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湿地成为生态『孤岛』
2017-08-16潘碧灵
潘碧灵
莫让湿地成为生态『孤岛』
潘碧灵
湿地“孤岛”现象日趋严重
历史上的洞庭湖面积曾达6000平方公里,而现在只有2800平方公里,“八百里洞庭”的壮观景象已风光不再;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减少了477个,“千湖之省”的称号也名不副实……
国家林业局相关部门分析,近几年,我国频频发生洪涝灾害,大量雨洪资源不断流失,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湿地面积缩减,能盛水的“盆”越来越小。
据统计,全国雨水利用率不足10%,每年直接流入大海的水量达1.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6200亿立方米用水量的2.6倍。同时,全国2/3以上的湖泊受到氮、磷等物质的污染,10%的湖泊富营养化污染严重。
这些问题的出现,也给湿地生态系统以及野生动植物带来了灭顶之灾。长江中淡水哺乳动物白鳍豚已不见踪影,长江干流中另外一种淡水哺乳动物江豚的野生种群数量每年也在下降。如果长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扭转,5至10年内,长江江豚也会步白鳍豚功能性灭绝的后尘。全国记录到的鸟类也比十年前减少40余种,有超过一半的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生命指数显示,1970~2010年,淡水物种的种群数量已经下降了76%。
虽然世界范围都在呼吁保护湿地,并为此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然而湿地保护的速度还是赶不上湿地被破坏的速度。在我国,湿地保护的现状仍旧令人堪忧。
湿地保护迫在眉睫
种种现象都表明湿地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面对日益突出的湿地面积减退问题,我们要做的已经不仅仅是对现有湿地进行保护,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多种方式将已经遭到破坏的湿地进行修复。诸如加快制定出台有关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法律和政策,如尽快出台湿地保护法,制定长江流域湿地保护规划,结合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大中央财政资金对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支持力度。出台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产权确权、湿地资源有偿使用等政策,将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并实行湿地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同时,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设立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统一协调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退耕还湿力度。
没有健康的湿地,就没有健康的人类。没有湿地之美,人类也将失去心灵的激荡和对美的感知。因此,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看到原始的湿地之美,我们必须保护湿地,珍爱生命的栖息之所。莫让湿地成为生态“孤岛”。
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湿地面积1154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21.5%。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20余项生态功能,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关键要素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长江经济带正面临着水质性缺水、湿地面积萎缩、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严峻问题,改变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