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
2017-08-15朱致贤
朱致贤
台南鹿耳门天后宫相传为1661年郑成功登陆后建造的第一座天后宫,宫内这座镇殿妈祖像为泥塑金身,神像面容原为粉色,在宫内长年香火的薰染下转为墨金,但嘴唇颜色欲如新妆。
大甲妈祖神驾于凌晨1点多通过彰化市民生地下道,大批信众与维持秩序的警察将现场挤得水泄不通,这里是地方上各种势力汇聚所在。彰化民众长年热情迎接大甲妈祖,也是地方上每年一度的宗教盛事。
镇澜宫内众多香客在大甲妈祖绕境进香起驾当天焚香祈祷,信徒认为三角形的进香旗代表妈祖的兵马,随香客在每天出发前以及抵达夜晚住宿处后,都会焚香向妈祖禀告自己的行踪。
大甲妈祖起驾当天稍早,庙宇前人潮逐渐涌入,附近的幽僻巷内仍自安宁。几辆“绣旗队”的大卡车在此待命,队员江采秀(化名)坐在一辆卡车后面的铁梯上,专注地将镇澜宫的符纸绑在斗笠边缘,祈求随香过程一路平安。绣旗队是妈祖神驾众多前导仪仗之一,由300多位女性组成,分成两班日夜不停前进。
這些卡车是绣旗队的行动卧铺,车斗上铺满了铝箔睡垫和草席,两边棚架则挂满队员的随身物品。距离子夜起驾还有一段时间,只有三两队员在车上整理东西,但仍然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长征在即的气氛。回应我们好奇的目光,江采秀大方而热情地聊了起来。她曾以香客身份随香6年,加入绣旗队则已是第12年。当被问到为什么参加,她不假思索回答:“因为有灵感(灵验)啊!”
江采秀提到妈祖对她们家的庇佑:“我儿子入伍时抽到海军陆战队,我问他抽签前去哪里拜拜,怎么签运这么差?他说是自家附近的文昌庙,我说唉呦又不是要考试,而且你从小就给大甲妈收做义子,怎么不去求阿婆(妈祖婆)?”于是,她儿子专程从潭子家中前往大甲,发愿若能改单位就来随香,掷筊获得圣杯首肯,后来果然抽中了替代役,而且就分发在台中。
虽然和治愈疾病等神迹比起来,这似乎只能算是小小的幸运,但从江采秀津津乐道的神情,以及“给妈祖做义子”的习俗,可以感受到妈祖信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深刻渗透,而她对信徒的护佑也早已超过“海神”的范畴,及于一切事务。随着天色向晚,大甲镇澜宫内外也愈来愈热闹,近10万人潮涌入这个海线城镇。来自全台湾各地宫庙的阵头轮番到庙埕前,使尽浑身解数演练阵式以向妈祖礼敬。随香信徒们则到神前禀报加入队伍,拿进香旗在香炉上熏烟以沾染灵力祈求保佑。接近午夜时,人们的情绪益发亢奋。在一番繁复的仪式之后,妈祖神像被请上神轿,在古意盎然的哨角声中走出庙门。霎时庙埕上的信徒以惊人的力量彼此推挤,许多人相信“摸到神轿、好运一年”,试图簇拥上前,庙方则以壮汉排成人墙护驾,于是群众遂如同环绕神轿的漩涡般转动起来。
离开庙埕后,在市街上等候的数万民众随即加入队伍,恭送神驾离开市区,沿路炮竹烟火、锣鼓音响不绝于途。经过一昼夜不停行进,妈祖神驾在深夜抵达彰化市民生地下道口。彰化市是大甲妈祖绕境进香途中经过最大的城市,而过了地下道就算是进入市中心,因此每年都会有数万信徒聚集在出口处迎接。这里最容易发生抢轿事件,因此早有大批警察严阵以待,用小型拒马将群众隔在外围,保持路口净空。
大甲妈祖在新港的祝寿大典完毕后,当天晚上奉天宫内万头攒动,信众将大甲妈祖神像从神坛上迎往停放庙外的神轿,准备启程回驾镇澜宫。信徒普遍认为神像具有灵力,迎请神像时莫不争先恐后,希望能沾受灵气。
由于信徒认为神轿通过之处能够沾染灵气,停留愈久地方愈兴旺,因此经常在轿前施放大量鞭炮以延缓前进速度。还有人为了请神驾前往预定路线外的地区而强行抢轿,甚至发生流血冲突。1981和1982年,地方角头两度将神轿抢到八卦山上供当地信徒膜拜,使得绕境行程大为延误,后来神驾进入彰化市区时便委由县警局的刑警扛轿以防遭抢,形成警察护驾的特殊景观。这个惯例维持了30年,直到2015年彰化县长下令警察回归专业领域,才结束这个“勤务”,但为因应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维持秩序的警力布署提升到1500名,其中光是在民生地下道就有500名。尽管这一年(2016)县警局宣称已和各方势力协调妥当,不会有抢轿事件,但当神轿抵达地下道入口时,现场仍立时陷入一种高亢又警醒的气氛。虽然万幸没有任何冲突,过程中仍发生了一件小插曲:有海外媒体记者在地下道上方的路桥拍摄,无意间冒犯了不得站在神明上方的禁忌,引起信徒们情绪激动地上前叫骂。经过翻译解释,记者在最后一刻闪避开来,才没有发生进一步的事端。而地下道上方净空之后,神轿就在信徒们簇拥下一面欢呼一面奔跑进入彰化市区。
