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手谱新篇
—— 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观察

2017-08-16杨刚

当代贵州 2017年31期
关键词:会址开幕式贵州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杨刚

携手谱新篇
—— 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观察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杨刚

中国-东盟关系正在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越来越具有地区乃至全球性意义。

“小时候,我在华文学校念书,对中国文化心生憧憬,从那时起便与汉语结下‘不解之缘’,如今我在中国生活学习已有6年。”7月28日,在贵州举办的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开幕式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泰国留学博士彭文斌作为学生代表致辞。学习汉语十余载的彭文斌,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他说,“我志愿成为中国和东盟友好关系的使者,通过在中国学到的知识,为未来中国和东盟建立更深厚坚固的友谊桥梁贡献力量。”

自2008年以来,交流周已连续十年在贵州举办。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教育、人文等多领域对话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像彭文斌一样来华留学的东盟学子如今已达8万余人。

“交流周永久会址”落户贵州

28日上午,在开幕式大厅,中国与东盟十国国旗矗立两侧,舞台上,菲律宾民族歌舞、贵州侗族大歌表演为本届交流周拉开帷幕。

爽爽的贵阳再次迎来中外高层政要和各方贵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致欢迎辞;老挝副总理宋赛·西潘敦及2017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代表致辞。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分别主持。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外交部部长助理钱洪山等中外嘉宾逾1300人参加开幕式。

“贵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彩、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区位便利。”孙志刚说,贵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借助交流周等重要平台全方位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今天,交流周永久会址落户贵州,贵州将认真学习借鉴与会各方推动教育发展的经验做法,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推动更多合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促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教育交流作出贵州贡献。

开幕式上,刘延东和宋赛·西潘敦共同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揭牌。

交流周永久会址于2016年9月在贵安新区大学城落成,占地面积达830亩,设有15个不同规格的宴会厅(会议室)、6个VIP会见室,以及总面积达60000平方米的会议室及多功能厅。

“花”落贵州,无疑是一种机遇。交流周作为贵州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不仅为中国-东盟双边交流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也为贵州高校的开放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拓展国际办学空间

民心相通,教育先行。

28日下午,交流周永久会址二楼红枫厅格外热闹,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教育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分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成果。

作为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论坛的主办单位,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曾羽介绍说,“本次论坛旨在深化中国-东盟高等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引发文化与文化的深入交流、思想与思想的不断碰撞,激发出更好的创新思维火花,寻找到更佳的创业机会,最终实现创新创业成果向纵深、务实、专业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论坛还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以及“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立仪式,22家入盟单位现场签署了备忘录。

同一时间,在永久会址二楼举办的还有中国-东盟医学教育高峰论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联盟成立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对话、交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活动。

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菲律宾学生表演舞蹈《菲律宾之美》。(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森 / 摄)

29日上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中国-东盟经济类大学联盟筹备工作会召开,会议讨论了联盟章程(草案),启动联盟筹备工作,正式成立后,联盟将在区域经济研究、国家政策制定、高等教育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及国际学生流动等领域谋合作、促发展,提升国际教育合作水平,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在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同期召开的大数据教育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一带一路”背景下面向东盟ICT(信息和通信技术)产教融合发展论坛也值得关注。同时,中国-东盟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揭牌,研究院下设智慧海洋中心、先进制造联合研究中心、土木工程中心等若干研究中心,就双方共同关心的议题、交流培训开展合作研究。

开幕期间,围绕创新创业、医学教育、轨道交通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师发展等方向,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不同层次院校都相继主办和承办了相关论坛和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由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的中国-东盟幼儿教师发展论坛,在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关注“儿童动商”的概念。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东盟将以交流周“十年基石”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化多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国际办学空间,为人才提供交流平台,为新篇章注入新活力。

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

今年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在交流周框架下,中国-东盟智慧旅游与旅游大数据高峰论坛于8月1日举行,贵州黄果树智慧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作交流发言。论坛提出,要促进中国-东盟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使中国-东盟成为最具吸引力、更加多元的一体化旅游目的地,促进东盟共同体持续健康发展。

交流周框架下还举行了传统医药及民族医药论坛、中国-东盟传统戏剧展演、第四届中国-东盟茶文化论坛、“云上丝路”(贵州)研讨会等多个领域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育人于教,圆梦于心。本届交流周还特别举办十周年庆典晚会,晚会由“开放之路”“文明之路”“和平之路”“创新之路”“繁荣之路”五个篇章组成,“开放、文明、和平、创新、繁荣”也正寄托了中国和东盟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期盼的发展梦想。

今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刘延东表示,中国-东盟关系正在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远远超越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地区乃至全球性意义。

交流周宣布通过了《中国-东盟教育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同时,还现场为东盟来华留学生代表颁发了“中国-东盟海上丝绸之路奖学金”。

十年携手,中国和东盟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合作前景广阔,携手发展正当其时。

(责任编辑 / 李坤)

猜你喜欢

会址开幕式贵州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掠影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雪山中的洁白丝绸
参观八七会议会址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八闽巾帼心向党·万村千居唱起来”古田会址展演兴起“大学习”热潮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二方案
那些年,我们参加的运动会开幕式
运动会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