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联盟
2017-08-16马臻,李月,敬瑶瑶等
文学社联盟
长沙市明德中学屈子文学社
统筹/马臻 组稿/李月 敬瑶瑶 唐姿慧 段玮荣 姚乐哲 左安琪
编者按
Hey,同学们,“文学社联盟”本期成立啦,专为大家呈现丰富多彩 的中学生文学社社团生活。魅力指导老师、未来写作之星、文学社爆 笑日常,只要你有才,我们就让你秀!欢迎各校文学社与编辑部联系 ,展示你们的独有魅力!
上榜热线:0731—85015658
投稿邮箱:teen2013@126.com
社长:李月 指导老师:马臻 社刊:《屈子》
明德中学113年来,大家辈出,但几乎所有明德的大人物都是文学爱好者,功底颇深。屈子文学社传承明德中学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成立有二十多年,多次获全国、省级中学生优秀社团,致力于“营造一个书香文采、诗情哲思的精神家园”,以“安静、从容、自由、丰富”为办社原则,坚持“超越雅俗,涵养大气”的办刊理念,融合高雅与通俗、经典与流行,力求办出一流的校园文学刊物、高品质的文学社团。
1.马臻
2.敬瑶瑶
3.唐姿慧
4.段玮荣
5.姚乐哲
6.左安琪
麻辣不NG
王者荣耀也匿名
QQ群出现了匿名新功能,文学社社员也来凑热闹,纷纷穿越到三国。
(匿名)周瑜:当年给小乔三书六聘,怎么就那么贵?想当年,正年少,笑轻狂,留下曲有误周郎顾之名,意气风发。
(匿名)刘备:不好意思,最后还是输给了我家诸葛亮。
(匿名)周瑜:结果就因为个小乔,把我替伯符戎马半生攒的积蓄全坑完了。诸葛亮那个田舍翁能跟我比么,还是陈寿小子讲道理,不乱写。诸葛亮当年来我主孙权处,除了舌战群儒,再无半点功绩,火烧赤壁没他点事……
(匿名)刘备:我家诸葛亮,才华出众,少年成名,动手能力还强。什么木牛流马,出师表啊,你看看你,除了打仗,还会什么?
(匿名)周瑜:鬼嘞,你还说出师表,你看别人诸葛亮怎么说的:臣本不依,懂不?就是不想过去。
(匿名)刘备:我的人,我说了算。你看看罗贯中,实力吹亮,吹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既生瑜何生亮,知道不?
(匿名)周瑜:他就是不讲道理!诸葛亮官场没我顺,娶的老婆没我家小乔漂亮,快死了还被你压榨劳动力,我嫉妒他干嘛?
(匿名)刘备:可是月英才华横溢,配得上我家诸葛亮,而且你怎么知道月英没你小乔好看?
