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开展课外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2017-08-15何优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激发兴趣

何优玉

【摘 要】新世纪教育对象的不同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决定了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死守课内教育这块狭窄的阵地,而应进行课外语文教育,以激起学生对语文的热情,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等各方面的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智能。

【关键词】课外语文教育;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课外语文教育,是指用课堂以外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听说读写活动,是语文教育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藉之可丰富学生语文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语文方面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这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教育也有很大帮助。

一、课外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1.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是一个复杂且完整的系统性工程,这正是由语文科自身的诸多特点决定的。高中的语文科,不仅要向高中生传授各种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要通过相应的语文训练把知识迁移成能力;不仅担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任务,还有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其高尚思想品德的任务;同时,语文科教育,在其传授语言、文学等诸多自身与其它知识,并训练语文能力过程中,不该只是呆板且单方面进行,而要全面指导其综合运用。

因此,高中语文教育要想真正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应该全面把握,做到课内和课外一起抓,使课内外语文教育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以充分发挥语文科教育的整体功能。

2.当前高中生的特点让我们看到了课外语文教育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前高中生是我们教育的特殊对象,这些青少年接受知识能力和思想长进速度超乎我们想象。课内语文教育传递的知识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迫切需求。2010年我国一线城市中学调查抽样结果显示:在一年内,高中生课外阅读量最多能超过课内阅读量的7倍, 少的每年650万字,多则达1900多万字。这样的统计数字说明: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总量是相当大的。不可否认,由于地域等各方面条件的差别,高中生在语文方面所受的教育程度必然会产生差异。尽管如此,课外语文教育的发展前景是有目共睹的。假如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充分地认识到这点,认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那么,提高他们语文能力,让他们更全面地发展,便指日可待了。

3.现代社会的竞争提出了对课外语文教育的要求

当今,由于知识的巨增,科学的日新月异发展,对于人才的标准已经提出新要求。人们一致认为,当今社会各方面发展迅猛,信息量大,效率高,势必对人才各方面素质与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部分未来学的学者已经把人才的智力素质看作主要生产力。据悉,日本一些大企业招聘员工,除了要求有广博的知识面外,更多强调应变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与协作精神。

二、课外语文教育的诸多作用

1.课内语文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课内语文教育所传播的信息量很有限。按当前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计划,语文科高一年的教学周时数是五节,高二年为四节。在短短的四到五节的授课时间里,教师需要讲授课本收入的数量众多的名篇,而名篇中又有相当数量文字艰深的古文。因此,目前课内的语文教育实际上是课本教育,而课本教育又只能偏重于语言文字的讲解。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内所能接受的语文知识的信息量是极其有限的。再者,由于课内语文教育的时间不足,教师无法在课内安排更多的语文练习,给学生提供更充裕的独立实践机会,以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语文方面能力。此外,由于课内语文教育集中、统一的需求,使得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动机、态度、兴趣与学习基础、智力诸多方面的差异,进行引导,充分发挥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能动作用,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这说明了:课内语文教育尽管不断革新,说到底也不过是语文教育羽翼中的一只。只有课内课外一起抓,才能平衡煽动语文教育的两只翅膀,才能出现振翅奋飞的理想新境界。

2.课外语文教育对于实现语文教育整体的目标的作用

除了能丰富语文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激起学生对语文的爱好心理,从而提高他们语文方面能力外,主要谈以下两个方面作用:

(1)发展学生智能,促进课内语文教育改革。学生在语文教师指导下,从课内学习到的各种听说读写的知识和经验,获得的各方面能力,需要在课外中多实践多思考,才能更好巩固课内所学,进而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发展语文创造力;反過来,学生语文知识丰富了,语文实际能力提高了,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课内语文教育的革新,从而提高课内语文教育的质量。

如:2014年福建省高考的自主命题,对学生名著知识的考查仍旧是一个考点。因此可开展课外名著阅读活动,定期组织《红楼梦》等读书交流会,一个学年过后,学生对名著的人物﹑情节的把握有了显而易见的长进,更意外的是,在教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时启发式教学收效格外好。例如,其中选学的一篇《红楼梦》节选“情真意切释猜嫌”,关于《红楼梦》人物和主要内容的介绍,自然是安排学生课前准备,课堂由小组派推举代表展示。重要的是,在教授节选部分时,我设置了两大问题:能举例说明平日里林黛玉对薛宝钗多是怎样的态度吗?说说看节选中林黛玉这次对薛宝钗的态度又为何全然不同呢?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能准确地举出一些节选外的细节,归纳平日的态度是“尖酸刻薄”﹔在探讨第二个问题时,学生居然能从“表真关心”“谈同病相怜”“了解心理,把握火候”等方面总结出原因在于宝钗懂得拉近关系。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名著知识的问题了,这说明:学生在课外丰富的听说读写实践中,学会了发现疑难问题,提出质疑,学会了动脑思考,并学会了怎样将思路清晰地串联,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旦他们回到课堂,必然对教师的启发教学领悟甚好。所以,课外教育若开展得好,不但不会影响课内的语文教育质量,而且势必为课内语文教育提供无限的智力环境,促进课内语文教育改革。

(2)发挥部分学生特长,助其找到前进的目标。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成长在不同环境下的活脱脱的个性鲜明的高中生,每位学生都有着异于他人的“内宇宙”。诸多课外语文教育开展较好的学校经验表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内容与形式,能够为广大学生从自我兴趣爱好出发提供较适合实际的学习语文方面知识和锻炼语文能力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此外,更能培养少数学生的特长,发挥他们的个性。

如:现在所任教的班上有位男生,刚分班时给我的印象是:安静,内敛,不好言辞。有一次语文组组织校诗歌朗诵比赛,不少学生踊跃报了名,他也跃跃欲试。他选题是《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轮筛选时,我意外地发现,他的先天音质很不错;在接下来的朗诵技巧指导过程中,他对朗诵表现出异于他人的领悟力,而且很多情感的关键点(如:叙述自己出身时的沉稳,想起保姆坟墓时的伤痛,忆起保姆愿望时的期待,想到保姆去世自己不在身旁时的愧疚),大都能配合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演绎,感染力很强。不出意料,那场朗诵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后来,在我教授话剧期间,他主动组织话剧兴趣小组,最终扮演的《雷雨》周朴园角色很受同学欢迎。平时阶段性的班级辩论赛也都是他组织、主持的。目前,他为自己定了高考目标:播音、表演,并正朝着这目标努力。

正是课外语文教育,使广大同学的语文水平都得到较快提高,更让那些特长生拥有发挥个性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前进的目标。

当前许多重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的人士,以他们教改的雄辩事实说明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的必要性,说明了课外语文教育阵地是块不容忽视的沃土,只要辛勤耕耘,就会出现花繁果硕的丰收景象。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激发兴趣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