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委屈,为何不说?

2017-08-18章淼榕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7年8期
关键词:指向消极同伴

章淼榕

来了一个情愿被欺负的男孩

一个周末的下午,妈妈带着上二年级的儿子来到咨询室寻求帮助。

满怀心事的妈妈迫不及待地倾诉:“我家小庭太容易被人欺负了。他之前的同桌总是打他,手臂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现在换了一个同桌,特别喜欢恶作剧,把他的课本、作业本藏起来,上课的时候一直暗暗地用脚踢他。这种情况持续有半年了,他不反击,既不肯告诉老师,也不让我们和老师讲。真急人啊!”

我问小庭:“你觉得被欺负了吗?”小庭腼腆地回答:“一开始我觉得只是玩玩,后来感到很不开心!”我继续询问:“既然不开心,怎么不和老师说?也不反击呢?”小庭委屈得眼睛都红了:“告诉老师的话,他们会觉得我没用。我真的打不过他们,也不喜欢报复别人。就让他们欺负吧。”

小庭妈在一旁简直气急败坏:“章老师,你听听,这孩子怎么这样呢。”我一边安抚妈妈的情绪,一边回味小庭的话,暗暗地对孩子的应对方式开展分析。

发现症结——消极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面对挫折或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与行为方式,以努力处理环境与人内部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应对方式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大类。积极应对指的是主动行动、寻求信息与帮助,而消极应对则倾向于回避、任其自然或采取压抑、合理化等心理防御机制。

在这个个案中,小庭用“没用”这个字眼进行自我界定,并且在面对同伴“攻击”时无作为,属于典型的消极应对。长此以往,小庭的心理健康势必受损,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经过与小庭母子的详细沟通,我认为这个个案不宜套用“校园欺凌”的大帽子,可以基于同伴交往的层面,帮助小庭学习更为适宜的人际应对方式来缓解压力、突破困境,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将应对方式划分为认知指向、情绪指向与行为指向三个层次,开展综合干预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为本案的处置指明了方向。

开展认知—情绪—行为立体式多元干预

由于外在压力环境总是首先作用于认知子系统,因此,从认知下手是本案咨询的起点。我借助绘“自画像”的游戏,倾听小庭的自我定义。他果然具有较低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这类孩子容易被调皮同伴捉弄,而他的一再退让反而让恶作剧者更有兴趣去探知其愤怒反抗的底线,导致捉弄行为变本加厉,演变为“欺负”。

我请小庭列举自己引以为傲的优点与长处,让他明白自己还是一名优秀的“小書法家”、一位会照顾弟弟的“好哥哥”……在他欣然接受这些正面标签之后,我又鼓励他树立“我很好,我能行”的信念。

接着是帮助他去直面“被欺负”的沮丧情绪。我给他讲了“情绪需要表达”的原理,引导他用语言把被欺负后的复杂心情发泄出来。

小庭先是弱弱地说:“他们这么对我,我很不开心!”我请他具体描述一下这个“不开心”,他努力想想说:“我感觉心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布。”我马上共情:“听上去是一种很沉重的感觉吧。既然你这么不开心,想做些什么?”小庭回答:“我想大声质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回应道:“把心里的不开心讲出来,会不会觉得舒服很多?”小庭承认了表达的重要性。我又给他布置家庭作业,请他创造更多宣泄情绪的途径。小庭认真思考,不断拓宽思路,逐渐养成了及时抒发消极情绪的良好习惯。

最后我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小庭“与其烦恼,不如做些什么”。小庭有点犹豫,但是由于认知与情绪已经得以调整,他相信唯有积极行动才能打破困境,所以他马上就开始和我商量具体策略。

我们发现越是和同伴说“不要这么玩”,他们就越不肯罢休,所以必须改变措辞。我提醒小庭:“也许你的同桌并不真正明白你不开心了,因为你没有明确亮出你的立场。或许你可以先做出改变。”小庭若有所悟:“我明白了,就是不能笑,要严肃坚定的说话。”我肯定了小庭的领悟,又补充了冷处理等具体方法。同时,我还和小庭讨论了向老师求助的技巧及注意要点,关键在于把告状转换成求教。

经过一个月共四次的面谈,小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他说:“盖在我心上的那块湿布不见了。”尽管在人际交往中,小庭依然没法强势,但是他懂得了如何去看待、宣泄和处理,维护宝贵的尊严,并争取对等的地位,再也不是“情愿被他们欺负”的状态。愿孩子们都能懂得积极应对之道,让稚嫩的心灵沐浴阳光。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猜你喜欢

指向消极同伴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