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保姆和两个共和国元勋家庭的别样亲情
2017-08-22松竹阿友
文/松竹 阿友
百岁保姆和两个共和国元勋家庭的别样亲情
文/松竹 阿友
方忠义和儿时的陈正国
安徽桐城白马乡张村一栋极不显眼的农家小院,逢年过节,不时会有一位神秘北京来客不远千里,拎着大包小包前来探望一位百岁老人,他就是粟裕大将外孙、陈毅元帅之孙陈正国。这个普通农村老人不平凡,是为粟裕大将带大孩子的方忠义老人。老人落叶归根,她在北京带大的共和国缔造者后人们,念念不忘老人哺育之恩,总是择机专程前往小城探望老人,演绎出一段荡气回肠的人间至爱传奇。
村妇融入将门一家
42岁的桐城村妇方忠义由于做饭、洗衣等家务活干得顶呱呱,尤其能就地取材随时做出一桌无可挑剔的可口饭菜,成为当地主妇的楷模。1956年春,经人介绍又经层层政审,方忠义被送到北京雨儿胡同一座大院。上班第一天,工作人员告诉她:“你的工作是为首长及家人烧饭、洗衣、打扫卫生,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知道的不要知道。”联想到来京前一系列严格考察和培训,方忠义揣摩可能是到了重要领导家。很快她就知道,自己在为鼎鼎大名的“常胜将军”粟裕大将服务,更从工作人员口中,听到粟裕大将叱咤风云的传奇故事:他指挥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一生歼敌240多万,是中国历史上歼敌最多的将军,荣获新中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名列十大将之首……
一个原本为人帮佣的农村妇女,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官,方忠义刚到粟裕家,很是害怕,处处小心翼翼,生怕哪一点做不好。慢慢的,她发现首长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架子,特别第一次见面时,首长就张罗着让人给还没吃饭的方忠义下牛肉面,得知方忠义不吃牛羊肉,让人下了碗肉丝阳春面。这个细节令方忠义很感动,那么大的首长,居然还在这么件小事上关心自己。
刚来北京给首长带孩子,一到夜晚,方忠义就非常思念自己的孩子,常独自躲在被窝里抽泣。可是一进入工作状态,她就忘记思念,全身心做好每件家务。慢慢的,细心的方忠义发现首长生活很简单,将军早上喜欢喝豆浆吃馒头,因此方忠义早上5点就起来磨豆浆。中午和晚上也没什么要求,方忠义做什么将军吃什么。只是首长喜欢吃辣,方忠义一般在每道菜里放点辣椒。方忠义眼里,首长生活节俭,有时让人觉得根本不像首长。有时馒头吃剩了,将军留到下顿烤烤再吃。将军吃鱼时一般先吃中段,如果鱼头鱼尾没吃完,就让方忠义加点水,放到冰箱做成鱼冻吃。有时做菜锅里剩丁点油,将军也叮嘱大伙放点主食抹干净油星再吃掉。不光吃喝,首长穿着也节俭,衣服总要补几次。将军有套蓝灰卡其布便衣,是1949年7月首长兼任南京市政府领导,华东军区后勤部给做的。当时原本要给首长做套毛料便衣,首长坚决不同意,说刚进城就讲究穿着,这样要脱离群众。在首长坚持下,做了这套蓝灰卡其布便衣。首长这套衣服一直穿到北京,变成灰白色,快要磨透还舍不得丢,方忠义补过好几次。不仅外套简朴,将军的内裤、袜子烂了洞都舍不得扔,经方忠义左缝右补又坚持穿几年。