“三月痟媽祖”是台湾人耳熟能详的宗教活动,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前后,全台湾上千座妈祖庙都不约而同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全程九天八夜的大甲妈祖绕境进香,由台中大甲经彰化、云林到嘉义新港,来回行程长达340公里。根据主办单位提供的数字,2016年有30万名信徒随香、150万人参与活动。这项活动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最初是前往北港进香(现在改往新港),人数不过数十人。中日战争前后停办十余年,1948年后恢复举办,参与的人数和影响地区也逐渐扩大,终至今日的规模。
全球华人的心灵寄托
过去数个世纪以来,妈祖信仰除了在台湾落地生根之外,也传播至世界各地。近年来,台湾也开始有信徒或宫庙在移民、经济甚至政治因素推波助澜下,将妈祖信仰带往海外的案例。仅管各地的信仰规模不一,但妈祖无疑已在全球许多华人的心中,点燃一盏庇佑的灯火。
妈祖是起源于宋代的闽南巫祝信仰,一方面吸纳了千里眼、顺风耳等其他传说,同时受到儒、释、道三家影响,逐步建构成海上女神的信仰体系,最后在历代朝廷的褒封下成为官方认可的宗教,其神格的形成体现了中原儒家文化和闽越文化的融合,集多种面貌于一身。妈祖信仰在明代随着渔民、商人甚至海盗传来台湾,在官方的刻意尊崇下逐渐扩大其影响力。今日台湾信仰妈祖的人口比例高达六成, 是最多台湾人信仰的神明。1683年,清朝将领施琅渡海攻下台湾,上奏朝廷宣称妈祖恩赐大军泉水、以神火引导船只、托梦预告捷期和鼓风助战等等神话,康熙皇帝也随即将妈祖的褒封从“天妃”升为“天后”,派钦差到湄洲致祭。施琅此举一方面是种政治手段,向朝廷表白不敢居功以免惹祸上身,其次是以水师官兵普遍信仰的妈祖取代明朝主祀的玄天上帝,不仅提高士气,也将前朝的精神象征抹除。从此只要清军来台平定民变,必定归功于妈祖相助,并且兴建许多官祀的天后宫,透过宗教强化对台湾的统治。
妈祖在成为台湾人共同信仰的发展过程中,潜藏了汉人社会发展的轨迹。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又是帝国边陲之区,官方统治力量松散,移民为了争夺生活空间和资源,往往依祖籍结合,不时和竞争者发生械斗。这些移民分别奉祀其故乡神,譬如安溪人祀奉清水祖师、同安人祀奉保生大帝、漳州人祀奉开漳圣王、客家人祀奉三山国王等。械斗时人们甚至会抬出神像呐喊助威,并将对方的神像当成攻击目标。
1860年代之后社会局势逐渐安定,协调合作取代暴力相向,人们开始透过共同信仰彼此整合。妈祖在闽南沿海广受信奉、超越地域藩篱,又因女性宽容和救难的和平形象易于为人接受,于是重要性与日俱增。台湾热烈的进香传统,其实也是移民社会的另一个遗绪。对移民来说,故乡神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持力量,他们在迁移拓垦时携带家乡庙宇的神像或香灰到新天地祭拜,等新的市镇稍具规模之后便建庙奉祀。
全台拜妈祖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前后,全台各地妈祖宫庙都会举行规模不一的庆祝活动,纪念这位民众心目中的重要守护神。其中,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广受关注,吸引大批人潮参与,成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信仰活动之一。在全程九天八夜、来回共300多公里的徒步行程中,沿途的阵头表演、民众摆设香案迎驾、钻轿脚等热闹场面,反映移民社会对信仰的热切与虔敬。
