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渐进式教学内容研究

2017-08-19钱杨王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3期
关键词:大学生

钱杨+王婷

摘要:撰写专业学术英语论文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途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为专业服务。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普遍缺乏系统训练,同时缺乏理解和撰写论文必备的专业知识,而对学术写作知识也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要培养国内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系统讲授英语写作知识和英语写作技能的训练为主,以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规范知识的介绍为辅。

关键词:学术英语写作;渐进式教学内容;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3-0262-03

一、引言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变得日益广泛,撰写学术论文成了学术交流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在全球化时代,用英语以外的任何语言发表文章都是把自己隔离于国际社会之外(Flowerdew 1999:125)。为了满足学科专业的国際化建设需求,大学英语教学目的不应再是单纯学习语言或提高人文素质,必须转向为专业服务,培养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学术能力(蔡基刚2015)。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不应再停留在以往的听、说、读的基础上,教学重点应转向大学生英语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为学生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国内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主要开设的对象为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在专业知识储备、英语写作知识体系方面都与研究生有着显著的差异。国内大学生英语课程都是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修完的,而专业课要到大学三、四年级才学,不具备撰写专业研究论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要培养国内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应分两步走,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系统讲授英语写作知识和英语写作技能的训练为主,以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规范知识的介绍为辅,为学生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英语论文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的实现直接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制定,而教学手段的选取也与教学内容分不开,而迄今为止国内鲜有针对本科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具体教学内容的研究。本研究将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内容的研究设为最终目标,根据语言认知的基本规律,即从一般到个别,从基础到高层次为理论依据,从分析学生总体英语写作能力、专业知识结构、学术论文认知情况和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特点着手,在此基础上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调查,最终设定了本科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教学内容。

二、研究方法及步骤

本研究目的是探索适合中国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的教学内容。研究对象为同济大学非英语专业2014级504名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土木专业学生,调查内容分两个部分,即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英语基础写作能力和对学术论文写作的认知情况。

写作是建立在思维与语言的基础之上的,而思维模式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胡曙中(1993:161)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要写好英语作文,首先应该了解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通常是如何组织语篇的。卡普兰(Kaplan,1966)认为英汉语篇存在很大的差异,英语语段一般呈线性,而典型的汉语语篇结构为“螺旋型”,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证实(如Matalene 1985;Scollon,etal.1998;胡曙中1993;何善芬2002;贾玉新1997)。因此本研究把对中国学生英语基础写作能力方面的调查重点放在了学生英语组篇能力上。具体方法是让学生在他们较为熟悉的话题中任意选取一个,并要求在一节课内完成一篇议论文,字数越多越好,语法和单词拼写错误不计分,目的是可以更有效地把对学生作文的评定重点放在逻辑、篇章结构及写作技巧的运用上。

对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分析主要采取访谈和问卷两种方式,访谈对象为土木专业老师和部分2014级土木专业大二学生,问卷调查对象全部为2014级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土木专业学生。对于学术论文认知情况调查采取的方式为问卷形式,问题为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主要针对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知识,如选题的标准、学术论文种类、文献的阅读和使用及学术规范。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特点方面的研究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文献来源为土木专业国际英语学术期刊,主要分析论文的类型、标题的写作、文章结构的划分、语篇的衔接、用词特点、不同句式和不同时态的使用。

在综合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教学的目的,制定初步的教学内容,选取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出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教学计划,同时实施到实际的教学中。参加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老师共9位,负责人每周召集任课老师集体备课,同时反思前一周的教学情况。我们在学期末对学生考卷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各个班级针对该门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形式为开放性问题。根据教师的意见反馈,对学生试卷和作业分析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在2014级土木专业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调整,最终确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三、研究结果

通过对学生英语议论文逻辑、篇章结构及写作技巧的运用几方面的分析,发现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写作的基础知识,对英语写作没有系统知识,不能有效地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论证,缺乏一致性,条理不清,存在多个主题,没有分论点,逻辑性不强;不能正确使用逻辑手段组织思想,文章结构不完整,不符合英语议论文的要求,缺乏英语写作技巧方面的知识,不能恰当使用不同的写作技巧组织篇章为主题服务。这一针对本科生英语写作基础知识的调查结果与以往文献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美国语言学家Kaplan(1966)指出,东方人的语篇结构违背西方业已形成的篇章模式,难以被英语族人认同,常被认为是重点不突出、结构混乱、缺乏条理。关于英汉语篇思维模式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胡曙中(1992)、王墨希、李津(1993)等人的研究中也得到进一步验证。王墨等(1993)发现,呈隐伏型思维模式(即围绕主题绕圈子的写法)的中国学生作文约占他们调查总数的66.11%。毛荣贵和Do rine S.Houston所编著的《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评改》一书收录了100篇英语习作,其中约30%的作文在主题句问题上被美国教授修改(转引自李松涛2005)。

