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卓越计划”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3+1”四段式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

2017-08-19廖彩虎钟瑞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3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卓越食品

廖彩虎+钟瑞敏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科学、轻工程”培养方式所引起的弊端。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为契机,结合韶关学院“应用型卓越食品工程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来重新探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3+1”四段式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以及具体方案做了详细阐述。

關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计划;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3+1”四段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3-0174-03

一、引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济大学张轮教授针对当前教育感慨到,虽然当今大学校园很热闹,却缺乏蕴含“工匠精神”的教育。无论是研究型或者是应用型大学,实践环节教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习,几乎都不处于主流或者次主流地位[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2010年启动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高质量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促进我国培养更多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2,3]。基于此,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来重新构建食品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我国当前食品工程师教育现状的改善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卓越计划”下的“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

(一)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就业方向和服务面向、人才结构和专业类型,应用型卓越食品工程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定位为:立足区域、面向产业、服务社会的食品工程师[4,5]。具体为:(1)以工程中心为基础,达到胜任食品工厂生产的工作要求;(2)以食品工厂设计为基础,掌握自行设计各种食品工厂的能力;(3)以食品工厂加工卫生为基础,利用微生物预测模型和HACCP等操作规范,实现胜任工厂的QA及相关管理类工作;(4)以工程检测中心和相关质检合作单位为基础,实现胜任食品工厂出厂及相关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

(二)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探索“校—企、校—校多元化合作联盟”培养模式。成立由校内外教学委员组成的遴选工作小组,通过考试和面试结合方式选拔组建“应用型卓越食品工程师培养试点班”,试点班的规模控制在20—25人左右。参考CDIO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秩序递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将1年校外实践分成4个由初级到高级秩序渐进式实践阶段,分别在一到四年级完成:分别为一年级为期1个月的“感受性实践”、二年级为期2个月的“助理班长/检验员实践”、三年级为期3个月的“助理生产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实践”以及四年级为期6个月的“创新实践”四个阶段,如下页图1所示。

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模块与不同企业类型对接”的原则,共同制定“校—企对接”可操作性强的“3+1”四段式卓越食品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方案,明确双方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层次的教育分工,合理设置基础知识模块、工程能力模块和职业素质模块及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确保整个过程都有导师跟进,如下页图2所示。

2.实行模块化教学,制定科学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核心技能突出食品工艺与工程技术、食品化学与分析与微生物检测等核心技能的培养;工程能力突出工厂设计、工程项目设计和企业经济运营管理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突出职业道德与操守,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配合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学分管理制度,建立配套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对采用不同培养模式的试点班学生进行分类学分管理;承认合作企业和合作院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所给学分。将韶关学院校内12个专业实验室、1个食品研发中试中心以及校外教学基地统一纳入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安排。尤其是对校外合作实践教学基地要进行专业分类,对接专业实践核心技能模块和工程能力模块,建立定期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4.科学制定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安排。针对各教学环节的实施规律,根据课程教学、技能培养及其他教学活动的特点,在教学进度中预留机动时间,以适应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

三、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校—企、校—校多元化合作联盟”培养模式

通过探索与实践,建立2—3个深度合作型、8—12个松紧结合型多工艺类型的共同参与培养的、稳定的校—企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校企深度合作有效运行机制,积极整合校—企双方的优质办学资源,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模块与不同企业类型对接”的原则,共同制定“校—企对接”可操作性强的“3+1”卓越食品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方案。

(二)构建“内培外引”的用人机制,打造“863”双师型教学团队

1.创新用人机制,注重建设实效。按照“培养、引进、稳定”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实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内培外引”双向协作模式,灵活运用注重实效的聘用方式,不断优化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6]。

2.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实行双师职称评聘优惠政策。充分认识规模型企业的生产一线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摇篮作用,通过派往企事业工程设计院所访学研修和定期参加企业生产实践锻炼相结合等多种方式,重点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将担任本专业主干课程的中青年教师分批送往国内外工科类大学研修,提高工程基础和专业理论水平。

