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2017-08-21陈文波杨文耀

科技视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陈文波 杨文耀

【摘 要】本文针对非电类学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实际一线教学的经验,从课程内容、课程实验、网络平台利用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学方法, 以期探索出适合非电类专业学生《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非电类专业;教学方法

0 前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求其具有动手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1-2]。重庆文理学院定位是一所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工与电子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很多专业中开展。课程一方面以典型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为背景来组织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电子电路及电子元器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课程体系理顺了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基本要求與新技术掌握之间的关系。该门课程要求掌握常见的门电路特点、模拟电子器件原理及电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电工专业人才。同时,随着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科间的界线越来越不明显。《电工与电子技术》也在许多非电类专业担当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例如: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制药工程等非电类课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实践环节,进一步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具备故障排除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让非电类专业的学生学好《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很有必要。所以,探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 教学问题及分析

《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包含了三大板块:一是电路分析部分:这部分主要侧重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正弦交流电路,这些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物理学的知识和高等数学的基础;二是模拟电路部分:该部分着重学习半导体电路基础和放大电路。这些知识点对于是全新的,完全没有相应的概念,所以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三是数字电路。课程内容非常多、知识点也非常多。对于电类学生这三个模块分别是三门课程,总学时超过200。然而,对于非电类专业的学生,这门课程只有短短的48学时,同时,非电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本身就不高,学生提不起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由于本门课程前后内容衔接紧密,前期没有学懂,后面就更难跟上学习进度及学习节奏。从而,引发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惧学现象。加之该门课程还需要物理学、高数等基础知识,学生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的储备,学生基础较差,接受新事物慢。所以本门课程对于非电类专业的难度也是非常之大。

2 教学方法探索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结合自身一线教学工作经验,总结如下教学策略与方法。

2.1 重新整合教材相应内容,精简知识结构降低学习难度

非电类学生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学时为48学时。其中,16学时为实验课程,32学时为理论课程。要想用32个学时去讲一个包含200个学时的课程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精简,要针对非电类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需求去设计教学内容。

首先,电路分析部分:该部分涉及到较多的基本概念以及定理定律,如果把时间花在原理,定理的推导上会得不偿失。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主要解相应的分析方法。至于涉及到具体的计算更应该弱化。课程中的公式推导要一带而过,直接给出公式;其次,模拟电路部分:内在的物理过程不必过分深究,学生听起来也乏力,兴趣也不大。所以,该部分内容应简化元器件内部电子、空穴具体的传输过程(如:三极管),重点强调器件的外部特性的应用,从而简化教材内容、以便于学生理解、应用;第三,数字电路部分:这部分内容对于非电类学生是全新的,也比较抽象,接受起来非常困难。数字电路关注的是输入输出的逻辑关系。因此,逻辑基础是关键。同时,配以相应动画、视频等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另外,在知识结构上要不断梳理逻辑线,串联各个知识点。让学生 “跳出来”看待各个知识点的全貌[3]。

2.2 重视实验,反哺理论课堂

《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配有相应的实验课程,总共16学时。实验项目10选5。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选取的相对应的实验项目,学生通过实验课的具体操作,从而巩固相应知识点。大多学生对于动手操作的比较感兴趣,通过实验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具备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检查与排除电路故障、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分析误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另外,通过实验的积极参与,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解决非电类专业学生对《电工与电子技术》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从而,反哺理论课堂教学。

2.3 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利用

学校在内网上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相关资料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以查阅、复习相关知识点。另外,网络教学平台还可以积极与学生交互,出练习题、答疑,及时反馈《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学效果。作为一门开设较为广泛的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优秀课件、精品课程视频、精品实验操作视频等在网上也可轻松获取。教师下载这些资源,针对重难点精心筛选整理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与学生分享。通过期末考核激励的方式,促进学生观看、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3 总结

笔者结合自身一线教学经验,探讨了通过整合教材内容、精简知识结构降低学习难度,结合实验反哺理论课堂、网络资源及平台利用三个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实践证实,效果良好。更多的教学方法,需要一线教学人员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吕小莲,林植慧,吴卫明,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 大学教育,2016(7):23-25.

[2]孙泽平,漆新贵,何万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3,1(1):54-58.

[3]谢守勇.《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改探析[J].教师教育学报,2007,5(4):168-170.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