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钩退热散直肠滴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临床观察*
2017-08-16韵周可熊梦颖杨维华
肖 韵周 可熊梦颖杨维华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6;2.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6)
藿钩退热散直肠滴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临床观察*
肖 韵1周 可1熊梦颖1杨维华2△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6;2.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6)
目的观察对比藿钩退热散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藿钩退热散直肠滴注,对照组予藿钩退热散口服,均以3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藿钩退热散直肠滴注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与口服法一致,且操作简便,解决了患儿口服中药的怕苦的难题,患儿及家属对本方法的接受度较口服法高。
小儿 外感发热 藿钩退热散 直肠滴注
小儿外感发热在儿科发病率居首,亦是造成诸多变症,影响儿童生命质量的疾病之一[1-2]。故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中西医儿科医师的重点研究对象[3-5]。藿钩退热散为本文作者杨维华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经验方。本方切合小儿外感发热风寒束表,内夹积热之病机,临床应用已取得良好疗效[6]。而直肠滴注疗法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外治疗法,是一项新型给药途径,临床运用已取得确切疗效。笔者将二者联合运用于小儿外感发热外寒内热证的治疗,并使用藿钩退热散口服法与直肠滴注法两种治疗方法比较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教材第8版[8]拟定,符合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西医诊断标准、西医临床分型及中医辨证属外寒内热证者。2)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小儿外感发热诊断标准,符合西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辨证为外寒内热证的诊断标准;(3)年龄3个月至6岁;(4)病程≤72 h;(5)不伴重度营养不良或伴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6)治疗前12 h未服用任何解热镇痛类退热药物;治疗前后均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类药物;(7)本实验已取得患儿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而且自愿受试。3)排除标准:(1)中医辨证不符合小儿外感发热外寒内热证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3个月以下,6周岁以上的小儿;(3)扁桃体已化脓者和/或合并有下呼吸道感染者;(4)重度营养不良或伴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精神病患者,对需要使用的药物过敏者;(5)有肛肠局部病变者;(6)加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法判定疗效者,或用药不足48 h,因不能坚持使用给药途径而改换其他方法治疗者;(7)患儿家属不同意纳入临床研究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72个月,平均(25.83±17.92)个月;病程 0.5~3 d,平均(1.52± 0.96)d;发热轻度2例,中度18例,重度10例。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70个月,平均(29.93±18.33)个月;病程3 h至 3 d,平均(1.45± 0.86)d;发热轻度9例,中度13例,重度8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体温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藿钩退热散口服治疗,予配方颗粒剂(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组成为:藿香10 g,钩藤10 g,地骨皮10 g,天竺黄10 g,石膏10 g,苏叶5 g,薄荷3 g,青黛3 g,蝉蜕3 g,大黄3 g。沸水冲泡。每日剂量为1岁以下1/3剂,1~3岁1/2~2/3剂,3岁以上1剂,不计次数,少量多餐喂服。治疗组采用藿钩退热散直肠滴注治疗,灌肠处方及每日剂量同对照组。灌肠方法为灌肠前嘱患儿排尽大小便,协助患儿取卧位或俯卧位,抬高臀部10 cm,灌肠药液剂量为6个月至1岁每次灌肠20~30 mL;1~3岁每次灌肠40mL;4~7岁每次灌肠50mL。灌肠液温度为35~40℃,导管外涂润滑剂缓慢插入患儿肛门,插管深度为6个月至1岁者2.5~5 cm,1岁以上者7.5~12 cm。滴速为5 mL/min。灌毕协助患儿仍按原卧位静卧30 min以上,尽量将药液在肠道内保留一定时间。所有病例治疗均以3 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若1个疗程未完全退热者视为无效病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及总有效率。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及疗效指数制定。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疗效的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体温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72 h后体温值与就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间段治疗组与对照组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体温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体温比较(℃,±s)
与本组就诊时比较,*P<0.01。
组别 n 就诊时 1 h 4 h 8 h 12 h 24 h 36 h 48 h 60 h 72 h治疗组 30 38.83±0.53 38.38±0.37 37.72±0.31 37.09±0.29 36.89±0.42 36.91±0.55 36.87±0.56 37.49±0.66 36.84±0.38 36.69±0.11*对照组 30 38.52±0.62 38.23±0.50 37.77±0.58 37.15±0.41 37.01±0.38 36.94±0.54 36.77±0.36 37.26±0.52 37.00±0.40 36.63±0.10*
2.2 两组患者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比较 见表2。两组退热起效时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完全退热时间相当(P>0.05)。
表2 两组患者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比较(h,±s)
表2 两组患者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比较(h,±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n 退热起效时间 完全退热时间治疗组 30 2.23±1.17△50.87±12.78对照组 30 3.47±1.55 51.60±16.45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3。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治疗后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无显著差异。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7.60±4.68 1.20±2.22*对照组 30 17.50±4.27 0.67±1.12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内服藿钩退热散及直肠滴注疗法分别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具有确定的疗效。小儿外感发热多见寒热错杂之证,而藿钩退热散经长期临床应用检验,切合小儿外感发热病外寒内热之病性,重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寒热之本,旨在祛在表之寒邪,清在内之热邪。《医精经义》曰“大肠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肺病及肠,致腑气不畅,肺气不能肃降,故发热难退。而直肠滴注法将药物作用与肠道局部,一则通过肠道黏膜吸收药物治疗发热之本,二则荡涤肠腑内宿积,已达通腑之效,肠腑通畅,则肺气可降,则发热可退。若将两者联合使用,则可内外结合治疗本病,理论上应比口服法疗效为优。临床多见辨证处方并直肠滴注治疗小儿发热的研究[9],但针对外寒内热证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讯作者杨教授将二者联合运用,完善了中药直肠滴注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外寒内热证)方面的治疗方式。