粟裕夫妇和小外孙陈正国
在将军家工作一段时间,方忠义渐渐放开手脚自由发挥了,因为首长从没批评过她,不对她的工作指手画脚。慢慢的,方忠义对首长也不那么拘谨害怕。晚上首长看电视,她就躲进自己房间听家乡黄梅戏。首长艰苦朴素的作风,勤俭节约的品质,让方忠义越发敬重。这样,方忠义为粟裕将军服务,经历敬畏到尊重再到家人般相处的转变。
方忠义在粟裕大将家工作近30年,陪伴将军时间很多,她的房间和将军房子有电铃相通,首长需要什么摁电铃喊她。将军外出专列上,唐山大地震防震棚里,方忠义都跟随服务。因此,将军不把方忠义当外人看。家人难得一起吃饭时,他总是喊上方忠义一同吃。他经常问方忠义家有什么困难,方忠义没提过什么要求。有次将军再次问到,方忠义提到女儿在家不放心。在将军帮助下,方忠义女儿很快在北京找了份工作。上世纪70年代后,粟裕大将身体不太好时常住院,但他一直喜欢方忠义做的饭菜。即使1984年去世前弥留之际,他还想尝尝方忠义做的汤,但当方忠义将做好的汤匆匆送到医院时,粟裕大将已永远闭上了眼睛。端着热腾腾的汤,方忠义不禁潸然泪下……
一顿家宴将帅结亲
方忠义被选派到粟裕大将家,除了为将军饮食起居服务,还有个重要任务是带粟裕将军之女粟惠宁。方忠义到将军家时,惠宁才5岁。从小就相依在一起,惠宁和方忠义特别亲。她甚至常对别人说:“我有两个妈妈,一个是我亲妈妈,一个就是方阿姨。”
这句话一点不为过,正是方忠义阿姨陪伴她走过天真的童年、欢乐的少年、有些波折的青年时代,与她一起分享其成长、成人、成家、成为人母过程中的悲欢喜乐。惠宁人生中两件大事,年迈的方忠义依然记得很清楚,一是惠宁“订婚”,一是惠宁恋爱。
1963年6月的一天,粟裕家来了位重要客人,粟裕大将尊敬的陈毅元帅。方忠义说,这是她第一次见到陈毅元帅,也是惟一一次。家宴是方忠义做的,陈毅吃得很香。得知饭菜是方忠义做的,连连点头夸赞。当听说方忠义是安徽人,还笑着说那是他战斗过的地方。席间陈毅对粟裕说,你的女儿不错,以后到我们家来吧。粟裕笑了,粟裕夫人楚青说:“那好,把你们小鲁给我们吧,给我做女婿好了。”大家都笑了。那次家宴小鲁不在场,惠宁也是正餐结束时赶回来的。后来,惠宁和小鲁的婚姻真成了,方忠义做的家宴成为实际上的“订婚宴”。
等到惠宁和小鲁正式谈恋爱,惠宁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方忠义,同时给了方忠义一个“任务”:“方阿姨,您一手带大了我,以后我的孩子也要您带哦。”方忠义当时就愉快答应了。1975年,惠宁和小鲁结婚,很快他们的儿子陈正国(小名“小果子”)出生了,方忠义践行承诺,来到陈小鲁家,照料起陈毅之孙“小果子”,当起方奶奶。说起小果子,方忠义兴奋异常,一口一个“我的小果子”,可见小果子在她心目中的位置。在方忠义记忆里,小果子和她很亲,开口说话就一直喊她方奶奶。小时候每天晚上都是方忠义带他睡,别人带都哭闹睡不着。小果子很乖,每到晚上方忠义喊他洗手时,小果子就知道奶奶催他睡了,便乖乖地洗手爬上床。小果子最喜欢吃蛋炒饭,可家里人怕他吃多油腻不给多吃,小果子总是偷偷找方奶奶给他做,有时看到家里人来了,就把蛋炒饭藏在抽屉里,等人走了再端出来吃。时间久被发现了,惠宁说奶奶这样会把小果子惯坏的。
年幼的小果子很听话会疼人。方奶奶和他一起外出,小家伙总让奶奶走在路牙里面,他走外面。奶奶问为什么这样安排,小果子说奶奶走里面,不会被车轧到呀。不经意的细节,瞬间感动得方忠义喉堵鼻酸,“小果子真懂事,奶奶没白疼你!”