从民女到女神
妈祖林默生于福建莆田市,自幼聪颖、精通医理,矢志行善济世,经常在海上救助遇难者,受人爱戴并尊称妈祖。一生中受历代皇帝褒封多次,从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妈祖死后在湄洲岛升天,民众在湄洲立庙祭祀,后来被各地信徒视为妈祖祖庙。
台湾的妈祖信仰
妈祖信仰发源于福建沿海,在明、清时代,就已随着移民的脚步在全台开枝散叶,并且因各地的历史文化脉络发展出不同的供奉仪式*,反映出妈祖信仰的多元与复杂。
*此图所示为当地较具特色的供奉仪式,但类似仪式并不仅存在于该地区。
此地图未按实际比例呈现
制图:居芮筠
绘图:裴情那、陈其辉
数据来源: 洪莹发、“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台湾宗教
文化数字平台、“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新的神像必须在背后放入从祖庙求来的香灰,才能具有灵力。人们相信,分灵神像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回祖庙进香,重新取得香火,才能延续灵力不衰。透过进香,不只确认神明的关系,也保持人群之间的联系,表现出汉人饮水思源的文化传统。有人类学家认为,进香路线其实就是移民路线的回溯。妈祖随着移民脚步遍及全岛的同时,也开始拥有不同的神迹传说,甚至发展出迥然相异的个性,反映每个地区的不同生活挑战和集体意识。妈祖不再只是海上的守护神,她能够降雨解除旱灾、引导溪流不致泛滥、驱除害虫消灭瘟疫,增加了水利神、农业神和医疗神的内涵,还能帮助官兵打败反抗者,甚至用裙摆拨开美军轰炸机投下的炸弹。
台湾的进香活动从嘉庆中期(181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和今日相似,人们成群结队,拿着小旗小灯,不分昼夜在路上行走。道光后期(1840年代)北港妈也开始到台南大天后宫暂驻,成千上万名信徒焚香迎送,带来经济热潮,却也引起官府担心有人借机滋事,一度下令禁止,仍无法阻止强大的信仰力量。日本殖民时期,更因为公私铁道运输发达,从1920年代起掀起赴北港进香风潮,每年春天香客达到10万人次以上。不过“回溯移民路线”这样的说法在当代也引起若干争议,因为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地区政治经济重心转移,许多拓垦区后来居上,成为比早期移民中心更具影响力的都会,不肯在神格和人格上屈于下风。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大甲镇澜宫与北港朝天宫的争执,1987年,双方为了大甲妈是否往北港“回娘家”、“割火”的问题相持不下,最后镇澜宫决定改变延续近百年的传统,前往另一个继承古笨港香火的新港奉天宫绕境进香――1750年,笨港溪泛滥改道,将笨港市街分为笨北港与笨南港,笨北港即后来的北港,笨南港则往东迁移改称新港。
尽管鎮澜宫再三澄清大甲妈并非自北港分灵而来,前往新港后取消了具有争议性的“割火仪式”,多数信徒也不在乎这些俗世的争论,但人们仍普遍相信大甲妈到新港进香后的回程途中灵力最旺,竞相热切膜拜,无形中承认着进香对妈祖灵力的增强作用。
“来啦,来吃西瓜!这都是我们自己种的喔!”走进嘉义县南仑村的村口时,村民们捧着灿黄的西瓜迎上前来,已经徒步走了好几天的香客们欢喜地接过西瓜就在路旁边吃了起来。每个人的进香旗上都绑满沿途宫庙的符纸,形成一大团蓬蓬的纸花,反映出路程的艰辛与精神的充实。当香客们大口咬下沁凉爽口的西瓜时,连日的疲累和饥渴随即一扫而空。
队伍拖得很长,整日里从早到晚都有进香客络绎通过,而西瓜依然源源不绝地送上来,彷佛能够无穷尽地供应下去。人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彼此鼓舞,互相祝福。这样充满人情味的场景在进香沿途随处可见,其中又以彰化市国圣里提供润饼,以及云林县西螺镇制作素粽较为知名。西螺镇为此动员上百名妇女参与洗粽叶、备料、包粽子蒸煮,提供2万颗素粽给香客食用,另有上千名膳食志工准备各种斋饭。
