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山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2017-08-16吴新明毛土有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白芨江山市江山

吴新明,毛土有

(江山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江山 324100)



江山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吴新明,毛土有*

(江山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江山 324100)

对江山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作全面分析,并对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攻方向、主要措施等进行深入的探讨。

中药材; 产业发展; 江山

江山市地处浙江西部、钱江源头,境内气候宜人,生态优越。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全民健康养生知识普及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江山市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为当地的新兴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被浙江省政府列为43个中药材重点县(市)。但江山市中药材产业从浙江省全省范围来看,产业优势尚不突出,与省内先进县市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1-2]。为此,作者试图对江山市中药材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作一些分析与探讨。

1 现状

1.1 生产情况

2016年江山市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覆盆子、黄精、白芨、葛根、铁皮石斛、元胡、贝母、白花蛇舌草、金银花、白术等20多种,主要分布在虎山、保安、碗窑、凤林、塘源口等乡镇。2016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89 hm2,总产量1 426 t(干品),总产值17 239万元,与2015年种植面积221 hm2,总产量1 831 t,总产值8 821万元相比,面积增468 hm2,增211.39%;总产量减405 t(原因为2015年统计为干、鲜品合计),减22.12%;总产值增8 418万元,增95.43%。

江山市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分为规模主体和农村散户2类,2016年种植6.67 hm2以上的规模主体的种植面积495 hm2(表1),占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的71.8%。

表1 2016年江山市中药材规模主体种植情况

1.2 加工销售情况

当前,江山市中药材加工企业有万里中药材有限公司、红盖头葛根健康饮品有限公司2家,其中,万里中药材有限公司年加工中药材1 000 t,年产值4 000万元;红盖头葛根健康饮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葛根2 000 t,年产值1 500万元。

目前,江山市中药材销售模式主要分为企业自主销售、订单销售2种。企业自主销售,主要为部分6.7 hm2以上的规模药材种植企业,品种主要有覆盖子、白芨、铁皮石斛等。订单销售,主要依托市内万里中药材有限公司,按磐安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同种类同品质同时间的药材市场交易价,再加价5% 作为订单收购价与药农签订订单。

2 存在问题

2.1 缺乏品牌效应

中药材种植企业基本没有注册品牌,药材只能作为无品牌的普通农产品销售,致使药材售价不高、效益不显著。2家中药材加工企业虽有品牌,但品牌效应不明显,尚没有发展成为知名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全市中药材行业无公共的区域品牌,表现为江山中药材产业在国内、省内知名度不高,江山中药材难以占领国内外市场的制高点和促进高品质药材的外销。

2.2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中药材从业人员是中药生产的主体,其素质高低决定着行业兴衰。江山市大部分中药材从业人员几乎从未从事过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在种植技术、标准化生产、经营等方面素质水平都有待提升。

2.3 行业规模偏小联合程度低

当前由于中药材市场波动大、生产成本投入高,江山市中药材种植总体规模不大,品种、种植区域零散,大户数量偏少且未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另外,企业之间合作程度低,信息互通不足,如万里中药材每年收购1 000 t,可以说什么药都有销路,但在江山知名度并不高;反之,部分种植户有药材待售,但万里企业却不知,双方信息不通。

3 发展对策

3.1 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为重点,以实现产业提升、区域推进和品牌树立为目标,狠抓中药材重大加工项目与高效种植技术的引进与开发,通过加大投入、调整结构、典型带动、示范引导的方式,集中人力物力做大做强江山白芨、江山覆盆子等道地药材品牌,同时积极开发以本地优势中药材为主原料的中药材饮片、中药材保健品、中药材标准提取物的研究与开发,做长做强产业链,推进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整体提升江山中药材产业的质量安全效益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3.2 目标

力争到202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 000 hm2,建成3个中药材精品园区,2家规范化产地初(精)加工企业,培育1个区域公共品牌,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等中药材产业总产值达4亿元,其中中药材种植产值3亿元、中药材出口金额达600万美元,江山地产药材的市场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和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3.3 主攻方向

3.3.1 道地药材规范化高效化种植技术提升与推广

针对江山市中药材种植规范化、高效化水平不高的弱点,加大技术研究、引进与开发力度,着力解决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重点为紫花白芨优良品种繁育、组培苗驯化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江山地产黄精、三叶青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时,在相关技术开发成功后,加大技术示范与推广力度,最大限度地推广中药材种植先进技术。

3.3.2 重要野生药用植物驯化与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

以产业化开发野生中药资源为导向,全面开展覆盆子、鱼腥草等重要中药材的野生变家种研究,探明资源的繁殖方法、种植技术,建立示范基地和生产基地,逐步减少直接采集野生中药材资源。