通過对土木专业老师的访谈,了解到大学生专业课一般要到大三才开设,最早也要到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大学第一、二年主要课程为非专业性基础课。通过对这504名土木专业大二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看不懂专业论文,有90%以上的学生不清楚自己将来具体的研究方向及所要学习的课程。

通过对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一般知识和土木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特点掌握情况的分析,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在这方面都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自己专业国内外有哪些知名学术期刊,不知道学术论文有哪些种类,不知道一篇研究性论文都有哪些部分组成,除了有不到15%的学生知道有摘要外,其他学生一概不知。对于什么是选题及标准,题目的写法,论文各部分的功能及之间的逻辑关系,内容方面的异同,文献的查找、标注及使用,学术剽窃,学术英语论文词语、句式的特征及与非学术文章的区别都不清楚。

四、教学内容的确定

分析以上结果,不难发现学生在英语基础写作方面缺乏系统的训练,不具备英语写作的一般知识,也不具备专业知识,更不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性质和特征,要使得学生通过一学期学术英语论文写作的训练,并培养他们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培养学生英语写作基础知识为主,以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规范知识的介绍为辅,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英语论文打下基础。

渐进式教学内容,不仅符合学习规律,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还为学生在今后撰写研究性论文提供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即将教学内容分为非学术英语写作和学术英语写作两大块,将非英语写作又分为英语写作一般知识的学习和英语写作主要技巧的学习两个小块。整个教学在16周内完成,每周2个课时,其中9周用于非学术写作方面,7周用于学术论文写作。

五、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期末我们在各个班级针对该门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形式为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是否有收获、是否有特别喜欢的方面、不喜欢的方面有哪些、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学习收获方面,调查发现所有参评学生都表示这门课对他们帮助很大,超过八成的学生明确表示从内容的实用性看,这门课远远超过之前的任何一门英语课;课程的设计很实在,循序渐进,从分析写作的性质、目的及英语思维模式入手,到英语词汇、句式的一般及特殊应用及各种体裁文章的篇章结构,再到各种写作技巧的使用,最后到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各个方面,系统地了解到了英语写作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各方面知识,对写作有了真正的理解,学会了英语逻辑思维方法,摆脱了以往对“范文”不求甚解的一味模仿;通过这一阶段地学习,他们感觉自己在英文写作上有了质的飞跃。

学生认为这门课的不足之处是课时少、内容多,如能将这门课的课时从每周一次、每次两节调整到每周两次、每次两节,不仅更有利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消化,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间隔时间太长,出现的知识遗漏、前后衔接不上、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的现象。

六、结语

要培养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教学内容的设定是关键。教学内容的设定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写作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大学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内容的设定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系统讲授和训练大学生英语写作基础知识和英语写作技能为主,以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规范知识的介绍为辅。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5(4):83-93.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1993:161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李松涛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组织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5,26(2).

[6]王墨希,李津.中国学生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7]Flowerdew,J.Writing for scholarly publication in English:The case of Hong Ko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9,8 (2):123-145.

[8]Kaplan,R.Cultural Though t Pat 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J].Language Learning,1996(16):1-20.

[9]Matalene,C.Contrastive Rhetoric:An American writing teacher in China [J].College English,1985,47(8):789-808.

[10]Scollon,R.et al.Contrastive Discourse in Chinese an d English A Critical Appraisal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

Research on the Progressive Teaching Contents of College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QIAN Yang,WANG T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Wring academic English papers is a major means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c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aim at assisting college students' specialty development. College students,however,generally lack systematic training in English writing,do not hav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and write academic paper in their fields and are ignorant of the basic knowledge about academic writing. To prepare college students to gain the ability of writing academic papers,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by focusing on the systemic training in English writing in general and assisting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Key words:academic English writing;progressive teaching contents;college students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