(匿名)周瑜:月英除了会搞发明,横溢个鬼。横溢跟甄宓比横溢去,不过是她爸横溢点,而且她没我横溢。
(匿名)刘备:闭嘴,月英是你叫的吗?甄宓还不是我儿子的老婆!还有你横溢个鬼。
(匿名)刘备:哎呀,说错了,角色互换,我替曹老板说一下。
(匿名)周瑜:你说什么?曹丕板死你!还有什么?还有我真横溢好吧。
(匿名)刘备/(匿名)周瑜:余秋雨瞎说。
(匿名)刘备:……
文学星榜
桂落花余香
文/钟金慧(屈子文学社社员,明德中学K405班 )
秋风催得韶光老,催得落叶入土化成泥,催得桂花朵朵染黄留余香。
桂花落在我的发间,吻上我的掌心,像极了那年外婆的微笑。
每年的八月,小山村里的一排桂花树上挤满了桂花,小小的花儿躲在绿叶后,咯吱咯吱地笑。
外婆总会带着年幼的我去打桂花,边拿着竹竿边哼道:“八月呦那个桂花香,打落呦那个给乖孙……”而调皮的我在纷纷扬扬的花雨中钻来钻去,沾了一头的浅黄,染了一身的花香。外婆就逮住我,笑说我是小混世魔王,移走我发间的花儿。
我嘟嘟嘴,继续在花海中遨游。
回了家,外婆开始做桂花糕,我则趴在灶台上眼巴巴地看着。
外婆先把米粉倒入木桶搅拌,在中间扒出一个鸟儿窝,揉进去些白砂糖,舀入清水用手拌匀。
外婆再笑着对我说:“小馋猫,好的东西总要再等一等,先回去睡觉。”
第二日外婆早早地起床,糕粉的准备需要静置八个小时。不过在我起床前,外婆早已取好了蒸桶,开始蒸粉了。待我醒来,糕粉早已蒸足了时间,吸纳了足量的热量。
外婆把蒸桶取下,将糕粉倒在铺有湿布的案板上,外婆粗糙的大手抓住湿布两头的布角,连糕向外翻个身。这让我想起去年外婆开垦荒地时,一记记砸在土地上的锄头。
湿热的糕布一被掀去,接着便是撒糖和桂花了。这桂花是有讲究用量的,桂花过于密集口感就会微苦,花不足又不够美观。不过外婆每一次总能掂量好,一洒,桂花就全都服服帖帖均匀地落在糕粉上。
紧接着外婆把糕布一盖,拉过身边的一半糕粉揉至扁,又把外面的一半糕粉向里对折,去了布再把从右向左先折上三分之一,再折叠成卷筒形,像极了我和小伙伴们平素用书本卷来当小主持人的话筒。
外婆将糕粉翻来覆去,把时光也揉进去不断地折叠不断地压扁。终于等到了糕光滑起亮了,想不到竟还要开条。
我心疼这可怜兮兮的糕坯:“外婆,你说桂花糕们会不会疼吗?”
外婆笑笑:“桂花糕们呀,都为能给你带来美味而高兴里!它们高兴都还来不及了呢。”
我终于放下心来,继续为自己的美食而煎熬。
外婆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弦线(两端早已各系上一个小圆卷,方便手提),将糕坯割成四到五长条,又继续揉、折叠。糕坯在外婆手中来回倒腾,轻灵自如。这让我想起蝴蝶在密林间灵活翻飞,像轻功了得的江湖豪侠,在阳光下翩然灵动。
开条已经完成,外婆将分好的糕坯放在抹好豆油在案板上,不时去翻转糕身,只待桂花糕凉透,在回笼热上那么一热,才算大功告成。这段时间更是煎熬,一分钟之内我至少得问外婆十几遍。外婆呢,总是笑着说不急,不急。
等了将近一天,外婆终于将桂花糕端上了桌。在山村质朴沧桑的木桌上,在昏黄的灯光下,散着桂花香的小屋里,白胖胖的桂花糕安静的躺在白瓷碗中,都别了小巧的桂花来掩盖自己的害羞。每一块的甜度、嚼劲都刚刚好,一入口,便是丝丝缕缕的桂花清香。外婆也不动筷,只是在一旁看着我,慈祥且满足。
儿时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吃一块外婆做的桂花糕。
后来我去了县城读初中,外婆自己一个人孤独的留在了小山村。她总是固执的对子女说她要留在小山村,这生她养她的哪怕不再富饶的土地。她仍是每年都做桂花糕,但我却很少能像儿时一般看着她做桂花糕。
我经过的每一个地方,并不是没有桂花糕卖的。只是都找不到儿时那种温馨的怀念。
又是一年八月,外婆早已乘鹤归去。连她的最后,也沉睡在了这个纯朴的小山村里。
