其所用数字的依据,但这篇文章似乎没有。二、若数字真有鼻子有眼,那么其在知识产权方面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先说60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为何如此离谱。要知道,这相当于美国总出口额的逾1/4,约为美国所有公司税后利润的1/3多。真有人会认为,若美国公司拿到那些被窃知识产权的相关费用,他们的利润就会多1/3?
行业组织过去曾得出此类离奇数字。他们假定所有未经授权的产品都以在美国的零售价出售。这意味着若微软视窗操作系统和微软Office套装零售价为100美元,而在中国有1亿此类盗版软件在使用,那算起来就是100亿美元。但若这些使用者必须支付美国零售价,他们中谁还会购买呢?几乎没人。
对经济学原理稍有了解的人,显然都明白这点,那为何此类离谱的数字会堂而皇之登上一家大媒体呢?其中不难看到很严重的偏见。
实际上,试想,若发展中国家不必付那么多钱使用微软的软件和辉瑞的药品,那他们花在我们先进工业品上的钱是不是会多很多?另外,若我们能从所谓“盗窃”美国公司知识产权的中国厂家那里获得更便宜的太阳能板,那美国就会有更多安装太阳能板的工作岗位。
这里显然存在双重标准。但值得一问的是,若这个离谱的6000亿美元数字是真实的,那它又意味着什么?若我们的公司每年因知识产权被盗而损失这么多钱,那美国境内的专利、版权以及相关保护的总价值肯定至少是这个数字的三四倍。也就是说,约为1.8万亿美元到2.4万亿美元——而这些钱本应拿来激励创新和有创意的工作。
因此,即便媒体使用了真实数字,却忽视了我们知识产权政策的分配问题,那也是巨大失职。倘若抨击中国的这篇文章数字是真实的,那失职就更大了。媒体在这个领域的疏忽,恰恰服务了有钱有权者的利益。这绝不是负责任的报道。▲
(作者迪恩·贝克,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