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NA复制的酶学机理

2017-08-20胡雪峰

生物学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异构酶单链双链

林 权 胡雪峰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州 350108)

DNA复制分为解螺旋、合成新链、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三个主要步骤,每个步骤对应着更为复杂的过程,这些过程均需要酶的催化。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中简单介绍了DNA复制的过程,本文结合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内容,在DNA复制流程的基础上,介绍相关酶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1 DNA解旋酶作用氢键解开DNA双链

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的两条单链区域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的S期。DNA分子为反向平行双螺旋结构,复制起始需在复制起始识别蛋白和DNA解旋酶共同作用下打开DNA双链片段,为后续新链的合成提供模板。

解旋酶是指利用ATP水解获得能量打开氢键解开双链DNA,并附着于DNA分子上沿一定方向移动的一类酶。复制起始识别蛋白识别复制起点,随后环状结构的解旋酶围绕在复制起点处的一条DNA链上,沿复制叉(以解开的两条DNA单链区域为模板,从一个固定的起点开始复制,形成的结构类似叉子,故称复制叉[1])前进的方向移动并断开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解开局部双链。紧接着,单链结合蛋白结合于DNA单链区域,阻止单链DNA重新缔合成双链。

2 DNA拓扑异构酶消除正超螺旋

DNA拓扑异构酶的主要功能是消除正超螺旋。DNA复制过程中复制叉向前移动会积累巨大的张力,致使DNA分子的双螺旋变紧,即产生正超螺旋,阻碍了DNA的解旋和复制。DNA拓扑异构酶分为DNA拓扑异构酶Ⅰ和DNA拓扑异构酶Ⅱ,DNA拓扑异构酶Ⅰ断开一条DNA链上的磷酸二酯键,而DNA拓扑异构酶Ⅱ作用于两条DNA链上的磷酸二酯键,使单链或双链DNA片段适当旋转舒展DNA链,再连接磷酸二酯键,达到释放张力的目的。因此,DNA拓扑异构酶可作为DNA解旋酶的“先导部队”,消除阻碍解旋进行的正超螺旋[2]。

3 DNA新链的合成

3.1 引发酶催化合成RNA引物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起始DNA新链的复制,只能在已有引物的3′-OH末端继续延伸。引发酶利用核糖核苷酸为底物,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引物产生3′-OH末端,为DNA聚合酶合成新链做铺垫。DNA半保留复制中,DNA的结构为反向平行,合成DNA的底物为5′-核苷三磷酸,只能5′-位的磷酸基团连接到引物的3′-OH上形成磷酸二酯键,故DNA复制的方向只能按新链5′→3′方向进行。复制时,DNA的一条新链按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进行合成,即沿新链DNA 5′→3′方向连续合成,称为前导链;另一条链按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沿新链DNA 5′→3′方向合成多个小片段DNA,小片段DNA称为冈崎片段,再通过连接酶将冈崎片段连接成完整的链,称为后随链[1]。前导链连续复制,只需要一个RNA引物,而后随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每个冈崎片段都需要一个RNA引物。

3.2 DNA聚合酶合成亲代DNA的互补链 DNA聚合酶Ⅲ是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酶,具有5′→3′的聚合酶活性。DNA复制以复制叉处解开的两条DNA单链区域为模板,利用游离脱氧核苷酸的5′-核苷三磷酸与RNA引物的3′-OH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磷酸二酯键,展开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真核生物中,DNA聚合酶α结合在引物-模板接头上,起始新链的合成。然而其持续性低,每次与引物-模板结合最多只能添加100个左右的脱氧核苷酸[3]。后续的DNA合成由具备高持续合成能力的DNA聚合酶δ和DNA聚合酶ε完成[1]。

4 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

前导链和冈崎片段一旦合成,其RNA引物就要被切除。原核生物中,引物切除后的空缺由DNA聚合酶Ⅰ的5′→3′聚合酶活性利用脱氧核苷酸进行补齐,最后DNA连接酶连接冈崎片段形成一条完整的后随链。新合成的两条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相互缠绕成双螺旋结构,形成两个相同的DNA分子。

4.1 RNA引物的酶切 前导链上有一个RNA引物需切除,而后随链有多个RNA引物需要切除。原核生物中切除RNA引物的酶为DNA聚合酶Ⅰ或核糖核酸酶H[4]。DNA聚合酶Ⅰ使用5′→3′外切酶活性切除5'端的引物,核糖核酸酶H是一种专门水解与DNA杂交的RNA的核酸内切酶。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无5′→3′外切酶活性,不能切除RNA引物,而是使用核糖核酸酶和翼式核酸内切酶-1(FEN-1)进行切除,FEN-1具有5′→3′外切酶活性和内切酶活性切除RNA 引物[1]。

4.2 DNA连接酶连接冈崎片段 DNA连接酶在DNA复制、修复和重组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所催化的连接反应需要ATP或NAD+提供能量。不管是依赖ATP还是NAD+提供能量的DNA连接酶,其反应机理是相近的。第一步:连接酶腺苷酸化,ATP或NAD+中的腺苷酰基(AMP)移动至酶活性中心的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上,暴露出连接酶上的DNA结合位点,形成共价复合物中间体;第二步:中间体的腺苷酰基(AMP)转移给切口处DNA的5′-P,产生焦磷酸键,活化切口处DNA的5′-P,形成DNA-AMP中间复合物;第三步:被激活的5′-P与相邻DNA的3′-OH生成磷酸二酯键,释放出AMP,两个DNA片段连接完成(图1)。

图1 DNA连接酶催化DNA片段的连接

5 小结

总之,DNA复制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多种酶及蛋白因子的共同协作配合。其在复制叉处进行的基本过程包括松弛超螺旋,解开DNA区域双链,合成RNA引物,延伸前导链及后随链,RNA引物切除,冈崎片段的连接。原核生物DNA复制与真核生物DNA复制不同之处主要是:①原核生物的DNA在细胞中呈裸露状态,而真核生物的DNA与组蛋白紧密结合形成核小体颗粒,核小体盘绕螺旋构成染色质。因此,真核生物DNA复制前要先解开核小体,降低了其DNA复制的速度。②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起点,只有全部染色体完成第一轮复制,各个起点才能展开第二轮的DNA复制;原核生物虽只有一个复制起点,但是第一轮DNA复制还未结束,复制起点便又开始第二轮的复制。③真核生物DNA复制涉及的酶和蛋白因子种类比原核生物多。④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比原核生物小。

(基金项目:福建省“大规模教育考试试题难度影响和难度预测的研究”,No.FJJKCG14-083;* 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异构酶单链双链
昆虫共生细菌活体制造双链RNA
逐步添加法制备单链环状DNA的影响因素探究*
印度合成新型化合物可杀死癌细胞
印度合成新型化合物可杀死癌细胞
单链抗体的开发与应用
高职思政课“双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高职思政课“双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红花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双层双链”结构研究
抗IL-13全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可溶性表达及鉴定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