立在外婆的坟头,纷纷扬扬的桂花再次落下,我又忆起年少记忆中的桂花糕。
又是一年秋风至,见催桂花朵朵落,只是那年人已去。
新星絮语
文中的“我”并非本人,而是一位比我大很多的表哥。外婆去世的时候,我还小。如今想起外婆,只记得她做的桂花糕还有一个和蔼的背影。
表哥不止一次跟我提起外婆,他说起外婆拿手的桂花糕,说起在那个小山村度过的欢快的童年。前些日子表哥带回几盒桂花糕,没吃几口他的眼神就黯淡了下来:“没有外婆做的好吃……”我听着,顿时思绪万分。于是以表哥的口吻写了此文,用来怀念外婆。也是,来怀念那些亲人给过我们的爱与温暖。
文学星榜
生命的呐喊
文/李月(屈子文学社社长,明德中学K410班)
张爱玲先生有过一段经典的话:“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鲁迅先生也许也有两个这样的女子,一个是许广平先生,一个是萧红先生。不过这样的评价于许广平先生来说,或许是不恰当的,于萧红先生而言,却实在极了。
鲁迅先生仙去后三年祭,萧红先生便付与平生心血作了本关于鲁迅先生的回忆录,所描写之处真挚动人,颇有鲁迅先生生前风范。特别是最后一篇鲁迅先生沉疴未愈时,却端坐着仔细揣摩一副木刻,是德国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画描述了一个穿着大红裙子的女人在风中奔跑,地上还有些小小的玫瑰。如此看来,意味幽微难言,而单是珂勒惠支就值得让人用一辈子光阴来挖掘她。
弗洛伊德说过,生命的呐喊是从爱欲中发出来的。依我拙见,让这位画上的美人一袭红裙追逐的某种不知名却有着生命秾丽颜色的风物,大概就是爱了吧。地上散落的小小玫瑰又是否象征着爱的不可得抑或忘却,而致使她四处找寻却无法触及呢?鲁迅先生对于这幅画,也有着很深刻的情感吧。
可以想象,鲁迅先生坐在红木椅子上,神情严肃着而又很温和,偶尔咳嗽两声,却还是很和蔼,谈论到感兴趣的事物时,便会浅浅地笑着,俨然有清风拂面之感。许广平先生这会儿应该在做家务,常常出声附和着鲁迅先生的私人讲演,有时也责怪似的说鲁迅先生不爱惜身体,却也是浅浅地笑着,如同黄昏的光线打进方格窗子里来,呈现给人戏剧里不真实的错觉。萧红先生坐在鲁迅先生对面,安然地听着鲁迅先生的话,每到精彩处便点点头,浅浅地笑着,恬淡如栀子花的清爽。
这般情节不知发生了多少遍,不难猜出总有一种隐秘而莫名情愫在悄然滋长,或许在感慨世事无常中,行走在白日旧巷里。像江南的雨,缠绵而柔软,渐渐地就沁人心脾,像春风十里,温暖而含蓄,到底还是摇摇头走了出去。
杜拉斯于《情人》中写道,“每个人都有一块别人所不能踏足的空地,任意堆放一些东西,那里,称之为‘禁区’。”鲁迅先生和萧红先生也是如此吧,默默地保留在心底,不为世人所知。
鲁迅先生在病入膏肓时也想着萧红先生的瘦,许广平先生也不免察觉到什么,只是未说出口罢了。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去东京疗养。临行前,鲁迅支撑着病重的身体,设家宴为萧红饯行,许广平亲自下厨烧菜。鲁迅爱怜地嘱咐萧红:“每到码头就有验病的上来,不要怕,中国人就会吓唬中国人。”
余杰写《鲁迅和萧红:另一种情怀》,他们“除了师生之情,还有别的精神和感情上的撞击”。我是十分赞成的,可这种精神和感情上的撞击又是极为神圣高尚的,令人不敢轻易逾越。就如同那幅木刻似的,许广平先生疑惑着,萧红先生则心有灵犀一看便知。
萧红先生弥留之际,曾表示想葬在鲁迅先生旁,终于无法实现。戴望舒在《萧红墓畔口占》中写:“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来你身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海涛闲话。”这该是何等的寂寞和忧愁!
