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参与成人依恋风格关系的综述研究
2017-08-15张艺帆
张艺帆
【摘 要】过去十年,肥胖、心脏病的发病率以及健康问题显著增加。随着“运动是良药”的观点被科学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近年来,运动处方在预防疾病以及健康问题的应用也屡见不鲜。以运动作为干预手段,具有方便性,廉价性,普遍性等优点。尽管人们明白参与运动对预防和改善肥胖和心脏病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仍有很多人趋向于回避体育运动。在推进全民健身、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弄清楚人们为何回避体育运动,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基于依恋理论视角,旨在探究运动参与、运动习惯与成人依恋风格的关系。
【关键词】成人依恋,运动参与,安全依恋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向重要他人(如父母、伴侣等)寻求亲近和保护的倾向,大量研究发现,依恋风格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安全依恋风格的个体通常表现出更多积极的特征,诸如较高的社会功能、尊重他人、自我价值、共情、外群体接纳和主观幸福感,而不安全依戀的个体则表现出更多消极的特征,诸如适应性不足、偏见和不尊重等。
Meredith等人提出了一个“依恋-认知-疼痛”的模型。该模型认为,不安全依恋预测低自我效能感,而当个人认为自己不能忍受痛苦时,他们开始灾难化事件,进而导致疼痛阈值下降。研究人员发现,依恋风格在某种程度上调节了个体对疼痛强度的主观评价,并解释了在主观疼痛的个体差异,不安全依恋的个体比安全依恋的个体表现出更低的疼痛阈值。而这些发现可能可以延伸到运动期间个体过度灾难化的假设。除了研究急性疼痛,Meredith等人也研究了依恋与慢性疼痛之间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中,测量个人完成压力任务的能力与依恋风格。结果发现,回避依恋的个体不太能完成非常痛苦的任务。这提示我们,不安全依恋可能与个人评估其抵抗疼痛的能力有关。
锻炼,尤其是中等强度和高强度的运动,与一定程度不适和身体疼痛相关(Yoshino&Klein,2015)。 从Meredith等人的研究中可以推断,个体在主观评估疼痛水平上存在差异,不同的人在同一事件下,可能感受到不同的痛苦等级。综上所述,疼痛评估和疼痛灾难化可能受到个人的依恋风格的影响。
另外一些研究,评估了成人依恋与压力相关的心理结构之间的关系。丹尼斯和伊西克等人的大量研究,成人依恋风格和压力相关(Deniz&Isik,2010)。应激反应是所有生物对紧张性事件的适应性反应,对生物的存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激反应的主要特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激活。研究人员Quirin等人,评估了依恋焦虑和HPA轴调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依恋焦虑水平的个体,在应激反应时的皮质醇水平较高。并且在同等压力事件时,心理压力水平也较高。
焦虑依恋个体,更担心被他们的伴侣拒绝,因而更倾向于高度警惕与伴侣之间的关系,并可能尽量避免与伴侣之间的压力事件。这同样可能延伸到运动领域,由于运动难免产生不适和身体疼痛,高度依恋焦虑的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可能更差,并可能尽量减少运动参与以回避这种压力事件。
参考文献:
[1]付佳丽,冯晨秋,娄凤兰.依恋与疼痛信念在应对方式与疼痛调适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 30(28):49-52.
[2]李同归,李嘉,秦和平,等.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 22(10):74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