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瓦良格”号到辽宁舰

2017-08-18雷册渊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7年8期
关键词:瓦良格航空母舰辽宁

雷册渊

在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中,航空母舰的建成入列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如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服役已近5年时间。回望历史,中国航空母舰走过了怎样一条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航母论证

1970年4月下旬的一天,当时隶属海军建制的第七研究院十四所(简称714所)接到命令:从即日起,组建航空母舰研究队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道开展航母研究的命令。714所的任务,是研究航母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有什么优缺点,关键技术是什么,以供决策参考。但这一论证到1971年9月就戛然而止了。虽然这次论证留下来成果不多,但国人的航母意识开始增强,各种有关航母的书籍也开始出现了。

1980年1月,刘华清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主管装备、军务和动员工作。同年5月,他率团访问美国,特意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国军人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母舰,航母的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刘华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1987年3月31日,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带领张序三、李景两位副司令员及专家,向相关领导汇报海军装备规划中的两大问题:一个是航空母舰,一个是核潜艇。他说:“这两个问题,涉及海军核心力量的建设,是关键性问题。这两项装备搞出来,从长远看对国防建设是有利的,不仅为了战时,平时也是威慑力量。”

这次汇报产生了很大影响。1988年12月,国防科工委科技委评议申报的软科学课题,“我国航母及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被列入12个入选项目之一。相关专家先后赴法国、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考察航空母舰,国防工业部门也从俄罗斯聘请了航母设计专家来华讲学,还引进了部分设计技术资料,航母上关键配套的预研有了一定进展。

但在上世纪80年代,要发展航母,经费始终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问题。基于此,中国发展航母的规划是稳健的:“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

一波三折,“瓦良格”号驶入大连港

机会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1991年底,苏联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重新分割苏联的“遗产”。1985年开始建造的“瓦良格”号留给了乌克兰,但由于缺少资金,该航母于1992年1月停建。

1992年初,一位中国院校的老师在与乌克兰造船学院同行交流时,对方提及自己国家的航母造不下去了,就停在学校附近,邀请其有空过来看看。回国后,这位老师马上向上级汇报了此事。同年3月,一支由造船技术专家和军方代表组成的中国航母考察团莅临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市。考察团的任务有两个:一是了解这艘船的性能怎么样,二是了解乌克兰方面的意向如何。

此时,该舰的工程量已经完成60%以上。全舰已从船台下水,停泊在船坞码头,有的大型设备已装上,电缆也有不少铺设到位。乌克兰方面计算,解体该舰需要花费2.5亿美元,但出售解体后的废钢却只能得到500万美元,因此,乌方正积极为“瓦良格”号寻找下家。

考察团经过仔细考察,很快得出了结论:“瓦良格”号性能很好,值得要;乌克兰方面愿意卖。回国后,考察团给上级写了一份报告。但由于经费问题,这件事被暂时搁置下来。

后来,经种种波折和努力,1999年7月,在拖船的牵引下,舰载武器设备和动力系统等被拆卸一空的“瓦良格”号驶离黑海造船厂,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漫长航程。其间,土耳其政府曾多次阻拦“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在一年多的谈判努力后,才终于得以通行。到达爱琴海后,又遭遇了国际海域前所未有的风暴。脱险后,“瓦良格”号穿直布罗陀海峡,出大西洋,绕过非洲好望角,过马六甲海峡,终于在2002年3月3日抵达中国大连港。

辽宁舰不是一天建成的

2002年3月3日中午,“瓦良格”号航母船体抵达大连港51区码头。总设计师朱英富回忆说:“‘瓦良格拖来时只有一个壳体,我们这边没有设计图纸,没有规范,没有经验。我们也曾想跟原研制方俄罗斯合作,人家拒绝了。想想也对,他们设计建造的航母还在服役,不能把自家老底跟我们抖出来啊。”

2005年8月初,“瓦良格”号以中国海军的灰色涂装全新亮相,技术人员开始全面重建其内部系统。2009年4月27日,“瓦良格”号转移至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第三工场的30万吨级船坞,工人们铲除舷侧的俄文舰名,这意味着它将改用中文名字——辽宁舰。

辽宁舰上的上万台/套设备由1000余家科研院所生产研制,上万名科学家、工程师,数万名专业工人在全国各地的生产线上连续奋战了几年……据透露,辽宁舰全舰安装的电缆长度达数千千米,走在航母的任一通道,成捆的电缆整齐密布头顶,形同经络联通四面八方。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几千千米的电缆是工程之初不到一年完成施工验收的。

曾有一名电气领域的军代表说,面对航母“巨系统”的电气工程,他至今不敢想是怎么一步步挺过来的。全舰数万个设备用电量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电站数量之多、電源种类之全让人叹为观止。

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航母建设的重中之重。舰船损管监控系统是确保安全出航的必备条件,全舰上千个烟雾及温度探测器不能有丝毫闪失,工人们走遍全船每个角落,用烟雾模拟试验测试每一个监测探头的灵敏度,确保损管报警100%合格,成为官兵海上试航的“安全守护神”。

防火是航母建造的巨大难题,一些大国航母的建造过程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火灾,辽宁舰施工及试验高峰期,同时在舰人员近5000人,有500余个动火部位,可谓“隐患就在身边,危险就在眼前”。军代表室创造性地提出安全工作网格化管理,将航母工程的安全延伸到每一个细枝末端,每个动火点都必须配备专门的看火人员,携带防火设备,一旦发生火情苗头,就迅速扑灭。安全的精细化管理,使得航母整个建造过程无火灾,创造了世界航母建设史上的奇迹。

辽宁舰创造的奇迹还有很多,其中舰载机歼-15“飞鲨”的问世,是中国航母事业的又一座高峰。2016年11月30日,又有12名飞行员入列舰载机部队,为海军增添了新的力量。随着“飞鲨”不断入列,舰载机飞行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他们将为新的国产航母插上追梦的翅膀。

(本刊文综合自《环球》《今日科苑》《文史精华》《中国国防报》等)

猜你喜欢

瓦良格航空母舰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航空母舰
巨龙入海
“瓦良格”访菲
辽宁出版集团
航空母舰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