她在卧听海涛闲话的同时是不是也念着鲁迅先生的闲话呢?鲁迅先生若是知道萧红先生还心心念念着他的闲话,在天国,也会欣慰的吧。
新星絮语
作为一个热爱阅读与写作的人,对于著名作家的情感难免有些好奇。鲁迅和萧红的感情,是中国近现代文艺史上较为经典的一段感情,它的成分很复杂、很温婉,看似简单,细品又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也许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总有很多简单表面下掩藏的复杂与难言吧。所谓文学,不就是人学,不就是人与人的感情之学么?世上的感情形态万千,文学的世界也就因此宏大、富丽、深邃。
株洲二中蓝天文学社
统筹/匡焕新(株洲二中团委书记) 组稿/廖婧炜 宋宛谕 何诗琪
社长:廖婧祎
指导老师:张坚固
社刊:《丛中笑》
欲得一方清闲地,蓝天不负君才思。株洲二中蓝天文学社是湖南省最早的中学生文学社团之一,多次斩获“全国优秀文学社团”殊荣,社刊《丛中笑》获评 “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报刊”。社团每周导师大讲坛”的文学知识讲座,沁心怡之书香满腹,瞻文学之高山流水者;汉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同袍;屈原舞台剧“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之回肠;“你们·我们”书信活动中“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之愁思……蓝天文学社成立十余年来,致力于诗文创作,集结了一批喜爱文学,抑或文学欠佳而又希冀提升的学子。
麻辣不NG
跨年之不想交稿
跨年那天晚上,社长大大发了一条朋友圈:今年的最后一天了,你们有什么愿望告诉我,我尽力帮你们实现。原以为下面的评论会是“请吃饭”、“请喝奶茶”之类,结果下面清一色的评论:“社长大大,不想交稿……”社长绝倒。
张嗲来了
蓝天文学社指导老师张坚固老师是一个极具文学情怀、具有大智慧的老师。文学社成立十余年来,只有张老师这一位指导老师,在他指导下,文学社开设了“导师大讲堂”,创办社刊《丛中笑》。
张老师在教学岗位上一直坚守到退休,如今已退休两年,但他还是执着于文学,现在仍被学校聘为社团指导老师。他喜欢研究各类文本,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文学观点,闲暇时,更是创作剧本、小说、各式文章无数,但他本人以朴实、亲切、风趣幽默,有点像“老顽童”,加上对文学的这份倔强,被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为“张嗲”。张老师也非常喜欢这个称呼,他的微信名字就叫“张嗲”。
1.蓝天文学社指导老师张坚固
2.蓝天文学社社长廖婧祎
3.蓝天文学社社员宋宛谕
4.蓝天文学社社员丁一达
5.蓝天文学社社员苏相宜
6.蓝天文学社社员丁天怡
蓝天文学社“首脑团”。
文学星榜
桥
文/何诗琪(株洲市第二中学G1606班)
窗外的寒风呼啸而过,冬日哀嚎声使人难眠。
老人爬起来点了油灯,望着盛满枯木的壁炉发呆。“恕我不能陪着您啊,但无聊时请多出去走走吧。”老人弯下腰,从床底抓出一双落灰的皮鞋,学儿子的语气说道。
他取下炕上的布,慢吞吞地擦拭它,穿上。此时是深夜十二点,老人不知道该去哪。他很久没有出门了,周边街坊邻居无微不至地轮流照顾他,很多事老人无需多虑。
“我要去桥上。”老人坚定地说。他取下墙上唯一的照片,小心翼翼地塞进自己的破布袋,打开六斗柜,拿出一枚已经褪色的邮票。随即老人的目光投向门边的拐杖,“带上它,老家伙。”他对自己说,“别待会连桥都上不去。”
老人颤颤巍巍地出门了,外头的风格外的凉,他不禁裹紧了自己脖子上的围巾。
远远的,一对站在桥头的母子。他们身旁的行李箱引起了老人的注意——这对母子应该是才从旁边的车站出来的,似乎在等待着谁来迎接他们,行李大包小包,大概他们是初来这个小镇,开始新的生活。
“或许我可以请他们住去我家。”老人想,“我可以每天跟他们讲这个小镇里发生的故事,每天讲。”老人慢慢走近桥头。“但我的破屋子里什么也没有,他们没法快乐。”老人又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干脆倚在桥头的石栏上,陪着他们一起等。
昏昏暗暗的路口驶来一辆马车,没等老人仔细去看,已有壮丁下来搬了行李,母子早已随马蹄声远去。老人把邮票装进袋子里,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上了桥。
