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驰电掣的“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
2017-08-16杨涤非
杨涤非
图1展示的是一次军事演习中,解放军装备的“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抢滩登陆的情景—— 一辆96式主战坦克正在驶出舱门。从这张照片中人、坦克和气垫登陆艇之间的对比可以直观地看出“欧洲野牛”的体积有多么庞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抗登陆一方的作战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而传统的登陆艇受制于地形、地貌的影响,只能在全世界大约17%的海岸地区进行登陆作战。相比之下,气垫登陆艇可在全世界大约73%的地区执行任务,因此气垫登陆艇得到了各国的青睐,迎来了大发展的时代。
气垫船有何特别之处?
气垫登陆艇是气垫船的一种。气垫船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船舶,从外观来看,其主要特点是在水面行驶的时候船体大部或全部离开水面。按船舶的航行状态来分类:排水型船是指航行于水面或水中,其重量全部靠水的浮力支承的船,也称浮行船;气垫船则被称为腾空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船都是排水型船。
气垫船通过其自身所搭载的大功率风机不断向船体底部排送高于大气压的空气,在船体与水面(或地面)之间形成气垫,从而将船体的大部或全部托离水面(或地面),这样一来,前进的阻力大大减少。因此,气垫船的航行速度比同样功率的排水型船要高出不少,有些气垫船的最高速度往往可以达到50节(节,是一个专用于航海的速率单位,相当于船只每小时所航行的海里数,1节=1海里/小时=1.852千米/小时)。气垫船也能在水面上缓慢行驶,甚至悬停。此外,气垫船与常见的同类排水型船相比,还拥有更为宽广的甲板面积和货舱容积。正因为气垫船具有航速高、吃水浅、机动性好、越障能力强和有效载重大等诸多优点,对很多一般排水型船无法航行的特定环境,如浅水急流、沼泽地带、浅海滩涂和冰雪地区等有很强的适应性,也成为了各国争相开发的船舶类型。
从气垫船的运动特性来看,一般可以将其分为全垫升式气垫船和侧壁式气垫船。全垫升式气垫船在行使时船体完全脱离水面(或地面),船底四周用一套柔性围裙对气垫进行封闭,因此船的吃水极小或为负值,水陆两用,具有良好的两栖性能。侧壁式氣垫船在船体两舷装有长长的刚性侧壁,在首尾部则装有柔性气封装置,以封住气垫,使其不向外逸散。由于侧壁式气垫船两侧气垫不漏气,因此可以大大节省其飞升功率,有利于实现船舶的大型化。侧壁式气垫船一般用水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器来推进,但由于有刚性侧壁在水面以下,要承受兴波阻力和水动阻力。侧壁式气垫船只能在水面航行,不能在陆地上航行,其速度也低于全垫升式气垫船,但仍然远高于一般船舶。侧壁式气垫船甲板面积相对更大,更有利于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美军的LCAC两栖登陆艇是典型的全垫升式气垫船,满载排水量可达到177吨,最大航速40节。美军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2年的索马里海岸登陆中都使用了它。LCAC气垫登陆艇从大型两栖攻击舰上出发,满载人员与装备,以远超过普通排水型登陆艇的速度掠海航行,直接冲上滩头阵地,并迅速卸载,使得美军能实现人员以“不沾水”的方式登陆,并能配合垂直登陆的直升机进行协同作战。
俄罗斯“布拉风”级导弹艇是侧壁式气垫船,满载排水量1050吨,以近海巡逻、护航、缉私与水面突击为主要任务,装备有一门76毫米速射舰炮、两门30毫米6管高射炮、8枚超音速反舰导弹和20枚舰空导弹,火力几乎与排水量7000吨级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排水型船)相当。
与侧壁式气垫船相比,全垫升式气垫船的一大优点就是具有两栖性能。得益于优良的通过性,全垫升式气垫船受潮汐、水深和雷场等各种自然和人工障碍的限制较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登陆作战运输装备。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装备有气垫登陆艇,用以在两栖作战中提高抢滩登陆速度,从而达成战术上的突然性,夺取战斗的胜利。本文的主角——“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就是这种气垫登陆艇中的佼佼者。
“欧洲野牛”,世界上最大的气垫登陆艇
“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全垫升式气垫登陆艇,长57.6米,宽26.6米,吃水1.6米,标准排水量480吨,满载排水量达555吨,巡航速度55节,最高航速可达63节,在以55节速度巡航的条件下,最大航程可达560千米。
“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是苏联研制的1232.2型气垫登陆艇(北约组织以“欧洲野牛”的代号称呼它),由苏联时期的“金刚石”设计局设计,该设计局曾经为苏联海军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气垫登陆艇,具有十分丰富的气垫船设计经验。苏联海军有很丰富的气垫登陆艇使用经验,在1981年举行的“西方八一”大型军事演习(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演习,以北约组织为假想敌,参演总兵力超过50万人)中,波罗的海舰队就出动了大批1232.1型“鹳”级气垫登陆艇运载坦克等重装备掩护海军陆战队突击上陆。
根据苏联军方提出的要求,新的大型气垫登陆艇要在原有型号的基础上提高航速、增加登陆装备的运载能力、加强火力并提高电子对抗的能力。“金刚石”设计局在1978年受领了设计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83年完成设计工作,随后进行了施工建造工作。由于是首次设计建造这种大吨位、大尺寸的大型气垫登陆艇,经过三年试航、调试和改进,并解决了大量技术问题之后,首制艇于1988年正式进入苏联海军服役。截至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前,该国总共生产了8艘“欧洲野牛”,被分别配置在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
