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一个平庸的孩子
2017-08-15曾彦
曾彦
家里有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为了更好地做个朋友式的母亲,近期我读了不少类似的书,比如龙应台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鲁引弓的《小别离》,刘称莲的《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等等。尤其是《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亲子观与教育观。
龙应台记录了儿子21岁时他们的一场对话。安德烈说:“妈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不知道龙应台在听到这句话时,心里是否感慨万分。至少我看着自己的孩子想:假如我的孩子终究是个平庸的人…心里顿时恐慌不已。
一、焦虑源于自身
“如果你的孩子注定是个平庸的人,你就不爱他了吗?”龙应台这样问。作为父母,孩子是一生的挚爱,和他是否功成名就没有关系。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免不了焦虑,这种焦虑源于内心的害怕。我害怕的不是孩子平庸,而是怕我为孩子付出的无数时间、精力和金钱全部落空;我害怕的不是孩子不如别人,而是怕孩子没有别人优秀而让我脸上无光;我害怕的不是孩子做不好,而是怕别人看到孩子的不当行为而说我的教育不够好…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来源与自己的不自信,接纳平庸的自己才能接纳平庸的孩子。
二、焦虑源于现实
因为电视剧《小别离》的热播,很多媒体对当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做了深入地调查与分析:越来越多的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放弃高中大学,直接选择技工学校,学门手艺或技巧;5%的上层家庭根本不玩中国高考游戏,也看不上国内质量越来越差的本科教育,将孩子从小送到国际学校或者欧美发达国家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对教育最抓狂和焦虑的是中产阶级家庭,他们的孩子输不起,稍不努力考不上一本、985、211大学,他们的社会流动轨迹就将滑向底层。这种焦虑从中国不断升高的学区房价和愈发火热的补习班可一窥全貌。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和无奈!所以我们一路逼着赶着孩子往前走,深怕他一步错步步错,影响了整个人生,却很少考虑,如果他只是个平庸的普通人,对他来说,脚步是否过于沉重?
看完《亲爱的爱德烈》,我认为有几个方面自己需要改正。
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我经常把孩子的一天安排的满满当当,结果有一天,我发现他在房间里绕来绕去。没有了我的安排,他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难道我们的孩子以后就像机器人一样,只能按照别人的安排来过日子吗?我开始试着给孩子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孩子做喜欢做的事情,挑战不喜欢做的事情。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是个不断遵循内心、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也是一個寻找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过程。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遇事有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意见是他逐渐成长的表现和标志,应该予以尊重、理解和支持。例如,孩子主张要穿什么样的衣服,这说明他已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情趣,只要不是太出格,就让他去穿,父母不宜用自己的标尺来控制和干涉。否则,长此以往,孩子会认为他的想法总是被大人们忽视,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重视,他可能会变得越发倔强叛逆,不愿与父母交流沟通。尊重孩子就要给他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四、允许孩子试错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的人在跑五千米,有的人在品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散步,你要看让自己站在哪条跑道上”——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自我认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在迷宫中摸索,需要试过几个错的方向之后,才能慢慢找到适合自己,对的那个方向。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犯错的错误方式。不当的管教方式,非但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本质、体验到犯错的后果,反而让孩子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甚至让孩子走向父母期望的另外一端。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指出,在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更多地采用自然教育法,少用人为惩罚。他认为,当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后,吸取这方面的经验,以后不再犯,就是自然惩罚。孩子的错误,是他成长的契机,父母一定要学会克制,克制自己想去干涉他的冲动,克制自己去批评他、克制自己去纠正他,孩子才能真正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成长。
五、支持孩子的选择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愿与天下父母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