桥中央挂着一盏大灯,显得格外亮,灯影下似乎有两个人。
“管他是什么,我才不怕。”老人讪讪地说,他似乎看见了一对年轻男女。走近去,肯定了他的猜测——他们正背着家人约会。
老人刻意往桥沿走去,害怕自己打扰了他们。突然有什么东西硌着腰。老人从布袋里找出了那个带棱角的相框,吹去上面的尘埃。相片里老人与他的老伴。当初他与妻子在长辈的全然反对下反抗着,艰难地走到了一起,每一分每一秒,对他来说都来之不易。想到这,老人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老人的目光从照片上移开,那对男女早已不见了踪影。无奈地耸了耸肩,老人继续拄着拐杖往前。
他看见右侧桥边塌了一个大口子,围栏之间没有东西连着,若是有什么人经过了,很容易会摔下桥去。“这老东西比我有用。”老人把自己的拐杖架到断裂的围栏上,或许醒目的一根棍子能帮别人一把吧。
没有拐杖的老人举步维艰。但他仍然在桥上走着,他也不知道现在几点了,从出门算起,大概已经过去了两小时。
“快到啦。”老人兴奋地对自己说,同时也注意到了桥头躺着的一个醉汉,不可否认的是,他像极了自己的儿子。儿子在醉酒肇事被送到监狱前,也是这副颓唐的模样。
“年轻真好,干啥都有劲。”老人自言自语,他看见地上的人衣着单薄,取下自己的围巾,盖到了年轻人的身上。“还有人惦记着呐!”老人看到有人来了,应该是这个小伙子的父亲,在询问了老人原委后,连连道谢,大步流星地架着儿子离开了。
“又只剩下我一个老东西啦!”老人从雪堆里起身,一不小心掉落了邮票,那是他儿子苦苦请求才寄回来的信上的邮票!老人跪在地上,两只冻得通红的双手在雪地里翻找,“该死的老家伙!”
当他找到的时候,上面的图案已经被冰雪蚀去了。老人弯下腰,把邮票放在心窝的位置,终于失声。
天空渐渐地亮了,漫天轻柔的雪花却从未停歇,还夹杂着淅淅沥沥的雨丝。老人无心去管,浑浊的双眼没了生气,脸色惨白得恐怖,他死死地盯着不远处桥的尽头,那旁边有一个人迹罕至的陵园,里面立着老人母亲与妻子的坟墓。
新星絮语
最初我接到本刊物编辑和老师的采用稿件的消息有些受宠若惊,没有想到自己笔下一篇读来有些沉重的故事会受到他人的青睐,本身这位老人也是我在学到《老人与海》这篇文章时得到的灵感,幻化出来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温柔善良的老人形象——走过一座如他一般孤苦伶仃的桥,走过自己的漫长岁月。
文学星榜
一炉沉香屑
文/邵梓秦(株洲市第二中学G1604班)
时间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悄然滑过,从来都不曾刻意,不曾偶然。有些记忆被时光湮没,交还于岁月;有些故事被季节冷落,预支了流年。但有些事,无需复制,也无需杜撰,因它本身的色彩过于传奇,哪怕地老天荒,而那些故事依旧从尘埃里开出低眉的花。
遇见张爱玲是一个静谧冷清的黄昏,就像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却也只能说这也许是缘分了。我悄悄地遇见了张爱玲,且带着梨花似雪的心,可窥见那风华绝代的女子穿过旧上海幽深的弄堂,一身华美精致的旗袍,绾着高高的发髻,或颦或笑,和着民国的风,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民国,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不乏有形色的才子佳人,或如老舍般的清茶淡饭,沈从文的温顺从容,林徽因的安静美丽,陆小曼的妖娆恣意。却独有张爱玲,可傲然至云端之上,可卑微至尘埃里,她以任何的一种姿态倾城,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在时间的海里浮沉,却依旧不失那份清醒高傲,就算时隔多年,于她,人们总以仰视的角度去啧啧称赞。
是喜欢张爱玲的,喜欢她年少时的孤芳自赏,喜欢她绝代时的清淡安静,喜欢她从骨子里发散出来的傲气,更喜欢她身上的那种果敢决绝,荡气回肠。
我亦喜爱张爱玲的文字,喜欢那繁复的美,在繁琐里的那份细腻可足以令人倾倒。很多人说张爱玲的文章是有味道的,是一种旧风情的味道,带些烟火韵味。《民国的腔调》写“爱玲的语言象迷宫”,例举了《沉香屑》里的白描,我想这就是张爱玲的味道,亦灵亦邪的那种动人的野性。“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个香港战前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这样别致的开头,大概只有张爱玲可以写得出来。还未开始的故事,却可耐人寻味,悠长不失婉转,古朴不失华丽。这自是张爱玲的特色,除了她,无人可写出这样惊艳的笔法来。
