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生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2017-08-19王菊凤
王菊凤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型综合性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文章从我国高校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了高校生物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和实践等相应的改革应对策略,期望对我国高校生物创新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人才;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3-0122-02
一、地方高校生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方面
1.注重单方面,忽视全面发展。生物科学是一门专业课,学生在学习上会出现单方面不可避免的偏科现象。在教学指导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舍弃各方面发展,忽略缺陷,发扬优势的教育趋势成了主导意识,加上一些社会培训结构的辅导,最后导致严重偏科。形成懂文不懂理、懂理不知文为何的普遍现象。偏科使得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形成极大落差,演变为脱节,形成高校生物科学实施教育产生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引发学生产生消极思维,第一种:生物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进入高校教育,偏科不能彻底解决,反而绝大可能使得在生物上面偏科愈演愈烈,对感兴趣的认真积极,追根到底自主学习,个人强项,学到极致,发挥至强。摒弃乏味科目,不闻不问,完全变成单面怪才。第二种:心高气傲,不重视。该门学科为个人强项科目,无须花费时间再学,不感兴趣的不想学,时间空闲太多,养成惰性,舍弃弱项,丢下强项,最终导致不学无术,学业荒诞。生物科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直观性,我们需要的是现代性和创造性,真正意识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2]。
2.过于注重深层次知识,不注重基础知识。高校教育在初入学时期直接进入到高层次的教育,没有衔接基础知识的渐变过程,学生学习聚然从一个通俗易懂的宏观生物学世界进入到完全术语化的微观生物学;兴趣使然,太多的专业化无法及时消化,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完成。人的记忆是有限的,长时间接触深化教育专业知识,却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作为己用,基础知识也会伴随淡化;学了深层次的,淡忘基础的。生物科学重在动手实践,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动手能力的强弱。在高校这样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大学的规范化、个人化、社会化,对于生物影响是很大的,使得学生在没有特意组织和分配管理条件下,生物基礎知识、基础实验、基本动手能力很少得到练习。生物教育淘汰了温故而知新,对生物创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生物课程骤紧骤松,分配不均。高校的课程呈现部落似的分配,集中配置课程;据了解生物科学的课程全部集中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里。在这两年,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是早出晚归,两年的实践分配是预习时间、作业时间、复习时间,还有个实验的时间分配,堪比高中。大学本来是锻炼人的各种才能,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周密的学习时间安排从理论上已经把其他时间排挤掉了,且大一大二是学生精力最旺盛的两年,好奇和好学心属于高热化阶段,对个人学习不同职能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两个学年过完之后的大三和大四,完全是另一幅场景,大三已接近于整天的没课了,一周只上几节课,大四的学生基本没课,突然的聚降,很多学生无法接受这样的改变;这个适应性太过强大,从很大的程度上考验学生的自制力。而高等教育的对象步入成年属于成年初期,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却没有完整严格的参考标准,青年人该有的奋斗励志精神正在逐渐减少,参与刻苦学习、勤奋动脑的青年才俊少了,才导致各种创新人才的输出量下降。
(二)实践方面
1.实验。实验是检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实践方式之一。理论基础没有打好,创新之路就无从谈起。我认为生物学的实验在现阶段最不合理的就是理论和实验是分开的,不能实现有机结合,课堂知识只是讲解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需要实践来支撑的,促进理解,加深记忆;实验是纯粹的动手实践,实验是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来实现的,提供方式,动手实践。
2.课外体验不足。学习生物大都还在传授理论教学,课堂的理论教学是存在一定限制的。比如植物学,全是文字教学,在脑海里是没有物象影子的,只能凭借平常的经历见识在脑中自行勾画出植物的结构,没有参考标准,无法判断勾画物象的正误;理论和实验是分开的,它们不能同时放在一起上课,必须等到有实验的时候才能再次接触,间隔时间长,对知识的掌握会不牢固,学习兴趣不新鲜;在上实验的时候,接触了实物解剖,会发现某结构会跟脑中想象的勾画物象完全不同,它的物理概念会有所不同,因自然界奇妙的生物世界,生物的构造都是连在一起的,结构复杂,没有老师的指引,学生新手很难学到。在这一方面,我觉得教学和实践没有组织好,造成的这个缺陷恰巧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大问题,而且生物教育一直缺乏创新,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教育与社会衔接不到位,不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个性也没有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起点上就存在不足。
二、生物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一)建立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很多高校教育的生物教学的教师都是老教师,学位都达到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这些人在生物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往往就是造诣较高的老师在学习上并不是很注重教学的基础,只起指点作用,讲课往往会太深入其中。应鼓励教师多指导学生参加生物研究探索,要学会实验实践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培养生物创新型人才的最好捷径。因而教学的师资力量非常重要,教师是学校的知识顶梁柱,好学校肯定拥有高水平的人民教师,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他们在课内能有效地结合科学研究与基础知识进行讲授;业余时间还能指导学生科研,以一个活跃的科学思维方法激励学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激发出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供基础知识教育
在生物领域中,每一个突破性的发现都要用生物实验去证明。任何小错误都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影响科学发展,因此,严谨、真实和准确的态度是从事科学工作者必须存在的品德,其次,训练学生准确地表达能力,准确表达和准确的记忆是分不开的。记忆是建立在联系和巩固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视觉材料,如实物、图片、模型、图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等,以及建立广泛的联系,有助于记忆,这比单一的记忆有效很多。此外,复习也是在记忆中占比重较大的,复习的功能是加强联系,让学生增进理解,巩固记忆。学生基本功是不是好,这要看教师平时是不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强化性的基础知识训练,是否能及时改正学生不良的学习风气等,而这种培训是长期艰苦的过程。生物基础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注重實验教学,培养动手创新能力
改变实验室体制,使之趋于合理化,并按国家规定的要求设置实验室。科学合理的安排实验课,减少多余课程,增加生物创新实践活动,这既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对实验室的使用权,整编一套制度允许学生借用实验仪器;对于没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的学生,可继续操作,直至完成。学校应定期检查更新实验设备,避免出现教学仪器设备陈旧落后、数量不足的现象,否则不仅影响实验室的开放率,也影响实验的教学质量。
(四)注重个性化的人才培养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素质层次,生活无忧,各种途径把外面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追求高品质生活,增长见识经验。有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做基础,每个学生都会有个人的个性,对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首先要进行的是从意识上给他们多灌输有关科研的趣事和事迹,并可初步组织一些学生参与简单的科研实验,提高兴趣。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注意要发挥学生的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学生生物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7(2):66-70.
[2]谢旭辉,胡忠.21世纪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C].高教论坛,2006,(2):46-49.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Bi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Ju-feng
(College of 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China)
Abstract:Bi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usion,a new comprehensive science theory and practice,application and practicality is very strong,the status and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high-quality creative talent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llege biology teaching problems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Biology Teaching in our country,and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countermeasures.It is helpful for talent cultivation biological inno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novation talents;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