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中国最柔软的人“东方美人鱼”能把身体折成5段

2017-08-16余战纪

现代家庭 2017年8期
关键词:柔术圆筒杂技

余战纪

央视节目现场,主持人撒贝宁对大连姑娘孙菲说,把身体折成多段的柔术,之前已有人尝试。孰料,孙菲自信地回答:“如果之前那个叫‘挑战不可能,我这个就叫‘挑战更不可能!”接下来,观众看到惊人一幕,孙菲把身体折成5段,反向弯折或蜷曲收缩,在一个透明圆筒里,穿过4层通道,最小通道只有25厘米宽,却有5.65米长……22年柔术锤炼,孙菲挑战“更不可能”成功了!

孙菲和妈妈一起

中国最柔软的人

有一颗最坚强的心

孙菲出生于1988年,家乡在辽宁大连。十多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分开了,一路走来,都是妈妈陪伴着孙菲。孙菲6岁那年,妈妈看到女儿对音乐和舞蹈特别有感觉,隔壁一家花店长年放音乐,孙菲时不时会跟着曲子,比划着手脚,跟着音乐节拍,有模有样地自编起舞蹈动作。有心的妈妈把孙菲送到大连普兰店一个艺术培训班,学习舞蹈杂技。

1998年9月,10岁的孙菲考入沈阳杂技团。虽然妈妈知道,学杂技要从娃娃抓起,但自从女儿走上这条路,她感觉女儿好像“卖给杂技”了,那种苦,不是她这个年龄的孩子能承受的。练功服的手肘关节、腿膝盖处,常常三四天就磨破了。起初,妈妈会给她买新的,但懂事的孙菲说:“妈妈,你缝补一下就好了,补得厚些,这样就耐磨了,如果总是买新的,多浪费啊。”其实衣服磨破,妈妈并不心疼,她心疼的是女儿身上的淤青,这边好了那边又出来了,根本没有断过。

无奈,妈妈在杂技团旁租了房子,跟药房的老师傅打听,买来一些强筋健骨、活血化瘀的汤药,每天熬给女儿喝。

孙菲12岁那年春节,亲朋好友相聚,茶余饭后,一些年龄相仿的孩子表演唱歌、诗朗诵。有亲戚提出,让孙菲表演一段杂技。孙菲妈妈一把拉住女儿,婉拒道:“孩子还小,没学多少杂技,以后再说吧。”孙菲有点不高兴,她也想露一手,让长辈夸夸自己。回到家,妈妈对她说:“你在团里练杂技,我看了心疼。咱们回来就是好好休息的,我不忍心看你再摆弄那么难的动作。”

孙菲小小年纪已出类拔萃,那些年,她跟老师到过德国、法国、加拿大演出。在团里,每天清早,孙菲就和其他团员一样,来到练功房,边练习压腿、弯腰等基本功,边等老师来。对于每个团员来说,劈叉根本不在话下,但孙菲每次劈叉不仅可以劈到180度,还能远远超过这个弧度,甚至还能把身体蜷曲成一团,柔韧性极强。老师觉得,孙菲是个学柔术的好苗子,而孙菲自己也偏好于练习柔韧性方面的杂技动作。于是,她踏上了学习柔术这条道路。

柔术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朵艺术奇葩,被誉为“超越极限的人体艺术”,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一般杂技不同,柔术更多的是追求人的视觉感受和人的极限,通过对人的疼痛训练,将人体内的结缔组织韧带最大程度拉伸。

老师告诉孙菲,训练中由于韧带被撕拉,会产生剧痛,很多孩子都因无法忍受而退出,能坚持到最后的只有凤毛麟角。

凭着对柔术的热爱,以及自身的优越条件,孙菲还是咬牙坚持下来。正式进入柔术练习,她发现比一般杂技的难度高很多。有一次,孙菲劈叉后,老师一只脚踩住她的屁股,两只手抓住她的右腿往上掰,当掰至200度时,趴在地上的孙菲开始挣扎,还难受地发出呻吟。老师腾出一只手摸了摸孙菲大腿的根部,发现肌肉与韧带都绷得非常紧,便稍稍用力踩住孙菲屁股,继续将她的腿用力往上掰。孙菲疼得尖叫,但硬是忍着没流泪。老师让别人搬来两个垫子,垫在孙菲的小腿下,使其两条腿都保持220度打开的姿势。孙菲忍着撕裂韧带的剧痛,听老师的话,保持姿势40分钟。

40分钟,犹如漫漫长夜,孙菲汗如雨下,胯部的疼痛已无法忍受,她只能慢慢等双腿麻木,失去知觉。时间终于过去,老师帮孙菲放松双腿,但她感到又一阵疼痛,还没缓过神来,老师又帮她下腰。孙菲背向墙壁下腰抓住脚腕,老师慢慢推她,使她的胸部与腰部完全贴在墙上,整个身体顶着墙壁呈对折状。孙菲疼得死去活来,老师还在压她的身体,并说,压50下,当天的训练就完成了。孙菲坚持着,默默数:“1、2、3……”

