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活动中心

2017-08-16李麟学,刘旸,周凯锋

世界建筑导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南开大学体量校区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活动中心

Jinnan Campus Student Activities Center of Nankai University

设计: 麟和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李麟学

建筑师:刘旸 周凯锋 刘林 王彦雯 吴琦

业主: 南开大学

建设地点:天津市津南区南开大学津南校区

设计时间:2012-2015

竣工时间:2016/10

建筑面积:10 900m2

建筑层数:3层

项目获奖:2016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入围奖(公共建筑类)

摄影师: 苏圣亮

Design: Atelier L+

Design Principal: Li Linxue

Architects: Liu Yang, Zhou Kaifeng, Liu Lin, Wang Yanwen, Wu Qi

Client: Nankai University

Location: Nankai University Jinnan Campus, Jinnan District, Tianjing

Design Cycle: 2012-2015

Completion: Oct.2016

Area: 10 900sqm

Stories: 3

Project Award: 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 Creation Award Finalist (Public Building category), 2016

Photographer: Su Shengliang

以大学城为代表的中国大学校园建设,往往以大规模的尺度和速成模式为主要特征,而多样性的缺失往往是其饱受诟病之处。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学生活动中心的设计,试图在这一现实建造状况背景下,提供一处异质的,与自然融合的“乌托邦”。

校区位于海河大学教育园区的南部,作为天津滨海新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边新建建筑及建筑群的大量、快速建设,取代了先前原生的耕地和鱼塘,建筑自身与其所定义外部空间的尺度也越来越大,城市建成环境呈现明显的同质化趋势。

作为次一等级城市公共空间的津南校园,位于其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基地与原生场地的相关记忆仍然清晰可辨——场地被一处湖面和低矮的林地环绕,自然风貌平坦、空旷,场地内部远大于市区的季节性大风、中国寒冷地带的冬季气候特征的丰富性,强化了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巨大反差。

大小不等的立方体量围绕中心庭院做放射状组织,形成“簇集-发散”的整体形态,建筑在自然之中,回应着来自校园内不同方向的观察视角。隐匿的入口位于建筑西侧靠近教学楼的校园街道旁,从而实现建筑最大限度的与自然的湖面和林木交融——作为多向布局的建筑体量的一个分支,与环绕内院的公共走廊串联,公共走廊与内院之间的界面以片墙与透明玻璃幕墙穿插构成,贯通着南、北两个方向设置的大片玻璃幕墙“景框”,于开放和封闭之间对动线与视线进行引导,将周边校园建筑与场地自然景观乃至更远处的城市建成环境纳入一条步移景异的线性观景公共空间中,通过对环境视觉映射的变化塑造,将既存的反差进一步凸显。

多向度的体量布局与覆盖其上的铝板材料幕墙结合,消解了惯常依据太阳轨迹所设定的“方向性”和“立面性”,从而组织最大化的阳光捕获。伴随着学生于各功能房间的活动亦或是随机的发现,贯穿起不同条件下的室内光影体验。立面幕墙在数理参数的控制下形成纹理单元,结合会议中心、活动室以及音乐厅等不同的功能用房,自由实现对内部光线投射量的控制,成为最大化捕获优质光线的“过滤网”。原真白色的肌理单元起始大地,连续、完整的贯串建筑,模糊二者之间界线的同时,将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轻盈的漂浮感进一步凸显。大报告厅24米悬挑于湖西草地之上。

与立面向光性一同消解的是存在于建筑身上常见的主次关系,会议中心、活动室以及音乐厅独立分布于不同的体量,以位于一层的景观庭院作为功能组织的核心,结合两部环绕内院的直跑楼梯将一至三层的各活动用房和公共空间联系起来。三层 屋顶的平台既为使用者提供了视野广阔的观景空间,又充当了“缓冲空间”的作用,在外部自然与内部庭院之间的空气流通中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接合一大一小观演空间悬挑的部分体量,探出至水面,顺应盛行风向的走势并形成有效引导,优化室外环境的通风,进一步提升使用者对建筑外部微气候的感知。外部立面包裹的搪瓷铝板材料幕墙,与穿孔铝板一起采用双层表皮的做法,成为实现自然与光线营造的建构基础。对简单的几何元素基于其特性进行研究,立面构件被设计成一系列的以不同采光孔数目和旋转为逻辑改变采光率的八边形几何构件,在梁柱界定的正交网格基础上,以2mX2m为基本模数,由高采光率的连续变化到封闭的低采光率景窗,使得建筑内部、走廊以及各活动教室和周边环境间建立起了视觉联系,这也是顺承既定内部功能需要的合理结果。装配式的构件模块简化了建造程序的同时,提高了施工精准程度与可控性。

材料与建构的突破,不仅仅提升了建筑环境性能,使得建筑在空间、景观、光线、触感等层面,形成一个诗意的整体性表现,从而与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融合、消解、对话和响应,建筑师称之为“响应的诗意自然系统”,在自然系统要素风光热驱动下进行建筑原型的探索,通过空间的诗意营造将其纳入校园生活的日常,也被师生们亲切的称作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的“颜值担当”。

轴测分解 Diagram of Form&Facade

剖面1 section 1

剖面2 section 2

概念草图 concept sketch

总平面 site plan

西立面 west elevation

东立面 east elevation

表皮生成 Diagram of Facade Element

猜你喜欢

南开大学体量校区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浪漫的材料
明年目标1.5个亿?!这家体量过亿的动保企业正在谋划什么?
砳建筑:在“鹅卵石”体量中实现绿色节能办公
南开大学制备新型超强韧人造蜘蛛丝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一道南开大学自主招生试题的推广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打造体量感的裤装2016春夏女裤流行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