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吃家
2017-08-17二毛
二毛
袁世凯算得上是民国吃家第一人,好吃清宫菜,更爱吃家乡河南的美食。袁氏娶了九房姨太太,其中还有三房朝鲜姨太太,其中多位都擅长做菜,包括苏菜、天津菜、高丽菜等等,他也是有口福。
袁世凯饭量很大,连餐具都是大一號的,大瓷盘、大瓷碗,吃起来够痛快。快六十岁的时候,袁世凯还能吃下整只鸡和鸭。袁氏信奉“能吃才能干”的信条,常把“要干大事,没有饭量可不行”挂在嘴边。
更绝的是袁世凯爱吃人参、鹿茸之类的滋补品,但他不像常人那样用水煎服,而是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嚼着吃,有时候吃得自己流鼻血。
都说鲁迅的笔下功夫厉害,他在“吃”上也不落后,在北京生活期间,到处踅摸好馆子吃好吃的。鲁迅爱喝酒,每顿饭必喝酒,酒量不大,还经常喝醉。因此,鲁迅很喜欢当时北京广和居的一道叫“三不粘”的菜,这道菜似糕非糕,似羹非羹,用汤匙舀食时,一不粘匙,二不粘盘,三不粘牙,清爽利口,故名“三不粘”,更主要的是它还有解酒的功用。
虽然我们印象中的鲁迅总是严肃的,但是你能想象鲁迅其实超爱吃零食和点心吗?鲁迅最爱的点心是萨其马,鲁迅觉得吃甜点可以缓解工作中的紧张疲劳。嗯,很多女孩子也是这么想的。
梅兰芳的口味南北兼通,既爱北京的传统小吃,也爱吃川菜里的宫保鸡丁。但受家庭影响,加上唱戏保护嗓子的需要,梅兰芳的饮食基本上还是以淮扬菜为主,如鸡汤煮粥、蜜汁火腿、霸王别姬等都是他爱吃的菜式。
梅兰芳每天必喝的是鸳鸯鸡粥。为了保护肺和嗓子,且因喜欢清淡,梅兰芳养成了“三不吃”的饮食习惯:不喝酒,不吃动物内脏,不吃红烧肉之类的油腻东西。
胡适是安徽绩溪人,徽州一品锅是绩溪名菜,也是胡家待客的拿手菜。
胡适好酒,但酒量不大,年轻时曾因饮酒误事,后又患心脏病,所以后来饮酒很节制。一次胡适去青岛,闻一多等教授设宴款待。席间,三十坛花雕酒转眼喝完。胡适眼看酒力不支,于是从怀中掏出一枚戒指请大家传看,只见戒指上刻着两个字:戒酉。原来这两个字是夫人江冬秀为劝丈夫戒酒亲自刻上去的。只是由于江冬秀文化水平低,将“戒酒”误刻成“戒酉”。大家看了,便不再为难胡适。
张爱玲在小说《心经》中有段描写:“许太太对老妈子说,开饭吧,就我和小姐两个人,桌子上的荷叶粉蒸肉用不着给老爷留着了,我们先吃。”
张爱玲爱吃粉蒸肉已经到了哲学层面,她曾说,上海女人像粉蒸肉,广东女人像糖醋排骨。
张爱玲爱吃的菜多是母亲、姑姑亲手做的。只有在和胡兰成热恋时,才喜欢拉着他吃街头小吃,一副小女人情态。她在《谈吃与画饼充饥》里提到的一个小吃叫“大饼油条”。
摘自《民国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