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创新源于兼并重组?基于我国上市国企的实证研究

2017-08-21许路

大经贸 2017年7期

【摘 要】 本文以2005~2016年中国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用样本企业的研发强度作为解释变量,用企业规模、托宾Q等重点财务指标作为控制变量,采用零膨胀负二项模型,检验了兼并重组与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国企兼并重组与研发强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上市国企研发创新力的提高促进其进行兼并重组,而非完全通过兼并重组获取技术优势的方式提高创新力。

【关键词】 上市国有企业 兼并重组 研发强度 零膨胀负二项模型

一、引文

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動力。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其创新力的提升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一直以来,国企都被贴着创新能力低的标签,兼并重组则被认为是国企提高创新力的主要途径。特别近几年来,我国国企通过兼并重组,尤其是跨国并购来提高创新力的消息频频见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国有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兼并重组与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企业一般通过两种途径获得技术创新:一是自身研究开发,即技术内生;二是通过兼并重组,获取其他公司的研究成果,即技术外生。而技术内生与兼并行为有三种可能的关系:第一种是正向相关,即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促使企业扩张规模,进行兼并重组;第二种是负向相关,即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技术创新;第三种是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目前国内对企业兼并重组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仅有包晨晨等(2016)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企业技术内生与兼并重组是正相关的关系。不过,对于国企创新问题的研究则较为丰富。李婧(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在科技创新上的资助会对国企的技术创新带来显著的负向影响;杨治等(2015)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发现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

国内现有的文献为我们提高了丰富的思路和理论工具,但对国企兼并重组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是对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本文的研究贡献可能在于:第一,本文首次采用中国上市国有企业数据研究国企兼并重组与研发创新的关系,为政府深化国企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第二,已有文献大多采用行业层面的数据,而本文采用了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并根据数据零值较多的特点,运用零膨胀负二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二、数据与变量

本文以国泰安经济金融数据库(CSMAR)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研究数据库中2005~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兼并重组数据为样本,并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筛选:(1)重组交易已完成;(2)兼并方为A股上市国企,国企的选取标准为国有资本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3)选取八种兼并重组分类(资产收购、资产剥离、资产置换、吸收合并、债务重组、股份回购、要约收购、股权转让)中的资产收购、吸收合并、要约收购三种兼并重组类别的样本;(4)依据兼并重组过程中各方交易地位,只保留买方的数据。

变量方面,以企业在一年内发生兼并重组的次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企业研发强度作为解释变量,企业规模、托宾Q、资本密集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流量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可持续的增长率、行业分类作为控制变量。

三、计量分析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兼并重组次数为计数变量,共有14536个,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61.8%的观测值为0,其分布明显呈右偏态分布,并且均值小于其标准差(0.6827<1.2501),可能存在过离散分布的情况。因此,本文采用零膨胀负二项模型(ZINB)来分析企业兼并重组次数的各影响因素。

通过stata运算得到的结果显示:1、兼并重组与研发强度相关性显著且为正,表明我国上市国企的研发强度越高,更愿意采取兼并重组的策略。所以,我国上市国企的兼并方式是技术内生型,即自身通过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力,促使企业产生进行扩张和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从而进行兼并重组。2、企业规模系数、托宾Q、可持续增长率的系数都具有正的显著性,这说明公司的规模越大、价值越高、良好的发展前景都会促进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行为。而资本密集度、经营活动净流量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不显著,表明这三者对企业兼并重组的影响很小。3、零膨胀泊松模型的vuong值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零膨胀负二项模型比负二项回归模型效果更好。所以,本文样本采用零膨胀泊松模型进行分析更为可靠。

五、结论与讨论

由实证分析可知,我国上市国企的兼并重组属于技术内生型,而非技术外生型,即国企更可能是依靠研发投入所形成的技术优势来产生兼并重组行为。这样的结果,可能会与国企长久以来的“创新能力低”、“效率低”的形象有很大出入。然而事实上,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在资金、人力、物力、政策扶持等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从实力上来看其进行研发创新的难度要小得多。同时,很多国有企业承担了许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坚任务,比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技术积累十分雄厚,从而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以上结论,可为政府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如上文所言,国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其创新力的增强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不可或缺。因此,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经济新常态中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包晨晨, 于思淼. 企业兼并重组来源于技术内生?——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经济体制改革, 2016(5):184-189.

[2] 李婧. 政府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一个基于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比较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3, 25(3):18-24.

[3] 杨治, 闫泽斌, 余林徽,等. 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J]. 科研管理, 2015, 36(4):82-90.

作者简介:许路(1989-11),男,贵州六盘水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2016级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