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西平欧榛子园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7-08-15杨琛琛

农家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榛子管理技术

杨琛琛

摘 要:榛子在我国野生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在近年来才开始进行人工培育与人工种植,因此现在还与国外榛子产能存在很大差距。根据辽西的气候规律,凌海市近年来开始引进平欧杂种榛,通过对这类优良品种进行多年试验种植,选择出了4个适宜于种植新品种榛子的地区,并且现在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本文结合辽西地区平欧榛子园栽培管理技术和对优良品种榛子的实践栽培。

关键词:榛子;管理技术;实践栽培

平欧杂交榛是榛子品种当中优质的大榛子,果实大、果仁饱满酥脆、壳薄,口感味道比著名的东北野生榛子更加香醇。果仁非常饱满丰富,其重量大概在2-4g/个,比野生榛子重2-4倍。并且具有产量高、抗寒、少虫害、管理简单、结果早等优点,这些优点为日后辽西平欧榛子园高产栽培提供有力的先决条件,非常适合大面积的种植。

一、榛子在国内外的人工栽培现状

榛子树根系庞大,其特点有耐寒、抗贫瘠、适应力强等。对生态土壤的改善、水源含蓄、水土保持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在开展坚果种植和封山育林等工作时,榛子树是最为适合的树种。榛子树下还能生长出可食用的菌榛蘑菇,也可以为当地山区人民带来一定的收入,增加了一项经济来源,是同时具有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为数不多的山珍美味。因此榛子在无论各方面对于人们具有非常高的综合价值,且开发前景非常广阔。然而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气候等综合原因,各个国家地区之间对榛子的规模开发不尽相同,有些国家已经将榛子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而我国对榛子的开发力度仍然微乎其微,甚至还处于原始开发状态。

1.国外的人工栽培现状

榛子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海、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国外榛子产量目前已经达到八十多万吨,与我国现有的不到三万吨相比,产能明显高于我国目前水平。地中海沿海国家和地区是欧榛的原产地,最早传入到古希腊语古罗马,随后逐渐扩散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栽培并被当地人民视作一种果树。国外种植的榛子品质优良,栽培面积大,土耳其是榛子种植大国,其次是意大利,分别占欧榛产出的65%和20%。并且,土耳其是世界上榛子产能最高的国家,他们对榛子进行人工栽培是出现在600年以前,并逐渐发展到现在,规模已经覆盖到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地区进行规模种植。庞大的规模促使土耳其成为世界上榛子产能最高的国家,并由榛子带动国家的经济产出,榛子也成为了土耳其的重要经济支柱。

2.国内的人工栽培现状

根据《诗经》的记录,国内对榛子的栽培事实上在春秋时期就已經开始了,后来各个朝代都有描述和记录。在清朝时期,榛子作为皇宫贡品并由专人管理种植栽培,甚至修建了“御榛园”。在我国,榛子广泛分布在我国20多个省份地区,虽然我国榛子分布非常广泛,但因为栽种水平的限制,并未进行大面积大规模的种植,并且仍然以野生榛子园林为主,榛子产业结构非常单一。采摘回来的野生榛子果仁瘦小,很少具有商品价值。并且山区村民并没有重视对榛子的开发和规范种植,榛林得不到专门的看护,随意采摘的现状。可见我国的榛子种植与采摘大多都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状态。

二、平欧榛子园对榛子的种植栽培方式

首先,对品种的选择一定要严格苛刻。要选择出仁率高、耐寒、耐旱等特质的品种。如“辽榛3号(84-226)”等品种。然后,栽植的时间和选苗的条件。辽西地区种植榛子,一般以每年4月上中旬左右适宜,在榛苗选择方面,要选择无病害、根系发达的健壮榛苗进行种植,也可以根据榛苗的大小而进行分级栽植。其次,苗木从嫁植移动到田间进行种植,运转过程要用最短的时间,尽量减少苗根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防止苗根被风干影响榛苗的存活;并且要对苗根进行修剪再进行栽种。要综合考虑到种植园林的地势、品种特性等因素从而决定种植的密度大小。一般情况下,平欧榛子园种植榛苗的密度大概为株行距2乘3米

在授粉方面,平欧杂交榛要保证正常结出果实,需要用不同的品种之间授粉,并且通过实践,得出了最佳授粉的距离是在15-20m范围内,因此可以得出每栽植3-4行品种树就要配置一行授粉品种。

栽植方面,对挖栽植穴的规格要求是深20cm,长宽40cm,不能混放表土和底土,要将根系保持舒展,并摆正放在正中间,在填埋过程中,要让根系始终保持舒展,浇水要渗透,用膜封住。

栽植完成后,还要定期进行管理,栽后要定干。栽植前期,要随时关注保护地膜,防止刮开透风,并且伴随着气温的升高要在六月份左右撤掉地膜。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榛树在生长期内可以浇3次左右,落叶后浇封冻水,早春浇催根水,幼果膨大也要浇水。除定期浇水以外,还要定期进行施肥,促进树苗健壮,减少落果,提高产量。对于除草方面的要求,榛树的除草频次大概是在3-4次,每次除草后要保持土壤疏松,保持疏松土壤与除草同步进行。还要对榛苗以多次且每次少量的原则进行追肥,施肥要看天、看土、看苗,不能一味盲目的追肥,且前期肥料以氮素化肥为主,后期主要以磷肥、钾肥为主。施肥的方法包括干施和水施,干施主要采取条施方法,而水施则以有机肥为主且在阴湿天气进行施肥为宜。

对于害虫的防治,辽西区域主要容易产生的虫害有毛虫、鼻虫和白粉病等。在大面积规模种植过程中,通常容易因为种植的密度过大,且天气潮湿而造成白粉病,因此防治白粉病需要改善榛林的种植密度与通风条件,另外还需要在入夏时即五六月份喷洒农药,如三睉酮乳油等。针对榛实象鼻虫的防治,则需要在6月份喷洒勒斯本、灭扫利乳油等农药。毛虫类虫害需要在四五月份用阿维灭幼脲等喷液进行喷洒。

三、结语

由于平榛经济效益差,出仁率低,若完全引进有着高出仁率的欧榛进行栽培,却又会因我国地区气候影响而不能够完全得到适应。因此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多年努力实践,对高产出的欧榛和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本土野生平榛进行杂交,最终培育出多种多样的优质品种。这些品质优良的杂交榛特点逐渐趋向于欧榛品种,同时能够完全适应本土气候条件,经济产出有所提高,果仁重量比进行杂交之前提升了一倍,果壳的厚度相对比较薄,基本上果壳厚度介于野生平榛与欧榛的厚度之间。

参考文献:

[1]钟俊玲. 辽宁省杂种榛子苗木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J]. 辽宁林业科技,2015,02:59-60.

[2]王伟,邹存华,包海丽. 辽西平欧榛子园高产栽培管理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15,08:196-197.

猜你喜欢

榛子管理技术
真人榛事
乌鸦抢榛子
乌鸦抢榛子
榛子的猫猫图鉴(上)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松鼠采榛子
春天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