那天回到家,孙菲感觉四肢已和身体脱离,一点力气和知觉也没有,妈妈抱着她使劲揉着胳膊和双腿,帮她按摩放松。晚上,孙菲连吃饭、洗漱的力气都没,还是在妈妈的帮助下才完成的。看着软绵绵的女儿,身子骨像散架似的,妈妈泪如雨下:“你这孩子就是倔,这么痛,你怎么不哭啊,你一哭,老师就心软了。”妈妈念叨一会,突然想到:“不行,我明天找老师说说去,让她慢慢来,别给你这么大强度的训练。”孙菲突然从床上弹起来,说:“妈,你别去,我能坚持住,你要是去了,我之前受的苦全都白费了。”妈妈连忙让女儿躺好,心疼地乱了方寸:“那或许,我给老师送点礼,她会不会对你好一点?”孙菲笑着摇摇头,拉着妈妈的手说:“妈,有你心疼我就够了,我自己选择的路,我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少女时期的孙菲,亭亭玉立,1.60米的个子,身材匀称,眼睛不大却很精神很有灵气,一对萌萌的虎牙,十分讨人喜爱。对于学习柔术,她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杂技团,练习柔术的人极少,她想趁年轻,去外面闯闯。

2008年,当时20岁的孙菲已是国家二级演员,她选择离开杂技团。之后,孙菲四处寻找表演、崭露头角的机会。对此,妈妈有些担心,怕她太拼了,身体吃不消。但孙菲说:“我一定能成为中国最‘柔软的人,因为我有一颗最坚强的心。”

摔断身体摔不断信念

她是“最美东方美人鱼”

孙菲独立单挑后,在全国各地的舞台展示她的柔术之美,节目《高空网吊》《柔之美》《灯火艺术滚灯》等,精彩的演出一出接着一出,令人惊叹,广受好评,越来越多的节目邀请她去演出。无论走到哪里,妈妈都会陪着孙菲,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每次演出前,妈妈往往会说一番相同的话:“不要逞能,做不了了就停下来,你年纪还小,不要怕被笑话。上节目,首先要保证安全,其次才要表演得精彩。”其实,妈妈的心里很矛盾,女儿演出时,她既想看,又不敢看。她不想錯过女儿的每一场演出,但又怕看着女儿做那么多危险动作,万一有什么闪失,心里无法承受。

然而,让妈妈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2011年春天,孙菲应邀前往南方一个城市演出。当时,她吊着钢丝,盘旋在半空,做一些复杂而挑战极限的柔术动作,美轮美奂。正当现场观众为她捏着一把汗时,突然,孙菲身上的钢丝断裂,硬生生从数米高空跌落,躺在舞台中间,无法动弹。灯光立马暗下来,妈妈是第一个飞奔到她身边的人,孙菲拉着妈妈,强撑起来,给观众谢幕。之后,她火速被送到附近医院。

经医生诊断,这次事故使孙菲胸椎骨骨折,腰椎三体压缩骨折。医生给孙菲动手术,在腰椎处打了钢板。孙菲住院三个多月,医生说,她打了钢板,以后不能弯腰,肯定练不了柔术了。

孙菲心里很难过,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妈妈在一旁也劝她,放弃柔术吧,身体要紧。但孙菲斟酌再三,还是坚持要练柔术,她说:“打了钢板怕什么,带着钢板,我照样能表演,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你信不信。”妈妈抬起满是泪水的脸,愕然。

出院后,孙菲进行了一年的康复训练,便重返舞台了。2015年3月,孙菲参加央视的节目。为了这个节目,她编排了一个“人鱼故事”的表演,道具是一张巨大的渔网和一个水缸。孙菲在渔网中,从天而降,落到一个小小的水缸里,做着各种柔美的姿势和造型,整个节目极其优美和浪漫。

提起这个创意,孙菲说:“我是大连人,在海边长大,很喜欢海。小时候妈妈常带我去海边玩,这也是我这次表演创意的灵感,毕竟是鱼就该有水。” 但在练习中,孙菲发现,这一创意的实现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样简单,刚开始练的时候,肢体有点难控制,在水里翻滚的时候总会呛水。为了克服这个难题,3个月的训练里,孙菲每天要在水缸里练习上百遍动作,喝进去多少水也记不得了。甚至有时候吃饭,孙菲也只是把头探出水面,匆匆让妈妈喂几口。妈妈打趣说:“我喂了3个月的鱼,这条鱼怎么越来越瘦了。”

