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在油菜生产的运用

2017-08-15郭俊辉

农家科技 2017年6期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保证农业数量的前提下,我们开始重视农业发展的质量。为了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我国提出“科技兴农”的农业发展战略。油菜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中国是世界上种植油菜的第二大国家。要实现油菜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在油菜生产方面的作用便发挥了出来。本文就将分析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在油菜生产的运用。

关键词: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油菜生产

油菜是我国种植数量较大的农作物之一,我国的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为两年生物。随着近些年农村劳动力价格的提高,高效、快捷、低成本的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开始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的发展往往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农艺技术的发展是否成熟也是我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主要以油菜作物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在其中的运用。

一、全過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优越性

1.机械化的技术实现油菜的高效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可以实现对油菜作物播种、种植、收割等多个环节中工序的高效整合。如:在油菜机械对油菜进行播种工作时,可以实现对土地进行浅耕、开沟、施肥、播种的同时进行。在收割阶段,能够实现油菜作物的集中收割,减少了收割时间,实现油菜的高效生产。

2.节约生产劳动成本,减少人为影响因素。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运用减少了人工在油菜生产中的数量比例,这就减少了日益增长的劳动力费用。在油菜的生产过程中,很多人为的影响因素也制约着油菜农业的发展。如:在进行育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农田灌水等方面,人为进行作业可能会把握不好“度”的原则,在进行作业时,或多或少的加入主观思想。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运用更多地是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播种时,运用技术实现对土地湿度、营养度等多个方面的科学测量来对种子进行选择或者对土质的改善提出建议。运用数据指导生产。

3.保护土壤,有利于环境保护。农艺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管理这一方面,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能够实现油菜茎杆直接还田从而增加土壤的有机性,改善土质。茎杆还田的方式也避免了农民对于废弃茎杆的焚烧处理,焚烧的方式不仅是违法的,而且对空气造成污染,环境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我国当前油菜生产过程中运用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情况

1.种植面积的规模制约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运用。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油菜种植是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的。这种家庭化的种植模式就会影响种植耕地的大规模化、大面积化的整合发展。在这样小规模化的种植方式下,对油菜进行耕种、播种、收获的环节的时候,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小规模化的种植导致油菜作物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会差异较大,这样不利于油菜实现质量标准的统一。在销售的过程当中,由于质量的不统一,会影响到销售情况。农艺技术时体现在油菜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小块的耕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应用。

2.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尚需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当前的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发展呈现出“趋同化”。“趋同化”就是在机械化农艺技术的发展时忽视了地域的差异性。在不同的地域,土地条件、气候因素等都是不同的,在发展机械农艺技术的时候就要注重探索不同地区、不同环节的农艺技术。现在在油菜生产中,趋同化的技术就会导致油菜的质量受损,影响油菜的高质生产。

3.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对油菜品种的要求较高。主要对于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中直、机移和机连收获的配套农艺技术进行分析。机械油菜直播技术对于油菜的品种要选择冬前生长快、苗壮、抗旱性强、春发好的偏早熟的品种。对于机移栽要选用根系粗直发达、茎叶强壮、生长态势相对均匀的品种。对于机械联合收获应选择植株分支少而短、结角集中于顶部、角果强度较高、植株整体成熟均匀的油菜品种。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应用对品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

三、推动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在油菜生产中运用的建议

1.整合种植土地,实现种植面积的规模化。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大规模的土地来保证其应用效率的提高。多块化、分片化的土地不利于实现规模化的管理。在对油菜进行播种时针对不同的土地要考虑不同的土地条件来选择播种的行距,这样会造成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对技术设备进行不断调试浪费时间的后果。不利于实现机械化技术的高效性。

2.建设实验点,通过建立示范区来带动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应用。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普及性较低,为了实现油菜种植人员对于该技术的认同感,实现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推广使用就要建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油菜示范田。通过示范田的建立来完善改进机械化农艺技术。在示范区要进行区域划分,通过不同的示范区域来模拟我国不同地区的油菜田环境。通过移植不同地域的油菜种类和对当地的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进行采样,在示范区真实地还原当地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通过该技术实现对油菜的品种、种植密度、播期、灌溉、施肥等多个方面的实时监控,用科学的数据来指导油菜的生产。将示范成果进行宣传最后得以应用。通过示范区的形式来带动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应用。

3.注重对于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中设备的配套组合,实现农机农艺配套。在农机的推广发展下,我国的农艺技术发展滞后就制约了油菜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与效果。在发展农艺技术时,对于农艺设备的选择和设备的配置组合上也要给予重视。在进行机械使用时,要先检查机械性能、详细阅读使用说明,在进行实际操作时,要注意设备的正确操作,保证作物的标准种植。播种机械和收割机械的的配置要考虑地域土地的因素。在使用过程中注重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便于为以后油菜生产作业提供参考依据。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在油菜生产的运用,全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方面主要是说明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优越性,它主要包括机械化的技术实现油菜的高效生产、节约生产劳动成本,减少人为影响因素、保护土壤,有利于环境保护。接下来论述了我国当前油菜生产过程中运用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情况,主要包括种植面积的规模制约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运用、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尚需完善、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对油菜品种的要求较高三个方面。最后,就推动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在油菜生产中运用给予建议。建议主要是整合种植土地,实现种植面积的规模化、注重对于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中设备的配套组合,实现农机农艺配套、建设实验点,通过建立示范区来带动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应用三点。希望本文能对全过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在油菜生产的运用起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袁秋勇,刘雪基,陈谋等《机条播油菜的生育特征及配套技术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1:32-35.

[2]赵力勤《浙江省油菜直播及配套农艺技术研究与探讨》.

[3]李玉成《油菜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效益分析[J]》,农业机械,2009(04).

[4]马可祥,周学军《太湖县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技术》.

作者简介:郭俊辉(1962-10-26),最高学历:中专,职称:助理工程师,仁寿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