从艇体结构和布局来看,“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为封闭式结构,这一点与美国的LCAC气垫登陆艇不同。LCAC气垫登陆艇为非封闭式,所运载的装备和人员全都处于露天状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恶劣天气下不利于装备的保养和人员的防护。为了应对复杂的两栖环境,“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的船体采用耐腐蚀的高强度铝镁合金通过整体焊接而成。登陆艇内划分为设备舱、登陆装备舱、登陆人员舱等多个不同功能的舱室。其中设备舱内装有动力装置,共有5台,采用的是NK-12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其中两台用于垫升船体,3台用于推进。NK-12型发动机是迄今为止人类制造过的动力最为强劲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在1.2万~1.5万马力之间。作为比较,我们可以以大众途观L 2017款家用轿车为例,它的1.8T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80马力,NK-12型发动机的功率几乎是它的百倍。NK-12型发动机先后成为TU-95远程战略轰炸机、An-22大型军用运输机等多种重型军用航空器的动力装置。
在强劲的动力装置的推动下,满载的 “欧洲野牛”可以在浪高2米、风速12米/秒(相当于4级海况)的情况下高速平稳行驶,并在坡度不大于5°的海岸上登陆。得益于全垫升式气垫登陆艇的特性,“欧洲野牛”还可以越过1.6米高的垂直障碍。
“欧洲野牛”的登陆装备舱拥有400平方米的装载面积,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种装载方案。所有乘员和载员舱内都配备有完善的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和供暖系统等生活保障设施,此外还配备了生命救护保障系统和应对核生化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防护设备,包括指挥舱在内的重要舱室还装有合金装甲以提供更好的防护。与其他非封闭式气垫登陆艇相比,“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能为所搭载的人员和武器装备提供更好的乘坐环境与战场防護,以利于保障和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当然,得益于全封闭的结构和庞大的体积,在和平时期,“欧洲野牛”也可以用于抢险救灾等人道主义行动。
与其他仅仅装备了少量机枪的气垫登陆艇相比,“欧洲野牛”配备了堪称豪华的强大火力系统。“欧洲野牛”的武器装备包括两座带有稳定装置的MS-227型 22联装140毫米火箭发射器,可用于执行对岸滩上敌人火力点的压制任务;两座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器,用以对付低空飞行的空中目标;另有两门六管30毫米AK-630自动舰炮安装在火箭发射器的后部,作为防空导弹的补充,也可以用于射击登陆地点的敌方目标。“欧洲野牛”舱内还设置有2条水雷布放轨,可执行水雷的运送和布设任务,水雷的携载量视任务需要而定,最多可以达到80枚。此外,“欧洲野牛”还装备了舰载P-784通信系统、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导航设备和电子对抗设备。优异的航行性能、强大的火力支援能力和可靠的通信保障能力使得“欧洲野牛”拥有其他传统登陆输送工具和中小型气垫登陆艇所不具有的优越性。
登岛作战的利器
气垫登陆艇具有航速快、吃水浅、有效载重大和运载效率高等诸多优点,非常适用于执行兵力及物资的快速运输和后勤保障任务。尤其当面临缺乏港口设施保障的情况时,气垫登陆艇所具有的易于进出浅滩、补给方便的优点就更突显了。
在苏联的装备体系中,“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主要用于执行由岸到岸的快速登陆运输任务(即从己方基地直接向目标登陆场挺进,而不是从停泊在海上的两栖登陆舰出发),并为登陆部队提供一定的火力掩护。这一任务要求与美军装备的LCAC气垫登陆艇是不同的,在美军强大的空海一体火力掩护下,LCAC只需执行由舰到岸的登陆运输任务,并不需要太大的航程和武装到牙齿的强大火力。同时为了能装进两栖攻击舰,LCAC针对各型两栖攻击舰的坞舱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不追求更大的尺寸和载运量,LCAC的全球部署能力是靠两栖攻击舰的携载来实现的。按照原先的规划,苏联海军应当大量装备“欧洲野牛”这种大型气垫登陆艇,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这个计划不得不半途而废。
据报道,中国从乌克兰引进了“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之所以要引进“欧洲野牛”,主要还是考虑到中国面临的在必要时必须以武力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统一的紧迫形势。“欧洲野牛”是执行由岸到岸的跨海登岛作战的利器,而中国此前自行研制的如724型气垫登陆艇等都属于中小型气垫登陆艇,性能无法与“欧洲野牛”相提并论。
按照与乌克兰签订的合同,中国订购的4艘“欧洲野牛”中的前两艘由乌方生产,后两艘将由中国自行建造。这说明中国引进“欧洲野牛”的目的在于消化吸收包括结构、动力、材料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以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这一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张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