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听说的精准扶贫
2017-08-22李玉霞
□ 李玉霞
笔者的老家在鄂西的一个小村庄。今年回家和以往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在笔者过去生活的村小组里,原本有11户村民,现在只剩下6户。
一场搬迁安置引发的误解和担忧
牢记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搬迁不仅仅是换个地方居住那么简单。
去年夏天,全国普降大雨,笔者的老家也没能幸免,农田被冲毁,房子也不同程度受损,当地政府开始说会对受灾群众进行搬迁安置,但是之后此事不了了之。结果,没过多久又是一场大雨,原本的受灾农户更是担心。
最终,村里一位高中教师联合几个村民说要“告”几位他们口中“不得力”的村干部。也许这一行动给了几位村干部压力,没过几天村委会主任陪着镇党委书记来到村里,召集村民商量搬迁事宜。
当时提出的搬迁条件是,农民每户预付10000元,政府给农户另寻址建房;建筑面积以每人25平方米为标准,封顶125平方米。房子的户型由政府提供,建成5年后农户可根据需要自行加层。新房建成,农民搬迁的时候必须把现在的房子恢复地貌,不拆掉老房子的不返还预付的10000元押金。
对这个条件,村民出现了分歧,有些人认为10000元买一块地皮十分划算,赞同搬迁并签了搬迁协议,但是一些四世同堂,三代同堂的农户觉得户型太小不够住。而且在平时依靠土地生存的老人考虑到在新的地方没有土地,生活无以为继,也坚决不同意搬迁。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灾民搬迁安置,而邻居认为这是地方政府借助受灾这个理由进行的精准扶贫安置。
邻居伯伯一谈到那次开会的种种情形就义愤填膺。自家和家中的老人不在一个户口本上,他们希望能保住这里的房子,提出能否自己搬走,老人留在这里。村委会主任当时就否决这种提议,并扬言,不搬,到时这里的水电路都不解决,再出现任何问题就不要找政府。
“我只能说我不找你,不能说我们没资格找政府,我始终是中国公民,政府代表人民利益,我为何不能找政府。”邻居伯伯反驳道。
几经波折,最终这个曾经热闹的村小组只剩下了6户人家,当时村里让决定不搬迁的农户派代表签字。一位李姓爷爷说,当时的几次会议给他的感觉就是政府特别希望他们搬迁,并要求每户都必须搬迁。最终政府通过其他渠道凑够了搬迁户数,拿到了这个搬迁项目。
现在,剩下的6户对以后都忐忑不安。在闲聊中,每个人都提到自己的担忧,一是房屋建成之后,是否会真的按照政策要求实施,即所谓“拆旧房住新房”;二是农民没有固定工资,离开了土地怎么生活;三是到时没按政策实施搬迁安置的群众,怎么解决他们的愤懑之气。
被调侃的结对帮扶
现在实施精准扶贫项目要求“一对一帮扶”,笔者老家的这个村小组有3户贫困户。这3户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一个在读大学生”。
其中一户是县水利水产局一位领导的帮扶对象。据这户贫困户说当时这位领导简单地填写了一堆文件,拍了几张合影,还特地交代了几句话:“要是县里来检查,你就说我们一月来一次实地调查。”但实际上,该领导直到现在一共只来过两次。
把政策讲透,农民并非不可理喻。
而他们谈到邻县的情况,同样是精准扶贫的一对一帮扶,邻县就是有人资助上大学的所有费用,基层领导会来教一些实用的种植技术,带来一些实际项目。
他们说:“我们县里下来教种植技术,上了一天课,只得到了一桶方便面和一把剪绿植的剪刀”。t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
短评
民众需要有足够智慧的指导
农民希望不离开自己的土地生活,即使是离开了自己的土地,他们也希望还能“走回来”。在这个主要靠“打工经济”维持生计的村小组,年轻人常年在外,留在家里的老人本来依靠小栽小种就能维持生活,但现在他们面临的是一切都需要花钱。这让没有收入的老人日后怎么生活?
基层政府如果不能从实际出发,联系农户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工作,最终只能是“收效甚微”。说到底,扶贫工作靠的是中央主导、地方执行、百姓受益,是典型的委托代理行为。中央、地方、百姓三者在扶贫工作中不应该是简单的上级与下级、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共生”的关系,尤其是地方干部与百姓要有更多的信任,干部谨言慎行,说话执行得当,而民众则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指导自己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