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陪伴走进家庭教育“心”天地
2017-08-16米子
米子
“让黄浦的每个孩子拥有良好的人生开端”,上海市黄浦区坚持围绕公益普惠原则,抓住合作机制建立和服务网络覆盖,凝聚教育、妇联、卫计委合力,发挥管理、培训、研发、指导功能,用爱的陪伴,走进家庭教育“心”天地。形成了“以项目平台为载体,以亲子活动为抓手,多部门合作、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新格局。
“艺颗种子”落地开花
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或许,很多父母会说:我知道艺术对孩子成长道路的重要性,但我不懂艺术,如何让孩子度过有艺术启蒙的亲子陪伴时光?其实,社区里就有这种亲子艺术启蒙的体验机会。
2016年,打浦桥街道妇联和田子坊园区群团服务站创立了“艺颗种子”的亲子品牌活动。这是一个诞生梦想的幼儿艺术启蒙基地,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孩子们与艺术的相遇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开始,慢慢落地、生根、发芽,成为一个拥有艺术情感的人。社区活动亲子艺术启蒙活动丰富多彩,开展以来,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在“糖花朵朵开”活动中,打浦桥街道妇联、田子坊园区群团服务站携手Candy lab共同举办了糖花朵朵开亲子手工糖果DIY活动。
活动首先是手工糖果的表演,各式各样造型精致的糖果让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垂涎欲滴,跃跃欲试。
随后的DIY环节中,小朋友各自选择了喜欢的小猪糖果造型,在糖果师耐心专业地指导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糖果。随行的家长在一边不断启发小朋友开发新的造型,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在“走进艺术 走进大师”活动中,社区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幼儿油画公益体验课,主办方邀请资深油画家何亚萍老师,手把手教授孩子们如何打线条、上色及最后的勾线。授课结束时,即使绘画零基础的孩子也能完成一幅完整的画作。
为了加深孩子们的艺术启蒙接触,公益班还设置名家画展参观环节,组织孩子们及家长参观了余德耀美术馆举办的安迪·沃霍尔《影子》系列作品展,让孩子们现场感受到大师创新思维所带来的艺术震撼,开启一场与艺术的亲近之旅。
“小戏台亲子专场”活动,更是增进了少年儿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了孩子们的国学素养。社区邀请了优秀团队为家长和小朋友们带来精彩的演绎和互动。艺术工作者表演了婀娜曼妙的汉舞和生动有趣的木偶戏,随后孩子们穿着汉服极为认真地跟着他们学习汉礼,并一起体验木偶与投壶游戏。
小小舞台多精彩,游人散尽还复来。田子坊充满了艺术元素和能量,打浦桥街道妇联策划的 “艺颗种子”系列活动,帮助孩子接触了艺术的启蒙和体验,吸引了年轻父母到社区参与活动,还培育了许多家长志愿者。这一批三四十岁的群体向来是传统社区力量覆盖的薄弱人群,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频率很低,通过亲子活动认识、联系、覆盖一批家长,填补空白人群,培育一批家长骨干,达到引领群众,提升社区共治、自治。
今后,“艺颗种子”还将继续衍生更精彩的活动,如暑假期间的“诗书中华”活动、秋季的“大手牵小手”采风活动、亲子绘本馆开馆等,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兴趣,挖掘孩子们的艺术潜质,展露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家庭教育中,家国情怀始终不可缺失,温、良、恭、俭、让的优良传统美德教育至关重要,妇联、社区群团服务站和特殊经济业态组织一起,让家庭教育走进社区,做好公共服务,尤其是普惠性的幼儿公共服务,政府出资,整合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成长上的福利,也为更多社区居民创造亲子艺术启蒙的机会。
蜻蜓心天地
“倾听”心世界
成立于2011年的蜻蜓心天地,位于卢湾高级中学内,是黄浦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蜻蜓的谐音是“倾听”,寓意着这里可以倾听未成年人心声,关注未成年人心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心理中心设有热线咨询与接待室、宣泄室、沙盘活动室、综合活动室、放松室、心理测试室、教师培训室、团体活动室、案例督导室、个别辅导室、小组辅导室等功能室,各功能室配备专业仪器、专业设备和专业软件,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
接待室整体格局简单而不显单调,桌上柜上都有绿色的装饰植物,令人感到清新的同时又不失温馨。在宣泄室里,有吼叫机、发泄墙等“发泄机器”,来访者可通过这些机器发泄自己的各种情绪,得到释放。吼叫机很有趣,通过大声呐喊出来,你越大声得到机器的赞美就越多,心情也就自然而然地舒坦。在沙盘活动室里,来访者可以借助沙盘游戏,展示自己的心境,自由表达自我的内心世界,发挥“自我自愈力”,从而缓解紧张与压力,促进人格的发展。
这里是可以令人身心放松,倾诉烦恼的地方。每个人都会有心烦意乱的时候,倾诉和放松正是排解这种负面情绪的最好方法,而蜻蜓心天地正是一个让人可以一吐为快的地方。在这里,“倾听热线”为全区未成年人、家长及全市教师提供365天24小时心理热线服务,时刻贴心呵护成长;“倾听一刻”为全区未成年人、家长及全市教师提供面对面现场咨询,有效针对学生个别问题作个性化处理,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倾听驿站”建立“零零岛”网上心理互动平台,为全区未成年人、家长及全市教师利用网络快捷、便利、隱秘的优势,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及时解除心理困惑。
