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足“绣花”功夫 做好“精准”文章
——独山县创新思路走出精准脱贫新路子

2017-08-16袁绍阳

当代贵州 2017年31期
关键词:独山大比武绣花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袁绍阳

下足“绣花”功夫 做好“精准”文章
——独山县创新思路走出精准脱贫新路子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袁绍阳

独山县采用大数据手段,开展脱贫攻坚“大比武”活动,出台《独山县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打响脱贫攻坚战。

一场脱贫攻坚战在这里打响,为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了消灭贫困落后、为了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独山奋力书写了一份脱贫攻坚答卷:2 0 1 6年,独山县贫困人口发生率从3 8%下降至1 7.7%,8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2 8个贫困村“减贫出列”;经济社会发展群众满意度排全省县域二方阵第二位;经济社会发展增比进位排全省县域二方阵第二位,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巧用大数据 扶贫有智慧

如今,独山县的干部职工只需要打开手机微信,搜索“独山县脱贫攻坚”微信公众号,进行身份认证,即可在“工作签到”板块中进行签到,上传有经纬度水印的照片,这大大方便了独山各级领导干部对脱贫工作的相互监督和激励。

今年,独山县针对“两率一度”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的“痛点”,以解决贫困户基础信息不准,短板底数不清,帮扶措施不明,项目实施和干部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导向,设立了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作战室,制作电子沙盘和手机微信平台,实现了对脱贫攻坚的精准监督、精准管理、精准调度、精准服务四大功能。

独山县将发展生产、易地搬迁、发展教育、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指挥部和民生监督办整合组建脱贫中心作战室,并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扶贫工作中,加强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指挥调度。在脱贫攻坚微信平台开发“工作签到、工作监督、帮扶对象、干部动态”等工作栏目,加强了对帮扶责任人动态监管。

同时,独山县将县、镇、贫困村所有基础信息和脱贫攻坚总体规划、五个一批规划全部纳入电子沙盘系统;所有产业扶贫项目实景视频全部连接至脱贫攻坚指挥中心调度系统,实现动态监控扶贫项目;对林业的各种生产、经营等过程数据进行采集……采用大数据手段采集与贫困人员、扶贫项目等内、外部的相关数据,健全贫困监测指标体系,真实、准确、科学、合理地评估贫困村、贫困人口状况及扶贫项目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7月1 3日贵阳召开的国务院督查组督查贵州脱贫攻坚情况反馈会上,独山县“大数据引领大扶贫”和平坝县“塘约经验”一起得到了督查组领导的肯定。

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表示,独山县在下一步工作中将认真落实“四个全覆盖、三个转变、两个模式、一个目标”的“4 3 2 1”扶贫工作模式,即:结对帮扶全覆盖、大数据扶贫全覆盖、就业脱贫全覆盖、后续管理全覆盖;精准识别向精准帮扶转变、多点出击向全面覆盖转变、阶段性短期性增收向稳定性增收转变;推进“村级党建‘1 2 5工程’+扶贫”和“镇引导+企业(产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两率一度”和“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达标,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

脱贫大比武 干群干劲足

今年的5月1 6日,独山县委召开十二次常委会,研究并通过了《关于开展脱贫攻坚“大比武”掀起夏秋全面攻势的实施意见》和《2 0 1 7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这也标志着独山针对县直部门、镇、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五个层面的脱贫攻坚“大比武”活动的正式启动,掀起了新一轮的脱贫热潮。

“独山的‘大比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5月底6月初,第二阶段为7月底8月初,第三阶段为1 0月至1 1月中旬。”据独山县扶贫局副局长蒙国元介绍,每阶段考评结束5个工作日内会对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县通报表扬,对工作滞后、效果不佳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大比武”考评结果还将作为干部岗位考核和“三品三德”考核的重要依据,根据考评情况扣除或取消岗位目标考核奖。

根据独山出台的《关于开展脱贫攻坚“大比武”掀起夏秋全面攻势的实施意见》,独山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比武——

部门与部门之间将围绕贫困村“五通四有”和贫困户“四有五全覆盖”两个指标进行大比武;

镇与镇之间围绕扶贫政策知晓率、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率、贫困人口精准退出率、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村“四有五通”进行比武;

村与村之间围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率、贫困发生率、贫困户“五覆盖”进行比武;

“第一书记”比熟悉村情、群众对其熟悉、对贫困户熟悉、对帮扶干部熟悉,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贫困户对扶贫工作满意度;

帮扶干部比学比知比熟比准比帮比效比满意。

“比武只是手段,促进比学赶超才是目的,通过大比武建立奖惩机制,做到帮扶见成效,贫困群众得实惠,实现减贫摘帽目标。”独山县委副书记班代荣说。

同时,为使“大比武”扎实开展,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落实,独山还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石国洪为组长的脱贫攻坚专项督查领导小组,下设8个大组共3 0个小组。截至目前,通过电子沙盘监督平台透视,独山已约谈了1 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7 3名帮扶责任人,对6名园区镇干部进行了纪律处分,对3名园区、镇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

“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对脱贫工作的精准监督,全方位服务精准脱贫,是我们在黔南的首创。”石国洪如是说。

“第一书记”带头打通“最后一公里”

今年5月以来,独山重新调整了“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第一书记”由去年的4 1人调整充实到6 1人,并从3 5岁左右年轻副科级后备干部中选派,这彻底的改变了过去“第一书记”由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担任,业务工作与帮扶工作无法良好兼顾的状况。

那么,如何保证这些“第一书记”真正的沉下身子服务好群众,成为了独山着力要解决好的问题。

为此,独山出台了《独山县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在明确责任的同时全力解决会让“第一书记”分心的问题。

“我们这个管理办法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对‘第一书记’的后勤保障这块下足功夫,对办公经费和食宿费明文规定报销机制。”独山县党建办综合科科长覃兴宏说,“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期间,每月可报销两次从单位驻地到所驻村(社区)的往返公共交通费,因工作原因产生的其他公共交通费用,由派出单位根据有关规定核实报销,且每年办理不少于5 0万保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同时,独山还建立了培训机制,将“第一书记”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进行一次轮训,培训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组织专题培训。

7月2 1日,由独山县委组织部和县扶贫开发局联合举办的独山县村(社区)“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培训班在县委党校开班,本次培训班采取了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现场观摩的方式,对全县8 2名村(社区)“第一书记”进行全面培训。

“5月份以来已经开展了三次培训,培训了2 0 0多人次。”覃兴宏介绍,培训班的一个主要授课内容之一就是请那些经常和群众打交道的干部教“第一书记”如何和群众打交道和发展产业。

覃兴宏告诉记者,现在独山的脱贫氛围非常好,各村的“第一书记”都铆足了干劲希望干出一番事业来造福群众。

“脱贫攻坚是一项极其重要、严肃的政治任务,我们更是将脱贫工作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任务来抓,全力做到工作抓实、抓精、抓细,确保打赢年度脱贫目标攻坚战。”独山县委副书记、县长蒋海航如是说。

(责任编辑 / 张蓓 王焕茹)

独山县开展脱贫攻坚减贫摘帽精准扶贫知识培训会。(独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猜你喜欢

独山大比武绣花
想多了
“大比武”有助乡村大发展
在独山打磨石器(组诗)
下“绣花”功夫:让古都洛阳换新颜
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立法”
全国冠军赛重启体能大比武
“六有”平台见证四川脱贫“绣花”功夫深
独一无二的独山玉
早春,就着一条绣花裙
独山县举办独山古城文化及发展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