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美学视角下的王光祈音乐美学思想中的“谐和主义”
2017-08-21杨倩云
【摘 要】 王光祈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为“谐和主义”,起源于孔子的“礼乐”观。王光祈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音乐的“谐和”作用:个人内心谐和;与社会谐和;与自然谐和。王光祈将音乐的“谐和”作用升华为对人生的改造,将艺术的“伦理作用”变为“美术作用”,将艺术品鉴和人生品鉴相融合;同时肯定了音乐表达情感的作用,提倡“美感”和“善心”并重,以情蕴真含善,真善美相贯通。其“音乐救国”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整个人生的“谐和”并不断发扬中华民族的“谐和态度”。
【关键词】 王光祈 人生论美学 谐和
一
“音乐” 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是在《吕氏春秋·大乐》中,“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1王光祈则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位完全以音乐学研究为主要目标的学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个音乐学家,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学奠基人之一。
王光祈美学思想中的“谐和主义”2,主要起源于孔子的“礼乐复兴”思想,之后实践于“少年中国学会”,但未能长久,开始试图寻找一条新的道路来拯救当时混乱的中国社会,于是他将未完成的“少年中国”的梦想付诸于音乐当中,试图用音乐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改变社会的形态的目的。他对于中西方的音乐发展进程做了详细的梳理,结合中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把音乐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谈音乐对于人生的改造作用,其思想的核心就是“谐和”,构建艺术化的人生,这一观点联系扎根于中国哲学的人生情怀和中华文化的诗性情韵的人生论美学。王光祈“音乐救国”的思想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谐和、人生谐和,世俗生活和艺术生活的浑然谐和,艺术品鉴与人生品鉴相交融,体现了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真善美相贯通的人生美学精神,凸显了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独特神韵。3
二
王光祈提出发扬“谐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之道,“谐和”是中华民族的特性,即民族性。和谐是人的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应处于协调,恰到好处的一种状态,而和谐人生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在我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体现出这一人生理念。“假如没有音乐这样东西,中国人简直将不知道应该怎样生活。”4 ““因此之故,音乐一物,在吾国文化中,遂占极重要之位置,实与全部人生具有密切关系。”5王光祈将人生的“谐和”分为了三个层次,首先是对于个人内心谐和,其次对于社会谐和,再其次对于自然谐和。
个人内心谐和“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王光祈说我们的孔夫子,很懂得“谐和”的妙用,他的全部学说都建筑在音乐上面,通过音乐的“谐和”作用,将人类自私自利明争暗夺的习性都软化了。王光祈肯定了音乐对人类情感“谐和”的作用。音乐的情感特质在《乐记》有十分精辟的论述:“凡音之起,有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城文,谓之音。”6儒家以人为本,认为音乐的根本为“人声”,音乐是“人心之感于物”。人心受到了客观现实的感动,便产生的音乐,这种心物关系是人独有的。王光祈指出中国近代陶养人们感情的艺术作品颇不多觑,而人类的精神作用,除理智之外,尚有感情意志两种,极为重要。7因此王光祈极为看重音乐对人内心的“谐和”作用,将中华民族的“谐和态度”发扬光大。人的心物感应产生了音乐,就是为了表达情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8这都说明音乐离不开情感,“乐者,心之动也”,这心动产生的情感声音按一定的规律形式表现出来,就成了音乐。正因为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所以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音乐。王光祈说人们情感的发挥,极丰富活泼,但音乐表现的情感,不是无限制的一切欲望,不能“专靠感情用事”,要把感情纳入理性的规范。王光祈继承了儒家情理适中,符合人情的礼乐观,因此音乐对个人内心的“谐和”来自两方面,一方面“礼”是外面行动的一种节制,另一方面“乐”便是内心生活的一种谐和。王光祈特别强调了音律节奏的重要性,音乐之所以能够使人心旷神怡,就是因为其中音节谐和的缘故。王光祈将人们的生活行动比作了一种节奏,我们所遵循的礼法,是我们内心谐和生活之一种节奏,行动之所以要节制,是由于人们内心情感谐和的要求。“内心谐和生活,好比一种音调,外面合礼行动,好比一种节奏。所有外面抑扬疾徐,都是依照内部谐和需要。”只有音调和节奏相互协调,才有动听的乐音。假如一种礼法不近人情,不符合我们内心谐和生活的需要,社会秩序将纷如乱丝,人心风气将日趋于下,我们内心的情感便不会舒畅。因此能“谐和”人心的音乐既要合乎人情,又要不失礼仪。“合情者,乐之和于内,所以救其离之失;饰貌者,礼之检于外,所以救其流之失。”9这样的人生才情理相继,谐和舒心。
与社会谐和 既然音乐是人心理情感的外在表现,而人不是孤立的个体,是置身于社会结构中的,音乐同样也是社会结构形态变化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政治的和谐和文化的繁荣,起到谐和社会的作用。王光祈也说到“以乐治国”并非中国人独得之奇,古希腊时期的美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矣尝有此理想,有所谓“音乐伦理者”,欲利用音乐力量,以提高国民道德。当时正在德国留学的王光祈深受德国人民活泼的精神气概感染,音乐是德国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物,但心系祖国的王光祈对当时没有生机的中国充满担忧。王光祈始终强调音乐在人们生活中重要之位置,与我们的全部人生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了艺术,没有了审美,“中国人虽在青年,亦无不面有菜色”。人生变成了“枯燥的人生”,“残酷的人生”,“凄凉的人生”,由此激发了王光祈“音乐救国”的理想:“吾人如欲扫除中国下等游戏,代以高尚娱乐,廓清残杀阴氛,化为和平祥气,唤起将死民族,与以活泼生机,促醒相仇世界,归于大同幸福,舍音乐其莫由。”“唤醒民族改良社会之道奈何,曰自恐乐复兴始。”10我国传统音乐美学从以“和”为美的理念出发,从不同方面都反映着人类社会的谐和思想,影响深远的“礼乐”思想认为音乐的本质是情感,但情感若不加节制就会乱,为了使社会和谐,音乐所起的审美功能应该是团结社会,而不是扰乱民心,分离社会,即“安善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王光祈希望中国能产生一种可以代表“中华民族性”,即“谐和”精神的国乐。