许多地方虽然没有这样大规模的服务,也会搭起临时的棚架供应食物,炉火不熄地一锅又一锅送出炒面、蔬菜或咸粥;更有许多人在自家门前摆张小桌,放满饮料、点心或者治疗蚊虫叮咬的药水。随香客都可以自由取用,绕境全程中完全不必担心饮食问题。人们透过和香客分享的方式,间接参与进香活动,为神明尽一份心意。近年来更有企业行号打造行动沐浴车,将货柜车改装成供应热水的淋浴间,让香客洗去汗水和尘土。宅配业者也在沐浴车旁提供免费将换洗衣物寄回家的服务。
台南府城光彩绣庄的刺绣师傅林玉泉为妈祖等神明绣制衣袍已有61年之久,绣架上的衣袍运用立体高绣的手法呈现图案,此法被视为能展现威严之感。传统上神袍布料的颜色因神明有别,如妈祖所用多为橙色。
饮食和沐浴的问题都解决了,剩下的问题只有住宿。大甲妈祖绕境经过的地方多半是小乡镇,有限的旅馆房间无从提供数以万计的随香客投宿,因此香客们往往就在沿途庙宇里席地而眠。在大甲妈驻驾当天走进彰化南瑶宫,除了奉祀主神的正殿之外,香客们几乎睡满了能够让人躺下的地方,像是观音殿的回廊、偏殿天井、楼梯转角和后殿里的所有空间,甚至就在神龛前躺下。不少人自备铝箔睡垫和充气枕头以便休息,更多人是直接躺倒,在极度疲倦中沉沉睡去。庙方对此不仅不以为意,甚至还设置免费医疗和推拿按摩等服务,对香客极尽体贴。我在溪州圣安宫的角落遇到一位27岁的保险业务员蔡先生,他正在处理脚上的水泡,并且重新缠上绷带。两岁起就被奶妈抱着去进香的蔡先生,经常请假参加大大小小的绕境活动,他说自己居住的北部都会区宗教活动愈来愈少,而中南部不仅仍然兴盛,且保留古风。“大甲妈祖绕境队伍比较传统,有文化,信徒之间的感染力很强,吸引我每年都来参与。”他说。
长年在大陆工作的汤小姐连续第六年随香,经常往来两岸的她鲜明地感受到两地信仰和人情的不同。她说:“多年前我向大甲妈祖许愿,承诺如果愿望达成就来随香,但后来没有还愿。后来有一天一位通灵的学妹告诉我,你答应大甲妈的事情还没有做,我吓了一大跳,就参加了当年的绕境。后来因为非常怀念随香途中心灵满足的感觉,就每年都招朋友一起来走。”
在台湾的绕境场合有太多扶老携幼参加的身影,不乏坐在轮椅上也坚持要来参拜的信徒,他们都能为神迹做出见证,告诉我们许多动人的故事。不过若在非庙会期间到宫庙里走走,也许更能感受到妈祖对人群的庇佑之深。平日显得安静的庙宇中,经常都有信徒跪在神前将他们的困难与疑惑向阿婆细细诉说、祈求开示。有人说,在精神医疗体系尚未建立的农业时代,妈祖婆就是小乡镇里妇女们的心理医师。这话不完全对——因为不止从前如此,直到今天,妈祖信仰依然是人们无可取代的精神支柱。
台湾的进香活动很多,大甲妈祖绕境能够格外蓬勃发展,有多重原因。譬如前述抢轿事件的哄抬、灵验传说丰富、镇澜宫董事会的强大经营能力、率先结合电视新闻台全程直播,最后成为县政府主推的文化与观光活动。
彰化鹿港荣芳堂香铺的制香师傅黄汉荣将手工制作的线香铺平晒干,线香通常需日晒6小时才会彻底干燥。黄汉荣早年因为鹿港地区庙宇香火鼎盛而投入制香业,手工制香超过68年,他已着手将这项技艺传给下一代。
而这股热潮不仅历久不衰,一年比一年兴旺,也和青年关注本地民俗文化有关,甚至还被宣传为与环岛旅行、登上玉山同样“一生必须参加一次”的文化体验。大甲妈祖起驾隔天早上,在大甲火车站里可以看到不少身穿专业跑步装备、拉着时髦拖车的年轻人准备前往彰化追随神轿。他们透过庙方在网络上提供的GPS定位以及网络直播画面,得以随时查询神轿所在位置,迅速前往会合。他们熟练地使用各种设备,和传统信徒形象很不一样。事实上其中一对情侣就说,他们并非信徒,但为了亲身体验这项台湾重要的文化活动,特地请假来参加。
青年族群的关注和参与,让原本因为工商业化而与传统信仰逐渐脱节的社会,产生了新的连结。同时青年的创意和讯息交换的能力,也让各地宫庙乃至不同神明信仰之间,得以彼此启发。彰化南瑶宫金意承青年会会长蔡舜渊说,彰化小孩对每年大甲妈祖绕境总是十分兴奋期待,但是他也经常反思,彰化自己就有市民虔诚信仰的彰化妈,而南瑶宫前往笨港进香的历史不但可追溯到清代乾隆中叶(1760年代),在当时规模也最为盛大,可惜已在30多年前中断,因此他开始有恢复古礼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