目前为止,蜻蜓心天地的118名志愿者共值班4492人次,接听倾听热线共计5372人次,接待学生家长面询个案941个。全力整合区域优质资源,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教师心理成长培训工作,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坚持“需求导向 三位一体 三级联动 合力育心”,全力整合区域优质资源,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网格化、立体式的教育服务格局,纵横交错的服务网络确保了服务的有效性与全面性。在整个服务与指导过程中强调尊重、理解、真诚、保密的原则,营造真诚信任的人际环境,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和谐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亲子阅读”读出温馨
5月的一个周末,半淞园路街道的亲子教室里,正开展着一场生动有趣的亲子阅读社区行活动。讲坛上,有着丰富幼儿教育经验的老师声音抑扬顿挫,台下的家长和孩子们屏息凝视。
这次绘本课讲述的主题是《光头阿力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小浣熊阿力在家玩火焰魔术,不小心点燃了家里的家具,形成了火灾。阿力想起了妈妈教的自救方法,成功逃到了外面,并找来了消防员扑灭了这场火灾。但是,阿力的家被烧了个精光,自己的头发也被烧掉了,变成了“光头阿力”。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老师让小朋友回忆绘本故事的内容,并进行提问和模拟演练,借助绘本故事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以及记忆力,引导孩子进行思考、探索、想象并进行教育;利用绘本故事中直观的经验和实际的操作,来帮助孩子掌握技能。
活动结束,家长和孩子们都觉得受益匪浅。这场亲子阅读活动激发了小朋友对绘本故事的兴趣,孩子们举一反三,掌握了救火的危机应变知识,记住了着火的危险因素、救火的方式、求助的电话和家里每个大人的电话号码。而家长们则学会了怎么选择一本合适的故事书?怎么才能把故事讲得生动、吸引孩子?怎么做一些故事之外的延伸活动,而不仅仅只是读了一个故事?体会了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使家长不以成人的思维和阅读方式来要求孩子,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亲子阅读”社区行项目,整合了市、区、街道三级妇联力量,由专业的社会组织倾力执行,探索“资源向基层下沉、力量向基层汇聚、服务在基层提供”的专业化社会服务之路。
记得小时候父辈和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长期以来,人们把成功和智力因素的关系绝对化了。然而,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一个仅靠单枪匹马就能行走的天下了。人们面对的是快节奏的生活,高负荷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虽然智力因素每时每刻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但非智力因素即情商往往在关键时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包括自我认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了解他人和社会交往。
家庭教育始于“人之初”,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在人的一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黄浦区在计生委提供数据、妇联核实婴幼儿信息的基础上,最早建立了0~3岁婴幼儿信息库,为早教指导的全覆盖和幼儿园新生招生提供依据。探索了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主、重视调动社区参与0~3岁早教工作的积极性,向社区、家庭辐射0~3岁学前教育体系和模式。
此外,黄浦区还深入各个街道,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园区、进机关的方式,以点带线,以线到面,针对0~18岁未成年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99场,结合实际需求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亲子活动、咨询服务等。通过教育指导强化家长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引起家庭教育重视,提高家长教育水平;通过宣传普及,提高未成年人危机预防意识,降低伤害及危机事件发生;通过系列活動,培养儿童优良品质和健康人格,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升妇联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这些年来,黄浦区妇联组织着力探索“顶层化设计、 社会化推进、品牌化管理”的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呼应家庭需求、打响工作品牌,将为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带来更前沿、更鲜活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