3.3.3 中药材种子种苗育繁推技术开发与示范

依托浙江御园珍稀植物开发有限公司,建立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种子种苗核心基地和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逐步实现中药材种质资源良种化、制种集约化、良种商品化,不断提高优质种子种苗的覆盖率,有效降低因品种不纯和种子种苗质量问题对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3.3.4 中药材产业专项招商引资与龙头企业培育

按照产业招商是最准的招商的理念,实施中药材产业专项招商引资工程。通过政策优惠、特色吸引、区域宣传等方式,引入现代化生产主体,并引导主体重点发展以可追溯技术体系为核心的现代化中药材产品,开拓市场新领域,形成行业新标志;同时,加快本地中药材企业的培育壮大,确保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增值效应持续放大和市场出口畅通,并据此提升江山中药材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与美誉度。

3.4 主要措施

3.4.1 以产加销协调推进为目标,着力完善产业链

继续扩大种植面积。重点围绕覆盆子、黄精、白芨、粉葛等4个主导药材引导药农持续扩大种植面积。继续鼓励江山市勤绿中草药专业合作社等20 hm2以上规模的种植企业提高效益,进一步增强示范带动力。同步并进发展药材加工业。继续培育与引进药材加工企业,特别是鼓励万里中药材有限公司等市内现有加工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加效益。进一步强化营销能力。通过发展订单、搭建平台、网上营销等方式提高营销能力,保障中药材销售通畅。

3.4.2 以健全服务体系为重点,着力提升服务能力

强化组织保障体系。新成立的江山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应根据药材产业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小组成员,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能力,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小组会议,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在产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成种植技术以农、林局为主,加工技术以经信局为主,技术标准以市场监督局为主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配合,有效解决长期以来中药材产业无人管、管不好的问题。同时,建议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组,邀请江山市有名气的中医名家参加,充分发挥中医名家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3.4.3 以强化产业优势为核心,着力提升产业优势

强化中药材的育苗优势。通过浙江御园珍稀植物开发有限公司建立的濒危珍稀植物种苗快繁应用技术浙西南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利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实现珍稀濒危植物的快速繁殖,推动植物资源利用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全面提高栽培植物资源的质量和产量,降低对野生药用生物资源的依赖,保护濒危植物资源,造福子孙后代。提升中药材的规模优势。江山市中药材种植种类较多,各类型药材发展齐头并进。白芨、黄精等组培苗生产、驯化、种植在省内外小有名气。凤林镇凤溪村药农2016年种植的白芨产值达325.5万元·hm-2,创江山市农业产值之最;虎山街道金坞村连片种植200 hm2覆盆子,是全国最大的单个覆盆子基地,已成为江山市中药材产业的特色优势药材。此外,葛根、野甜茶等亦极具特色,发展潜力巨大,均应进一步提升。深化中药材的科技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山市中药材虽然起步较晚,但依靠科技,科学种植、科学加工、借力发展已成为企业与种植户的共识。目前,江山市中药材规模企业几乎都和省内外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等科研机构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今后还应进一步固化、深化。

3.4.4 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为手段,着力提高产品质量

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强对中药材产品质量的监管,重点是对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生产档案的建立,加工过程的安全无害,销售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等环节进行重点监管,确保江山中药材的产品品质,从而有效提升江山中药材的市场美誉度。

3.4.5 以打造产销平台为纽带,着力打响江山品牌

继续举办浙江省白芨高峰论坛等全省性、全国性会议,持续扩大江山中药材影响。在2016年9月28—29日成功举办首届浙江省白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的基础上,继续举办全省性乃至全国性中药材会议,有效提升江山中药材在省内外的知名度,着力打响江山中药材品牌。充分发挥江山市中药材产业协会的作用,为江山市中药材与市内外相关主体的产、加、销深度融合作更大贡献。借助展示展销会为江山市中药材提供营销平台,实现产销对接,为中药材营销提供绿色通道。引导主体创新营销思路,借助淘宝、微信等新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开展便捷式营销,促进营销信息化。

[1] 何伯伟.浙江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和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2(8):1086-1089,1092.

[2] 吴建克,陶正明.温州大宗中药材种质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利用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5):745-747.

(责任编辑:张才德)

2017-05-12

吴新明(1968—),农艺师,本科,从事经济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工作。

毛土有(1969—),男,高级农艺师,从事蔬菜技术推广工作,E-mail:mtyjsjl@yahoo.com.cn。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726

S567

A

0528-9017(2017)07-1178-03

文献著录格式:吴新明,毛土有. 江山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7):1178-1180.

猜你喜欢

白芨江山市江山
如诗如画的江山
醉了江山醉了我
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毛佳颖??《春》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白芨增殖扩繁的影响
绘一纸江山,醉一场迷梦
江山明月在,我发我的呆
白芨繁殖研究进展
江山市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