胡兰成说,张爱玲是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她无需经历多少世事,这个时代自会来与她交涉。万物可为她低眉,就连岁月亦不肯轻易地辜负她。她行走在这世界,便可以拥抱尘埃,可她却是那般的特别,宛若那个时代的一炉沉香屑,轻柔得醉人,她的那份气场,那些文字足以让那个时代里的人为她疯狂,沉醉。
而人生有时真的不过浮梦一场,终归于寂寂和寥寥。在山河简净、时代更替中,她一直都不曾找到她想要的岁月静好。她试图依靠给她“同住同修,同缘同知”诺言的胡兰成,却亦在他背叛之际决绝转身。命运给她与导演桑弧一场风轻云淡的相逢,却让这段邂逅的花开错了时机。她与老者赖雅相濡以沫十一年,但在他离世之后便离群索居,匿身于文坛。
那些人,那段青涩的时光都辜负了她,唯一在她身边的,只有她热爱的文字。也许,写作的人是孤单的。张爱玲亦是这样,她这一生都与文字相伴,用文字来愈合她心里的创伤。她是迷蒙的,在岁月的流逝中她已迷途;她是清醒的,在颠沛流离里她还保持着初时清冷的模样。
她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的一生一直懂得,也一直慈悲。我一直都相信,这世间没有一种植物可以配得起她,包括独活。
她擅写月亮,都不团圆。如果,有来生,我只愿她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卸下一路的风尘,观尽人世间的旖旎,一个人,清清淡淡地行走在人间。但今生,就像她笔下的一炉沉香屑,在最美的芳华,醉倒众生,美到无言。
新星絮语
跟文字,仿佛是几生几世的挚友了。我写张爱玲,写她的故事,也不过是在寻找另一个世界幻想中的自己或者说在寻觅另一种理想着的生活方式。接到编辑大大的约稿,和文字再次进行对话,便会觉得灵魂有了着落可以安息,心也变得寂静起来。于文字,终究,喜欢它是寂静的,仿佛我与它从来不在这山河岁月里。相持,共生;相惜,如命。
名校老师推荐的夏日书单,请查收
暑假是给自己充电的大好时光,趁着假期看上几本好书太有必要了。以书为凭,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书作媒,可穿越古今,知晓天下……
有这样一群老师,本着为同学们遇见人类文明最好经典作品的初衷,从茫茫书海里,千挑万选这样几本书。推荐前,他们逐字逐句品读过,也希望把这些好书和爱阅读的你一起分享。
2017暑假,不妨用这些美好的书籍,开启一段有收获的时光。
《宇宙的一生》
作者:李淼
推荐人:马臻(明德中学屈子文学社指导老师)
当下科普书籍很多,但靠谱的科普书籍、好看的科普书籍,其实不多。
李淼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9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波尔研究所学习,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任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是该领域的权威物理学家。
因而本书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全面,从各方面总结了宇宙的相关科学知识。二是前沿,紧紧立足于科学发展前沿,将最新的科学发现、科学思考纳入其中。三是活泼易懂,这是作者的演讲稿,多用形象化的语言,连我这种科盲也能读懂。
《古典之殇》
作者:王开岭
推荐人:王正印(长沙市一中湘苑文学社指导老师)
这本书让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告别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生存元素开始。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山南水北》
作者:韩少功
推荐人:马臻(明德中学屈子文学社指导老师)
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成长在城市,即使是乡下的孩子,他所关注的东西也往往是城市里的流行文化,很难看到当下的乡村文化的蜕变、乡村文明的神秘与精彩。
《山南水北》是著名作家韩少功的重要散文作品,韩少功在《山南水北》中记录了对山野自然和民间底层的深入体察,作家细腻的笔调勾画了生动的人物和神奇的亲历,将历史的真相一步步揭示出来,对于了解当下中国、了解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有那么广阔的农村,你没有了解农村,你能够了解中国吗?这是对孩子们的知识视野的一个重要补充。
