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尖上的谣言”因何屡禁不绝

2017-08-17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紫菜谣言塑料

近日,公安机关抓获了18名制造、传播“塑料紫菜”谣言以及实施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人员。今年2月,“塑料紫菜”谣言在网络群组、微博、视频网站中传播,形成网络舆论热点,给福建等地紫菜生产销售企业、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近年来,“塑料紫菜”“棉花肉松”“假鸡蛋”“塑化剂面条”等新老食品谣言不断在社交媒体大肆传播。大多数谣言严重缺乏常识,但并不妨碍其在网络上四处传播,造成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

“塑料紫菜”谣言冲击波

今年2月17日,福建晋江“阿一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江收到同事转来的一条视频。视频中有人将紫菜泡水撕扯,继而用火烧,称该品牌的紫菜很难扯断,点燃后还有刺鼻的味道,是“塑料做的”。

“塑料紫菜”谣言出现后,“阿一波”公司安排3个小组专门接听电话,李志江本人更是在2天时间里接了上千个电话,但仍然无力阻止谣言在网络上呈几何式扩散。从2月17日至3月28日,黑龙江、广西、甘肃等地多家超市下架“阿一波”产品,18家经销商退货,退货金额达468万余元。

短时间内,谣言冲击波从消费者、超市、经销商、加工厂一路迅速传至养殖户,相关产业链受到打击。福建泉州南安市的紫菜养殖户李强荣表示,近10年来紫菜价格波动不大,很少有滞销,但“塑料紫菜”谣言出来后,原料收购价格从每吨8万元降到不足5万元。“即便价格腰斩,我的合作社还有18吨紫菜没卖出去。”李强荣说。

为维护群众、企业的合法权益,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迅速部署福建、天津等地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截至目前,公安机关抓获拍摄谣言视频实施敲诈勒索人员5名,制造“塑料紫菜”谣言人员5名,传播谣言信息人员8名,“塑料紫菜”谣言快速散播的趋势得到有力遏制。

谣言泛滥成灾原因复杂

国家及各部门、各企业对食品安全谣言的打击虽从未停止,但总是收效甚微。新华网舆情分析师詹婧认为,食品安全谣言的发生背景比较复杂。有的是受过去的食品安全事故影响而产生的误解,有的是因为公众对食品产业新技术、新添加成分缺乏辨识能力导致的,有的是因媒体或网民为吸引眼球、哗众取宠而制造的,还有的则是由不法之徒出于经济目的蓄意炮制的。

在信息时代,与制造谣言相比,分辨谣言往往需要公众具备很多科学常识和社会知识。然而,大多数普通民众食品科学知识的不足导致存在着认知误区。

中国统计信息咨询中心曾做过一项关于中国食品安全公众感受度的研究,发现目前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主观关注程度只有10%,有一半的消费者是遇到食品安全事件时才会表现出对食品安全的关心,一些人偶尔关注一下食品安全,约7%的公众对食品安全从来不关注。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认为,还有相当一部分谣言是由商业利益和不当竞争导致。有人雇用黑公关和“水军”恶意编造、散布谣言;一些公众号将谣言进行本地化加工,从而赚取关注度,提升广告收益;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故意散布谣言,意图牟取不当市场利益。

“塑料紫菜”谣言的传播就是典型。有媒体记者在晋江市看守所采访了制谣传谣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祥。起初,王某祥因在吃馄饨时认为自己吃到了“塑料做的假紫菜”,便联系生产企业进行维权。“在沟通过程中,我起了贪念,想要赔偿。”王某祥说,为了能要上高价,他指挥自己的员工拍摄“塑料紫菜”视频并上传到网络,同时威胁生产企业,要是不给钱解决,他将继续在网上大量转发。最終,企业迫于压力,不得已向其转账了5.3万元试图平息事端。

还有观点认为,食品安全谣言之所以长期存在,和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存在焦虑,对食品监管体系信心不足也有关系。有网民发帖称:“现在已经无法记起是从何时开始对食品安全问题缺乏信任了,从多年前的注水猪肉,到毒姜、毒豆芽,以及我们今天看到的荧光粉丝和棉花肉松,真真假假难以辨析。虽然国家已经在监管和处罚上下重拳、出实招,但是从效果看,距离人民群众满意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辟谣、科普、共治一个都不能少

如何让老百姓告别“舌尖上的焦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指出,从根本上减少谣言,不能仅靠不断地辟谣,也要寄希望于老百姓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

陈君石指出:“老百姓容易被谣言误导,关键在于食品安全领域信息的不对称。这就需要搭建一个平台,把科学家、媒体和企业都纳入其中,及时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填补信息真空地带,及时满足公众的需求。”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也表示,治理舌尖谣言,首先需要传播科学的声音,减少公众误解,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同时,也要致力于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努力增加工作透明度,以主动公布的姿态接受社会监督,这有助于重建公众信心。”

钟凯还指出,有关部门应从法律上、政策上健全机制,让造谣者能受到惩戒。“不能说造了谣被抓住了,道个歉就没事了,要建立法律机制,让说话的人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强调,总局加大了对食品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惩处力度。她表示,食药监总局将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击碎谣言,共同织密甄别、抵制谣言的免疫网。(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紫菜谣言塑料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紫菜云集
BTV《生活这一刻》提示 如何辨别真假紫菜
揭秘“塑料袋紫菜”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塑料也高级
塑料的自白书
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