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

2017-08-21姚红亮

魅力中国 2017年22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

姚红亮

摘 要:针对把场址选择在边坡上的农村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供类似把安置点场址选择在边坡或较陡地段上的居民点规划设计做参考

关键词:农村集中安置点;边坡场址;规划设计

一、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工程涉及用地区域也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涉及移民征地方面相对复杂,按照国家针对移民项目工程的“先移民,后建设”的政策要求,项目工程中凡涉及到移民安置项目的,必须在整个项目开工前完成移民搬迁安置建设,而涉及移民征地方面的规划设计的合理性程度,直接关系到移民对安置点搬迁工作的认可性,规划设计的合理、合法和合规,将为减少项目建设与移民间的矛盾打下基础,同时将间接影响移民项目的顺利实施,移民工作的顺利实施完成,也是整个项目工程能否顺利开工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建设征地涉及的农村集中安置点的选址,常因用地紧张、地理位置及移民意愿等原因,场地选址确定的位置会出现在边坡上,甚至较陡的边坡,导致相对一般的场地规划设计增加较大难度。本篇通过安置于边坡上的农村集中安置点具体规划设计,阐述规划设计有關原则、标准、规划设计具体内容、步骤和设计参数等,供类似建设在山坡上的居民点规划设计做参考。

二、安置点规划设计方案

(一)规划原则

1.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相衔接。

2.集中安置点需依法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移民居民点选址应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生态、节约用地、经济合理的原则。

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优先解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5.以人为本,体现移民意愿,切实维护移民群众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6.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的方针。

(二)安置标准

1.居民点用地标准

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按照《镇规划标准》(GB 50188)的规定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按80m2/人。

2.道路标准

本规划居民点人口在100人以下,居民点内部支路红线宽度为10m,车行道宽度为6m;巷道车行道宽度为3.5m;宅前路宽度为2m。以上居民点内部道路均为混凝土路面。

3.用水标准

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 310-2004),综合考虑农村居民人均综合用水标准,用水标准确定为人均综合用水量190L/(人·d)。

4.用电标准

根据移民户的典型调查分析,结合《关于转发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村典型供电模式(试行)〉的通知》(川电农电〔2007〕112号)的有关要求,以及目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分析,移民生活用电标准确定为4kW/户。

(三)总体规划布置

该场地地貌类型属丘陵地貌,微地貌为斜坡,场地内地面高程为360m~396m,最大高差约36m,地势总体上呈北东高南西低,地形坡度为10°~20°,局部坡度为25°。

拟搬迁安置人口为11户42人,建设征地场址总面积为6.01亩,因居民点地形较陡,且场地较窄,规划方案充分尊重移民风俗等习惯,同时为解决居民建房及出行的便利性,新址场地分为三个地块进行布置,分别为A区、B区、C区三个,其中A区用地面积为2679 m2、B区用地面积为247 m2、C区用地面积为1081m2。

场地平整后,A区北侧、东侧、B区北侧、东侧和C区北侧将形成人工开挖边坡。边坡开挖后坡面应进行支护,并做好边坡的截、排水措施。清除场地及上方不稳定的孤石、块石,清除B区场地临时堆放的砂砾卵石料填土,A区南侧和C区南侧将形成填土边坡,采用挡土墙支护处理。

因本规划属移民安置点,为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楼间距按1:1以上的日照间距控制。

(四)居民点内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1.竖向设计及场地平整

规划区场地采用台地式,在满足自然排水以及道路纵坡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挖方。整个场地的排水以自西北向东南为主,道路最大坡度0.94%,最小坡度0.7%。ABC区根据地形场平分三区,A区的第一级台阶的场地设计高程为371.00m,最低设计高程为371.50m;第二级台阶的场地最高设计高程为378.20m,最低设计高程为377.50m;B区场地设计高程为369.00m;C区场地设计高程为365.00m;场地的地块高程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室内设计标高比室外设计标高高0.15m。分别在各级台阶的房前屋后设立挡土墙进行挡护,顶部设置防护栏防护。根据地质情况场地内不同的高度选用适宜的挡土墙形式。

2.道路规划设计

结合场地现状路网,在每排房屋规划设置出入口,小区内的道路宽度分别是4m,房前规划设置铺砖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1~2m。

3.给水规划设计

设计供水水量主要由一下几部分组成:综合生活用水量、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水量和消防用水等。按照有关标准综合生活用水量采用190L/d·人;

4.排水规划设计

居民点规划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室外管道汇集到化粪池一级处理,再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经处理合格达标就近排入天然水体,该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污水管道管径均为DN300,管道平均覆土深度为0.7m。出户管采用DN200埋地波纹缠绕管排到污水总管后再统一排到化粪池。

5.供电规划设计

住宅用电标准为每户4kW,移民安置建筑居民点为三类普通住宅建筑,负荷等级为三级负荷,住宅用电计算负荷为48kW,地埋式一体污水处理设备一台3kW,负荷总计 51kW。

三、结论

从上述整个农村集中安置点的规划设计过程看,对于场址选择在边坡,特别是较陡边坡上的集中安置点,场地平整及支护是关键点,可通过设置分区块,并设置合理坡度进行场地平整,这样有利于居民建房和道路和排水设置,对于各区块间高差部分可以通过挡土墙支护处理,优点既能节约用地,也能起到安全保护措施,缺点是通过加设挡土墙,增加工程量,总投资将相对增加。

参考文献:

[1] DL/T 5378-2007,水电工程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

[2] GB50188-2007,镇规划标准[S].

[3] 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S].

[4] 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5] SL310-200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的设计与实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提升榆林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实现林业健康稳定生产
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原则及方法研究
论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