3.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常态化运作机制。聘请校外食品工程设计院所和高新规模企业的优秀专家、工程师到“卓越班”定期开设讲座、兼职授课、进行实践指导,强化专业学生校外大型食品包装和生产企业的设计与生产管理实践环节,强化能够开设工程基础、工艺生产实践、工程应用能力、品质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人才队伍建设。

(三)构建开放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

围绕培养对接食品产业需求的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的目标,继续完善和强化包括企业、工程设计机构等校外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咨询与决策的工作机制,通过多方深度合作开发的方式,开发设计6—9门融合了现代食品企业最新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先进运营管理模式等教学内容。

(四)構建理论与实践交互式课堂

1.建立一套以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为目标的绩效激励制度。结合自身特色、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理念与教学经验,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2.建立“大课堂、延伸性课堂、车间课堂、社会课堂”四大课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评价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项目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在相关学习活动中的教学效果,推行“专业理论—实验操作”、“工艺理论—自选实验”、“工程基础—工厂规划”、“工艺理论—生产实践”、“检验基础—出厂检验”、“单元设备—单元操作”、“工艺流程—车间设计”、“核心技能—创新实践”、“专业教育—社会调研”、“创业教育—创业训练”等知识与技能相互对应、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在“大课堂—延伸性课堂—车间课堂—社会课堂”之间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强化专业理论与工程基础的掌握、工程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综合提高。

(五)构建“实践能力模块化、分阶段递进培养”的实践能力综合培养体系

1.构建“实践能力模块化、分阶段递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按“专业基础技能”→“工程应用能力”→“职业能力”的推进程序,科学组织与制定各阶段的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实训(创新实训、特色实践课实训、技能竞赛)、实践(创业训练、生产实践、创业实践)的内容、要求和评价考核方式,完善外聘工程技术指导教师和校内外实践场所交互使用制度。

2.构建校—企深度合作联盟实践教学基地,完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校外实践条件的运用,将工艺实验课、食品安全检验课、工程项目设计、专业生产顶岗实习、社会调查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协作性实践教学活动合理分配到校内实习工厂、校外车间和食品物流基地、商场超市中去,聘请相关单位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分析检测人员和项目经理为学生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并进行现场指导,实行毕业设计双导师制,逐步实现协作性实践教学课时的校外与校内比例达到1∶1。建立“两基双导三段式”(校内、校外两类实习基地;校内、校外两个指导老师;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及毕业见习三个实习阶段)教育模式。

(六)建立适应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校—企一体化教学管理体系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课程教学中的各种实践环节,把教学场所延伸至校外企业和相关机构。针对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形成的冲击以及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校长网.[EB/OL].http://www.zgxzw.com/news/html/212790.html/

[2]马海乐,姜松,黄星奕,等.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4):86-88.

[3]丁建飞.基于“卓越计划”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化工时刊,2012,(3):56-58.

[4]邓尚贵,谢超,霍健聪.新世纪食品科学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时空月刊,2008,4(4):29.

[5]杜连起,高海生.试论食品加工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措施[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12):49-51.

[6]于洋,郭雪松,岳昊博,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3+1”双线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0):185-187.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of "3+1" Four Stages for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Based on the "Excellent plan"

LIAO Cai-hu,ZHONG Rui-min

(Yingdong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Guangdong 512005,China)

Abstract:The obvious defects produc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talents whose major are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ere due to this present cultivation model which pay more attention in science and less attention in engineering.A new cultivation model means "3+1" four stages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was re-explored by merging the program of "Excellent Food engineering talents cultivation Plan". Cultivation object,orientation and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this new cultivation model were presented in detail.

Key words: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xcellent plan;engineering talents;cultivation model;"3+1" four stages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卓越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食品造假必严惩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