《小词大雅》
作者:叶嘉莹
推荐人:王正印(长沙市一中湘苑文学社指导老师)
推荐理由:
作者叶嘉莹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
作为当今传播中华古典诗词表达优秀的人,叶嘉莹的语言有一种魔力,带领中学生读者不知不觉进入诗词优美的境界。这本书文字不显深奥,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水平。作者对词的评赏,细腻精到,跟着她的解说,读词没有任何障碍。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作者:朱光潜
推荐人:王兴启(雅礼中学图书馆馆长)
虽然成书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但今天看来并不过时,在喧嚣迷茫的尘世中,更显得是给现世的我们指明方向。
美学家以他特有的视角对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等各方面进行了思考和讲述,比如“悲剧之发生就在既不肯舍鱼,又不肯舍熊掌,只在那儿垂涎打算盘”,“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
语言虽然平实,但却很真诚,值得我们反复回味,那些话,都是我们往日反复思考着,却始终无法表达出来的,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
《亲爱的安德烈》
作者:龙应台
推荐人:刘海涛(湖南师大附中白帆文学社指导老师)
初中课文里有《傅雷家书》的节选,“赤子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这句话你还记得吗?同学们,如今,你们的案头上应该添上另一部家书了:《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在三年时间里,写了三十六封书信。面对母子间的代沟,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德国、香港、台湾、大陆四地的差异。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请你认真读一读《亲爱的安德烈》,这里有一扇成长的门专为你打开……
《活着》
作者:余华
推荐人:王兴启(雅礼中学图书馆馆长)
福贵,一个地主的儿子,少时顽冥不化,先是不好好读书,成年后只知在外面花天酒地,败光了家产后终于醒悟,他开始像普通人一样普通地过日子。但变故一个接一个,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过普通日子也成了奢望,福贵还得活下去。
各种困境一如我们的学习生活,作品引导我们思索生活是什么,我们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大,启发我们在面对挫折苦难时要有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不要问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推荐人:刘海涛(湖南师大附中白帆文学社指导老师)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男子汉。
要仰望多久,才看得到天空?
著名作家陈忠实说:《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平凡的世界》纳入北京高考必考范围。
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认识这个丰富而深沉的世界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小说中呈现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陕北。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在小说中就是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奋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