然而,好不容易克服水中障碍,意外又发生了,孙菲训练时左脚韧带不小心拉伤。眼看登台日子临近,孙菲急得眼泪直流。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她还是决定带伤上阵。登台前一刻,孙菲为了保证演出顺利,她打车去附近医院,一连注射了3支止痛针,希望把脚伤带来的阻碍降到最小。

演出很成功,嘉宾范冰冰称赞孙菲是“最美东方美人鱼”。演出结束,妈妈在后台对大家说,其实这是一次最没把握的演出,她担心女儿脚受伤,会影响节目的精彩度,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孙菲说:“专业的杂技演员就不应该放弃,要把最好的一面献给观众。水缸里的表演,我练习了 3个月,渔网里的动作,我练了八九年。我喜欢柔术,喜欢不断创新柔术的美感,被大家认可,被掌声鼓励,是我最大的享受。”

挑战更不可能

身体折成5段转了6个弯

这些年,孙菲频频出征,好评如潮,也引起了一个人的关注,那就是她的爸爸。虽然爸爸很早就离开了她们母女,但孙菲长大后,爸爸也会偶尔联系她,关心她的生活。孙菲怕妈妈不高兴,特意把手机里爸爸的电话设计成“荪先生”。2016年春节,爸爸联系她:“女儿,这么多年,爸爸一直关注你,你的比赛视频,我叫人刻成光盘,有时一天要看好几遍,爸爸为你骄傲,也谢谢你妈,把你培养得这么好。我虽然没什么文化,是个做木匠的,但我知道,你有现在的成就,确实不容易。我不能像你妈妈那样,到现场给你打气,只能默默祝福你。”孙菲听了,热泪盈眶。其实,她明白,妈妈虽然嘴上不饶人,但心里还是牵挂着爸爸,当年的恩怨情仇也有些放下了。

2016年底,孙菲参加央视的另外一档节目,这是她练习柔术以来,最大的一次自我挑战。在这之前,山东一名女选手,已在这个节目上,让观众领略到了柔術的极限。为了战胜这一“极限”,孙菲给自己的定位是“挑战更不可能”,她设计了一个柔术表演,难度前所未有。

节目里,孙菲进入一个透明圆筒,凭借自己身体柔软的韧性,越过圆筒内的多个关口。

整个节目过程,安静得能听到孙菲偶尔急促的呼吸声。在狭小的圆筒里,孙菲逆折身体,完全缩成一团,在爬梯上呈S形,将身体转了6个弯。妈妈在台下观看,手心里全是汗,心里一直默默祈祷。

过圆筒的第二关时,孙菲要通过3节直径60厘米的圆筒,依次反向穿过圆筒里面的圆孔,且不能碰到里面的红色圆柱。孙菲青筋爆出,呼吸非常急促,似乎全身的力气快用完了,但她仍坚持着。

顺利到达第三关!孙菲需要弯曲身体为S形,逐级钻过每节间隙为27厘米的梯子。孙菲像一条蛇一样,弯曲着艰难前行,直奔最后一关。这是最难的一关,需要通过高度仅为25厘米,长达5.65米的通道。孙菲将身体完全对折,狭小的空间里,身体蜷缩成近乎圆形。“挑战成功”,随着撒贝宁宏亮的声音响起,孙菲顺利通过圆筒,完成挑战,全场欢呼!

挑战成功后,有媒体问孙菲,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孙菲说,当时相当激动,除了掌声,最想见到的人就是妈妈。她回到后台,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轻轻地说:“我成功了,我快支撑不住了。”妈妈说:“你参加节目前,对我说,不去挑战,不能体会真正的付出和幸福。今天,你挑战成功了,妈妈祝贺你,你真的有一颗最坚强的心。”

确实,孙菲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坚持,还有妈妈的支持,以及观众的喜爱。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是孙菲继续向前的动力。有时候她出去,遇到一些认识她的观众,要求与她合影,她可高兴了,从不会拒绝。有些合影她自己都会保留一份。她很愿意听观众给她提的意见和建议,记得有个小观众说,很喜欢看她表演的美人鱼,还希望她能多加一些动作,把美人鱼的故事变得更加生动一点,像她之前看的童话剧一样。孙菲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她以后也会尝试。

即将29岁的孙菲还是单身美女一枚,不知谁会那么幸运能够把她娶回家。想追到这个柔术女神,单身的男青年们可得努力一把,她的一身功夫不是一两天就练成的!

猜你喜欢

柔术圆筒杂技
鼠国要上天之超级大圆筒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服了!烧脑的巴西柔术
重庆的巴西柔术迷 格斗也可以玩得“很温柔”
老鼠演杂技
巴西柔术研究
圆筒内有接头的细长杆稳定性问题
径向高压圆筒柱的研究与应用
单层厚壁圆筒的Green函数及其动应力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