这种国乐的责任,就在将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谐和态度”表现出来,使一般民众听了,无不手舞足蹈,立志向上。儒家“礼乐”思想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巩固君主的统治,所以其中夸大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因此王光祈“音乐救国”的梦想显得过于理想化。但是其追求谐和人生、谐和社会的理想是值得我们发扬的,秉承了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是关注现实关怀的人生美学。王光祈和中国现代其他美学家一样,都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基和坚实的民族立场,批判传承了以儒道释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以人生为中心、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体验方法等,同时吸纳了西方美学情感独立、审美自律等核心理念和思辨、逻辑、科学的方法形态,与当时迫切的社会改造、人格提升、人性涵育的现实需求相结合11,形成了其独特的“谐和主义”审美精神。
与自然谐和 音乐源于人的心物感应,心是人们内心的情感,物便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王光祈在论述东西方音乐审美差异时谈到,“东方恬淡而多情,故其发为音乐也,颇尚清逸缠绵,吾人每闻中国音乐,则多高山流水之思”12,而华丽壮阔的西方音乐常有富贵功名之感,代表一种城市文化,那平和恬淡,宁静悠远的东方音乐则代表自然山林文化。我国古代美学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吕氏春秋·大乐》中说道:“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萌芽始震,凝寒以形。……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太一”就是自然万物按一定的规律和谐有序地运动。《乐记》中也将音乐的作用扩大到了天地宇宙:“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日月交替,四时代兴,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音乐的谐和之声就是对自然谐和之声的反映。老庄认为最理想的美便是自然之美,自然界的乐声本就是“天籁”之音。“天人合一”是在个人内心谐和、与社会谐和后的最终理想,将音乐审美升华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王光祈也说:“乐者也,小而言之,则为陶养人性灵之具,大而言之,则为散布人类和平之使。”13音乐应该平衡人内心的生活,修身养性,舒畅感情,远离功名,寄情于自然,化万物为活泼生机,和平祥气,这正是将审美无功利性和情感的审美意识转换成了对人生意义,生命启示的思考,从艺术品鉴升华为对人生的品鉴,是为人生的艺术,实现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
王光祈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归结于一种“谐和态度”,王光祈强调音乐的作用在于“谐和”个人内心以至自然宇宙的生命。音乐之中含有的“美感”,不仅是单纯地鉴赏,更是对生命于与生存的切入,也是达知通意美情的生命化育与诗意升华。14
王光祈不仅关注音乐的“美感”,同时也强调了音乐的“善”:“一首善的乐曲一定能使人平静,而不是刺激人们的神经。”王光祈以舜帝的音乐为例,被孔夫子称为“尽美矣,又尽善也”,以致孔夫子听后三月而不知肉味。王光祈指出的音乐的“谐和”作用的根本就在于音乐要感动人们的“善心”。人的气质精神有善和恶,那么音乐的声音也有奸和正。音乐能“谐和”的要求应当是“善”,这样的音乐,才能“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由此,王光祈提出应兼重“善”“美”两面,偏重一方的音乐势将“天然淘汰”。音乐来自人内心情感与外物的感应,“善心”产生“美”的音乐,来培养人的品德修养,陶养人的审美情趣,最终指向人的现实生存和生命,以情蕴真含善,真善美相贯通,整个人生都处于一种“谐和”的状态,这是一种“美化”的人生,“艺术化的”人生。
三
王光祈音乐美学思想中的“谐和主义”,是将艺术从“伦理作用”变为“美术作用”。正如梁启超所倡言的“人类固然不能个个都做供给美术的 ‘美术家,然而不可不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 ‘美术人”15,说明艺术审美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将艺术的“情感”和生命实践相交融。丰子恺也说“把创作艺术、鉴赏艺术的态度应用在人生中,即教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出艺术的情味”16,这和王光祈提出的音乐的“谐和作用”殊途同归。音乐的“谐和”作用即艺术的“美术作用”,其最高的境界就是实现“人生的艺术化”。王光祈美学思想中的“谐和主义”扎根于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真善美相贯通的人生美学精神。发扬中国民族的“谐和”精神是其毕生的理想,这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审美精神,其远功利追求“谐和”人生的旨向勾连了美学理论、艺术实践、审美生存的贯通,凸显了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独特神韵。17
艺术创作是面向大众的,美育的对象也是广大民众,艺术鉴赏和生活体验相互融合。艺术审美在生活中的实践,其目的就是为生命的诗化,淡泊有限的声名功利,追求无限的诗性和自由,在审美中得到内心的宁静,将世俗的眼光转变为艺术的眼光,最终达到人与天地万物的“谐和”。
【参考文献】
[1] 张双棣,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2][4][5][7][10][12][13] 王光祈,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3][11][14][17] 金雅,聶振斌,论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论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0-14.
[6] [8] 贾德永,礼记·孝经注译[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3:159.
[9] 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论稿[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245..
[15]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 中华书局,1994 (5):22.
[16] 丰子恺,丰子恺文集第 2 卷[M],杭州: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226.
作者简介:杨倩云(1993-08月-28日)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