灌肠疗法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水液之能,大肠吸收水液之时,亦能吸收药物,而肺朝百脉,司通调水道之职,可将大肠吸收之药物输布全身,已达治病疗疾的目的。国内研究报道[10],该理论具有确切疗效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现代医学认为肠道黏膜具有吸收水分及药物成分的功能,且肠道吸收面积广,局部血液循环丰富,药物可迅速吸收入血并发挥作用。直肠给药主要经结肠及直肠吸收,其静脉丛直接汇入髂内静脉,不进入肝脏,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11]。还有研究发现,肠道血管活性肠肽具有极强的抗炎免疫调节及支气管扩张作用[12],与呼吸道免疫系统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中药直肠滴入疗法是基于灌肠疗法之上的一种改进疗法。该法可使中药直达病所,通腑泄热,肃降肺气,是邪毒从下而出,并可清洁局部肠道,给儿科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给药方式,临床运用广泛[13],以治疗呼吸道、消化道类疾病为主,但其他各个系统疾病亦有涉及。直肠滴注法操作简便,患儿接受度高 。直肠滴注法无论患儿清醒或睡眠时均可进行,相比口服法,本法给药无须经口,无味觉刺激,患儿反抗小,接受度相对高[14-15],无论从喂药时间及喂药时的药物损耗均较口服法少;而直肠滴注法操作简便,在具备所需器械的情况下,患儿家属亦可轻松操作,且无其他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藿钩退热散直肠滴注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与口服法一致,该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外寒内热证疗效肯定,且退热起效时间短;在操作方法上与口服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给药快捷的优点,且有效解决了患儿口服中药怕苦的难题,患儿及家属接受度高。
[1] 杜春雁,杜洪哲.小儿发热的治疗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224-225.
[2] 谢立.关于小儿发热的概述[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2(2):125-126.
[3] Baraff LJ.Managementof fever without source in infants and children[J].Ann EmergMed,2000,36(6):602-614.
[4] 倪军萍,江小金.2018例发热门诊患儿临床情况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3):138-139.
[5] 艾军,汪受传,赵霞,等.小儿感冒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9,5(1):1-3.
[6] 杨维华.藿钩退热配方颗粒与煎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2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75-27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
[8] 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5).
[9] 李妙媛,王宇宁.中药灌肠疗法治疗外感发热的研究现状[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5):54-56.
[10]王丽娟.“肺与大肠相表里”实质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
[11]孔华云,孙伟.慢性肾衰中药灌肠方法及机理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4):136-138.
[12]柳树英,潘文,张丽君.直肠滴注疗法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J].新中医,2009,41(2):116-118.
[13]李鸿涛.肺肠相关理论在外感热病中的应用及其内涵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14]钟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与护理.直肠滴注“柴葛退热净”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1026-1027.
[15]程光照,程瑞春.直肠滴注“柴葛退热净”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5(11):519-520.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Huogou Tuire Decoction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in Children
XIAO Yun,ZHOU Ke,XIONG Mengying,et al.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unan,Changsha 410006,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uogou Tuire Decoction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in children,and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ral and rectal instillation.M ethods:The children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ctal Huogou Tuire Decoc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ral Huogou Tuire Decoction.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100%,and the cure rate was 73.33%;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00%,and the cure rate was 76.67%. There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Rectal Huogou Tuire Decoction has the same effect as oral,simple and convenient.It solves the fear of oralmedicine,and the acceptance rate of thismethod is higher than thatof oralmethod.
Children;Exopathogenic fever;Huogou Tuire Decoction;Rectal instillation
R254.9
B
1004-745X(2017)07-1238-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7.034
2016-12-19)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基金课题(2014116)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zsyyy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