方忠义自豪地评价她一手带大的小果子:“他没有一点高官后代的架子。有时候小朋友分苹果吃,我有些偏心,多分些给他,但他每次都把多的那份让给别人。初中时,小果子读的是北京最有名的八中,考高中时却出人意料地报考工艺美术学校,因为他喜欢画画,比较有主见,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发挥自己特长。他谦虚地说,“虽然爷爷是开国元勋,但我是我,路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
别样亲情浓烈延续
让方忠义欣慰的是,她对小果子的疼爱没白费。不管他在国内念书,还是留学日本,直至自己开公司,有了自己儿女,小果子都没有忘记“方奶奶”。他每年都要打几通电话问候方奶奶,问问她的身体,有没有什么事需要他做?他每年要给方奶奶汇款,有时五千,有时六千,嘱咐老人改善生活。等他有了儿子小麒麒,孩子大一点,他就将孩子照片寄来,让方奶奶分享“曾孙”成长的快乐。前些年,小果子专门来桐城看望老人,和老人合影散步,陪奶奶聊天。
2014年9月19日10时,桐城市白马乡张村迎来一拨特殊客人,陈毅之子陈小鲁、粟裕之女粟惠宁携小果子专程从北京来给方奶奶百岁诞辰拜寿!得知尊贵的北京客人要来,多年未见的方奶奶激动得失眠了。次日老人穿戴一新,早早在村口风雨中等候。见到小果子一家踏着泥泞,高喊着出现在村口向她挥手时,老人颤巍巍向前挪动几步,紧紧抱住小果子老泪纵横。小果子则捧起奶奶满是纵横沟壑的手让她来回摩挲自己的脸,重复着每次见到方奶奶那句话:“您永远是我的方奶奶!”一旁的村中父老目睹此景唏嘘不已……陈正国显得轻车熟路,径直走进方奶奶卧室,放好带来的大包小包茶叶及保健品,并为老人披上条纱巾,“奶奶,这是我出差时捎的,您披上果然年轻20岁!”方奶奶显得很激动,连声唠叨:千里迢迢能来看奶奶就知足了,下回小果子绝不可再糟蹋钱!随后进屋的粟惠宁与陈小鲁,也关怀备至地问起老人的起居健康状况,嘱咐老人切切保重身体,争取活到200岁。方奶奶和惠宁相互挽扶着坐下,谈笑风生地追忆起在北京生活30载,亲情浓浓连绵60载难忘岁月河流中朵朵晶莹浪花……看到奶奶精神气色俱佳,生活安康幸福,惠宁一家彻底放心。方奶奶欢声笑语中,总不忘握着倚靠在旁小果子的手,不时满眼慈爱地抚摸轻拍,还吩咐家人取来小麒麒的照片仔细端详。
当晚,小果子把这次祝寿场景,现场氛围照片挂上微博,让方奶奶认识的许多他儿时小伙伴,一起感受他们“祖孙”重聚的天伦之乐,陈正国还在微博上无限深情写下感人至深的祝福:“方忠义老奶奶,60年前您到我们家,带大了我母亲带大了我!您的勤俭质朴善良伴随我的成长。今年您99岁了,看到您如此精神让我安心放心。虽不能在您身边尽孝,但愿尽点微薄之力,祝您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实际上,方忠义老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退休,享受部队退休人员待遇。当时惠宁一家坚持让已经72岁的她在北京家中养老,但老人故土难离,依依离别先回到合肥,后又回到桐城老家安度晚年,但她的情感寄托仍然停留在北京雨儿胡同,仍然心念关心她的老首长,她一手带大的惠宁、小果子。在她走动方便时,每年要去北京惠宁家住上一段时间,像走亲戚一样拉拉家常,说说心里话。
岁月悄悄流逝,这份超越血缘跨越60载来自红门的醇厚亲情依旧浓烈延续。而今,方忠义老人的孙子在北京经商期间得到小果子等人鼎力支持,事业已经小有成就。无论世事变迁,无论荣华卑微,但这份撼人心魄坚如磐石的磅礴大爱,已流淌在每个人的生命河流中……
粟惠宁(左)和陈正国(右)看望方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